APP下载

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一例

2016-03-06袁洪志唐莉鸿

海南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错构瘤首都医科大学管腔

袁洪志,唐莉鸿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胸心血管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血管外科学系,北京102401)

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一例

袁洪志,唐莉鸿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胸心血管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血管外科学系,北京102401)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支气管镜检查

肺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肺肿瘤,占全部肺良性肿瘤的75%,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肺内型、支气管道内型和肺内合并支气管内型[1]。现将我院2014年5月发现的一例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49岁,因“刺激性咳嗽伴少痰一个月”于2014年5月4日入院。近5年来患者多次出现左肺下叶肺炎,伴咳嗽、咳痰,偶有发热,痰中未见血,经抗炎治疗后均缓解,故均未行胸部CT检查。反复追问病史患者否认支气管异物病史。本次入院查体:体温(T) 37.0℃、呼吸(R)20次/min、心率(P)80次/min、血压(BP)13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弱,左肺下叶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痰鸣音。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3%。

入院时胸部螺旋CT平扫+增强(见图1):左侧胸廓小,左肺纹理稀疏,左肺下叶支气管内可见软组织密度灶,大小约17 mm×18 mm×26 mm,CT值约-122 Hu,未见强化,于左侧脊柱旁左肺下叶可见实变、不张,其内可见多发囊状透亮区、气液平面影,纵隔居中,其内未见异常肿大的淋巴结,未见胸腔积液。考虑左肺炎性改变,左肺下叶支气管内脂肪密度灶,考虑良性病变可能。

抗炎两周后胸部螺旋CT平扫:左侧胸廓小,左肺下叶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灶较前变化不明显,CT值约-122 Hu。于左侧脊柱旁左肺下叶仍见实变、不张并见囊状透亮区,与前片比较其内囊状透亮区较前有所减少,纵隔居中,其内未见异常肿大的淋巴结,未见胸腔积液。考虑:左肺炎性病变较前有所吸收,左肺下叶支气管内脂肪密度灶较前变化不明显。

支气管镜检查(见图2):主气管和右肺支气管未见异常,左主支气管通畅,于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见一黄色脂肪样肿物堵塞,约20 mm×20 mm,表面光滑,质地软,表面血运丰富,占据管腔约95%,气管镜不能通过。镜检诊断:左肺下叶支气管新生物,考虑支气管腺瘤,因肿物表面血运丰富,为避免活检后出血,未行活检。

术中所见:左肺下叶实变,不张,插入双腔气管插管后自气管插管内吸出大量黏稠土黄色痰液,无臭味。行左肺下叶切除后,下叶开口处支气管壁膨大性生长出一灰白色肿物,大小为4 cm×2.5 cm×1.5 cm,质硬,呈爆米花状,肿物在支气管内部分边界光滑,黄色,质软无粘连,见图3。

病理所见:(左肺下叶及支气管内肿物)切除一叶肺组织,12cm×7.5cm×6cm,支气管断端直径1cm,肺表面脏层胸膜较光滑。切面支气管扩张,未见明显肿物。另见淡黄色肿物1个,大小为4 cm×2.5 cm×1.5 cm,表面光滑,似有包膜,切面灰黄色,质硬。

冰冻病理诊断:(左肺下叶及支气管内肿物)肺组织内支气管扩张,伴急慢性炎。另见肿物质硬部分无法制片,质软部分为脂肪样组织,考虑为错构瘤,建议等待石蜡切片诊断。

石蜡病理诊断:(左肺下叶及支气管内肿物)另见肿物为错构瘤,肺组织内支气管扩张,部分区域纤维化,急慢性炎细胞浸润,肺门旁淋巴结1枚,未见著变。

图1 入院时胸部CT显示:左主支气管内可见肿物,边界清

图2 支气管镜显示:黄色脂肪样肿物,表面血运丰富,占据管腔约95%

图3 术中肿物标本

2 讨论

少数肺错构瘤位于肺的中心部分或支气管内,称为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患者常常会出现支气管腔机械性梗阻引起的症状,如反复肺部感染、咳嗽、咯痰、咯血、呼吸困难等[1]。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是肺错构瘤的特殊类型,占1.4%~10%,多起病隐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见于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右肺多于左肺,多为单发[2]。气管-支气管腔内错构瘤因瘤体大小、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不同,早期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待病灶变大,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隆突部错构瘤常有哮喘[3]。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早期可在全麻后行气管镜下以高频圈套器切除,若错构瘤位于支气管开口,基底宽,远端肺叶实变,反复发生阻塞性肺炎,应考虑行肺叶切除术或肺叶袖状切除术。本例患者反复出现肺炎症状,因当地医疗设备及患者本人经济原因未能及早行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早期肿物较小,对气管壁刺激小,故无明显刺激性咳嗽,所引起的阻塞性肺炎也因气管尚未完全闭塞和有效抗炎后得以缓解,当肿物逐渐长大,占据气管管腔超过2/3时,即可随着呼吸运动肿物刺激气管壁,从而引起刺激性咳嗽,因此时气管管腔已基本被肿物阻塞,下叶周围气管内痰液亦不易被咳出,进而进一步导致阻塞性肺炎的进一步加重。术中所见爆米花样钙化和脂肪结构为错构瘤特征性表现,故术中诊断一般不困难;但术前应与支气管内异物和支气管内含有钙化的肿瘤鉴别。如软骨瘤及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异物患者应有明确异物吸入病史;中央型肺癌可见点状钙化,气管壁破坏,外侵,边界不清,毛刺征,晚期可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而支气管内脂肪瘤、血管瘤、纤维瘤、平滑肌瘤、乳头状瘤,其瘤体内均无钙化。但最后确诊须依靠病理诊断,术中必须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做出初步诊断,以免若为恶性,残端发生癌残留的可能。

[1]李伟华,陈建,夏康,等.肺错构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6):391-393.

[2]吴匡徽.支气管内型错构瘤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 26(6):453-454.

[3]潘晶晶,方浩徽.支气管腔内型错构瘤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2):189-192.

R734.2

D

1003—6350(2016)01—016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1.059

2015-04-19)

袁洪志。E-mail:yuanhongzhi1980@sohu.com

猜你喜欢

错构瘤首都医科大学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睡前一杯奶,到底好不好?睡眠专家告诉你真相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什么是肾错构瘤?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精细管腔类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