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6-03-06张艳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咽痛热毒利巴韦

张艳冬

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

张艳冬

目的分析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使用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和咽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热毒宁治疗,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毒宁;利巴韦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导致,也可合并细菌感染,存在一定传染性,发病率高,若治疗不及时彻底,则会诱发严重并发症,影响小儿的健康成长。目前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以抗病毒感染为主,现今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是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得到肯定。作者将1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热毒宁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与《实用儿科学》[1]中诊断标准相符;无先天性疾病;排除相关药物禁忌证、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全身感染者;男72例,女58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5.1±2.2)岁。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及时给予常规治疗,注意防寒保暖,合理饮食,给予必要营养支持,退热、止咳、祛痰等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解质紊乱。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取10~15mg/kg利巴韦林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取0.5~0.8ml/kg热毒宁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儿连续用药5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各症状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2]痊愈:患儿用药3 d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显效:患儿用药5 d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有效:患儿用药5 d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咽痛症状减轻;无效:患儿用药5 d内各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63/65);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5.4%(49/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患儿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和咽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各症状恢复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咳嗽恢复时间 咽痛恢复时间治疗组 65 1.7±0.6 2.6±0.7 2.8±0.9对照组 65 2.9±0.8 3.4±1.0 3.6±1.1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异常。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5例恶心呕吐,2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由病毒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引起,早期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等。而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时,治疗不及时、有效,高热者甚至会引起惊厥,并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中耳炎、支气管肺炎、肾炎等,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目前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多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利巴韦林是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谱广,通过对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的抑制,促使其转化为鸟苷酸,抑制病毒核酸合成,促使病毒凋亡,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一定效果。但西药治疗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抗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使患儿耐药性不断增加,影响了该药的应用。

中医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感冒”范畴,小儿体质娇弱,防御机制较低,外邪入侵,致该病发生。热毒宁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注射剂,由三味植物药组成,未添加任何动物药和矿物药,避免动物药和矿物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青蒿为君药,青蒿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功效;金银花为臣药,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功效,可辅助青蒿,提高清热凉血功效;栀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功效,为佐药,可辅助金银花解毒功效。在现代药理研究[3]中,青蒿可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作用,抑制多种细菌,促使细菌凋亡,起到有效的抗病毒作用;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可高度抑制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起到显著作用,同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效果显著;栀子起到显著抗菌作用,可高度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促使细菌病毒凋亡。因此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清热解毒,抗病毒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促使细菌凋亡,效果显著。在此次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且治疗组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通过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利巴韦林相比,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并能促进患儿各症状较快恢复,快速减轻病痛折磨,减轻各症状对患儿的损害[4,5]。在安全性分析中,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热毒宁注射液安全性高,无副作用,较利巴韦林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热毒宁治疗,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促进小儿更快恢复,安全性高。

[1]周太光,卢昌碧.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0,17(6):812-813.

[2]陈海军.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9):1508.

[3]邹艳,翟雪松,胡晓.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陕西中医,2010,31(7):819-820.

[4]刘春峰,熊小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诊治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7(18):1377-1380.

[5]黄小民,柳于介,何煜舟,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4(4):470-4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05

2015-11-18]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咽痛热毒利巴韦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利巴韦林 服用之前要三思
热毒宁注射液中金银花和青蒿干燥工艺过程的批放行标准
热毒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生产过程中4种成分的测定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清疣汤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跖疣100例
喉咙痛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