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与荀子的“虚静”观比较

2016-03-04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钟芳倩

学苑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欲念荀子范畴

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 钟芳倩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谢锋云

庄子与荀子的“虚静”观比较

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钟芳倩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谢锋云

“虛静”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思维范畴,通过对荀子与庄子的“虛静”观的比较,一方面提出存在的“虛静”观是老庄的专利的这一错误观念,另外,提出儒家的荀子在这一思想范畴的不同与优越的方面,使我们对这一范畴的认识更全面。

虛静道心斋坐忘

“虚静”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思维范畴,一提到这一思想我们习惯于将其归于道家思想范畴。其实这一思想并不仅仅是道家专有,儒家也同样很有建树,如儒家的荀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的同时又有新的内涵。与道家庄子的“虚静”观既有相似处,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学派的影响

庄子和荀子所处的历史背景与学派不同,导致不同的观念与信仰,造成“虚静”思维发展中体道的不同。

庄子在学术思想上继承了老子哲学的基本立场,在对“道”的理解,同老子一样,也是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原,但体系更为宏大,内容更丰富。如无使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有先天地生,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庄子的这种认识是和老子“道”的本意是一脉相传的。这“道”即“非物”。“在庄子看来,宇宙的发展是轮回的,宇宙源于无,经历一、德、命、形、性诸阶段后,又返回到虚无的过程。”“庄周从虚无主义的‘道’出发,把客观事物看作虚无缥缈的东西,因而不可以用感觉、理性以及其他任何认识方法认识的。”排除一切功利目的,不受任何的约束,自由自在地逍遥物外是庄子的人生目标。所以“坐忘”,“堕肢体”,“离形”,“黜聪明”,“去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吾丧我”,把自己的主观的一切观念、意见、情绪、感受都予以化解摈弃,让自己的心灵澄静下来。

而荀子处于百家争鸣的晚期,诸子的思路均已充分展开,所以荀子是立足儒家,采百家思想,形成开放的儒家思想体系。在“天道”认识论上,荀子认为“天”是客观自然界,都属于物质世界,强调天人之分,并认为物质世界各有自己的职能和规律。认识论又受墨家影响比较深,墨家认为知识的形成要靠感官的认识能力,并且认识到外物要依靠思维器官——心的作用,并对感受事物加以比较和综合。荀子继承这一观点,提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形也,自止也。”荀况与老庄的体“道”基础是完全不同的。在对外界“道”的认识中,“不以所已藏害将受。”“不以彼一害此一”“不以梦剧乱知。”荀子充分肯定了心的功能,理性的作用,与庄子相比,荀子注重内心的物质性作用。而且明显地区分“道”与“人”为异物。可以说庄子的“虚静”体道唯心而神秘,而荀子的“虚静”体道更唯物科学。

二、体道的心理过程

荀子、庄子都以“虚静”体道,从体道的心理过程讲二者的差异更大。庄子较被动,而荀子更主动。庄子提出:“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于四海之外。”显然不是指形体,而是指精神。只有精神可以游于天地、人世之外,形体是不可能的。这一种一虚静之心的“游心”,看似人从来不让自己为名声世俗责任所累,不充当认知与谋利的主体,始终保持着心灵的自由状态。“心斋”“坐忘”掉心中的一切观念、欲念,甚至自己的形体,充分“涤除”、舍弃掉本有的一切,故而“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无情无欲的表征状态,看似自由逍遥,实则是体现一种消极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安于时节本分的生活态度,进而懂得顺应自然的规律。所以,关于“虚静”皮朝纲先生曾指出“在庄子那里,其虚静的内容,虽然有时也讲治世,但更多的却是提倡彻底的避世,摆脱一切人世的羁绊,以便到达精神上超然独立的境界。”徐复观先生的“虚静”理解更是庄子避世观的注解,即通过现实欲望的消解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消解由生理而来的欲望,是欲望不给心奴役,于是心便从欲望的要挟中解放出来,这是到达无用之用的釜底抽薪的办法。因为实用的观念,实际上是来自欲望。欲望消解了,‘用’的观念便无处安放,精神便当下得到自由。”一目了然,这种“虚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因此可以说,庄子的“虚静”是一种“出世”的最佳途径与选择。

