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润泽学生的心灵——谈中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问题

2016-03-04河北省顺平县大悲中学苑淑娟

学苑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鹤群心灵德育

河北省顺平县大悲中学  苑淑娟

让语文润泽学生的心灵——谈中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问题

河北省顺平县大悲中学苑淑娟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内容及方法,实现以语文基础知识为根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技能训练同步,德育渗透和教学过程同步,让语文课堂富有灵魂,实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真正使学生的道德水平与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内容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把思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让语文润泽学生的心灵。

一、把握目标,确定内容

思想教育一定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潜移默化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人的道德成长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

1.渗透爱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沁园春·雪》壮丽的北国风光,伟人的壮志豪情;《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喜悦溢于言表……篇篇课文都是一支支歌,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不断提高其爱国意识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2.渗透集体主义教育:现在的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凭借教材加强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显得非常必要。《鹤群》一文,集中对空中飞过的一群鹤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不仅写出鹤群飞翔中的美姿,更写出了鹤群齐心协力与苍鹰搏斗,集体救助伤鹤的情景,其中鹤群的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精神无形中给学生以影响。这样的美文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摒弃个人主义思想和淡漠的集体观念,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3.渗透美德教育: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含蓄美丽。《背影》中父对儿深情一片;《永久的悔》中“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深“悔”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去热爱理解父母,体谅孝敬父母;《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的专心致志,不畏艰苦的学习精神;《期行》中诚实守信的美德;《勇气》中美国伞兵的勇敢和智慧,法国妇女的正义无私……篇篇美文,给学生心灵的启迪,为我们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提供了很好的结合点。

4.渗透心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找准切入点,随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草莓》作者抒发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给儿子的一封信》《给女儿的信》谈到对生活、对人生、对爱情的理解……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把握方法,倾情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途径是感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如果采取恰当的教法,必然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使之受到美的熏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以说一个“情”字铸就了语文丰富的内涵。因此,立德要先动情,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一个“情”字,让学生在触摸感受品悟文字的情感发展过程中受到历练。

第一,激情导入,导中渗透。

如讲《小巷深处》时,首先在课前播放歌曲《懂你》,然后说:这首歌曾红遍大江南北,“把爱都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这是母亲的真实写照。母爱绵延无绝期,同学们,你可知道在一条深深的小巷里生活着一个贫穷而盲眼的老人,她收养孤儿的故事同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巷深处》,去感受那份真挚的母爱。音乐本身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课前播放背景音乐情在其中,后又用诗词加上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自然让同学们带着对养母的敬畏之情去触摸文字,感知文字。

第二,以情朗读,读中渗透。

“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个性飞扬。如讲《地毯下的尘土》一课中对23段到文章结尾设计了分角色朗读。

教师读叙述部分,女生齐读星星的话,男生齐读小矮人的话,一女生读米妮的话。这样设计,以情带读,读出了层次,读出了文字的美感:米妮的诚实真挚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变化多样的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文本的内涵美。

第三,移情回读,回中转化。

回读课文,实现情感迁移,前面几个环节只是让孩子触摸认知了文章的灵魂,通过回读课文,使情感在孩子头脑中强化,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如在《背影》一课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品读了父买橘片段后,说:同学们,你生活中有没有觉得自己“太聪明”的时候?请好好想想,我们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请关心自己的父母吧,哪怕就一点点,就像朱自清捕捉到父亲的背影一样。

第四,真情写作,写中内化。

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要求习作中表真情,说真话,抒真意。作文全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的特性,滋润学生心灵。

没有浓浓人文馨香的语文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德育渗透犹如语文教学的灵魂,那就让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来润泽学生的稚嫩心灵。

猜你喜欢

鹤群心灵德育
通过图像增强与改进Faster-RCNN网络的重叠鱼群尾数检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