荀子则不同,荀子是对客观“道”的一种体认,通过“虚壹而静”而求“解蔽”。不同于庄子“涤除”杂念。他转向内敛,对所有的过去的认知的“藏”“两”“动”进行一种压制。他不赞同去欲的这一观点,他认为“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求而困于多欲者也。”“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因此,“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计,困难类所受乎天也。“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所以荀子认为不管有欲多欲,只要引导得法,节制有理,单纯去欲寡欲,并不足以“解蔽”,在合理的范围内,纵欲,精神舒畅,思想自由。所以荀子的“虚静”状态并非庄子“涤除”欲念。而是节制、压抑内心的欲望,通过“虚心”“专心”“静心”来到达“大清明”即认识上完全透彻,无所偏蔽的境界。

三、“虚静”观对后世的影响

到达“虚静”后,庄子与荀子都会因为排除杂念而到达空灵境界,且都有“凝神”“专一”的特征,但庄子与荀子专心凝神的对象都有很大差别。庄子集中注意力清除杂念欲念,强调把握对象结构的关系。庄子反复提到虚静状态后对事物结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如在《养生主》中,庄子借庖丁之口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庖丁解牛无数,已到达了“技进乎道”。这种境界虚静中对事物的结构的准确把握没有虚静的心理,没有对结构的把握不可能想象到的。因此,这一虚静说对后世审美范畴、形式观照、结构把握甚至与“技”产生深刻的影响。

荀子在虚静中是以节制心中的欲念,同时要想“解蔽”,必须发挥理性的作用,以“道”去作为判断正误的标准。因为荀子指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如果只见一方而不见另一方,就会为一方所“蔽”而走向错误。故“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如果不理性节制引导内心欲念,则“小物引之,则其正易,其心倾,则不足以决粗理矣。”荀子强调理性客观地看待事物,不要以偏概全,认识的某一方加以夸大,就会产生片面性,所以要充分地发挥理性认识的作用,除去偏见,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同时荀子更客观地看待“心”的作用,如果心有了“大清明”状态,就可以反映外界事物,并有效地统摄外界事物。荀子的虚静只为克服认识过程中的“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就必须放弃主观成见。荀子的虚静观则可归为认识论的范畴。

荀子与庄子在虚静观上彼此都追求虚静境界的自由状态。张法说:“中国的自由追求也是基于束缚,但它获取自由的方向却是退却。”荀子的自由是在于把握客观规律后,守住道、顺应道在一定的规范下的自由,这正符合了黑格尔的关于自由的观点:“无疑的,必然作为必然还不是自由;但是自由以必然为前提,包含其必然性在自身内,作为扬弃了的东西。”庄子的“虚静”自由,则是随心所欲,返璞归真,回到起始状态,摆脱从内到外的世俗束缚,而获得心灵自由,主要于修养身心的目的。

人是社会的个体,庄子的“虚静”观摈弃了世俗,潜心悟道,这是学者应有的品质。而处世方面,荀子的“虚静”观讲求积极处世,合理引导。不管是庄子还是荀子的观点,我们后人应积极面对,参透精髓,取其精华继承发展。

[1]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351、29、9、82、56、41

[2]黄受安、段福德等.中国古代九大思想学派集要.[M].解放军出版.2002.8. 56

[3]邓汉卿.荀子绎评.[M].湖南:岳麓书 社 出 .1994.463、450、448、484-485、442、452

[4]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要[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65-66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3

[6]张法.西美学与文学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1

猜你喜欢

欲念荀子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欲念森林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和谐
道出世界
道出世界
——浅评电影《道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