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探索

2016-03-04浙江省浦江县前陈中心小学黄敏敏

学苑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美德古诗美育

浙江省浦江县前陈中心小学  黄敏敏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探索

浙江省浦江县前陈中心小学黄敏敏

近些年,80后90后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人们关注新一代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和成就时,也同样看到了很多发生在80后与90后身上的丑闻,如幼师虐童案,富二代肇事逃逸案等,这些都让社会各界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年轻人做出一些道德沦丧的事,让人们不禁重视起学生正确树立道德观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广大语文教师有必要采取一切措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我国古代就有很多美德故事蕴含在诗歌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

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美育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筑基阶段,一直以来备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近些年人们对于教学质量的过分关注,在某些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美德教育的流失,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然而,根据笔者的了解,传统的美德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又显得过于枯燥,教师在班会和学生大会上不厌其烦地进行美德教育,最后学生真正听进去的寥寥无几,因此,教师需要在美德教育上作出改变。古诗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学,蕴含着众多典故和美德故事,对学生来说远没有班会课那么枯燥无聊,如果教师能对古诗加以利用,将美德教育渗透给学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通过古诗进行美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小学语文教材入手,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1.找出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美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编纂者考虑到学生在进入小学前,很少能接触到古诗词,在认识和理解能力上还处于懵懂阶段,因此,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大都较为浅显,学生多读几遍或者教师稍微点拨,学生就能体会诗意。同时这部分诗歌的用词较为质朴,距离感弱,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理解难度降低。比如《游子吟》,虽然仅有三句,但是句句饱含深情,教师在以其为重点进行美育渗透时,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可以将其译为,“我慈祥的母亲知道我将要离家远行,临行前一晚,生怕我的衣服将来会被穿坏,特地把每一件衣服取出来缝缝补补,我的母亲呀,您是多么的疼爱我,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您”,古诗词以这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就是对美育的渗透。

2.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美育渗透。

我国古代数个朝代兴衰,唯有诗歌长存,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因此,诗歌本身就是记录历史的最好形式。小学语文教材在收录诗歌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中的诗歌几乎全是名家名篇,诗歌内容也各不相同,几乎涵盖了我国自古口口相传的各种美德故事,将古诗作为美德教育的载体,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古诗的作用。除此之外,也能通过教授学生古诗,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示儿》一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向学生传递一个心系国家的传统美德。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合适的课外古诗进行美育渗透

在引入课外古诗时,要先将古诗的创作背景告诉学生,以达到更好的美育教学效果。诗歌之所以能够在各阶段语文学习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是诗歌随着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它的发展记录了中国文学从无到有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诗歌所用篇幅短小,寥寥数十字,就能将诗人所处的环境、心理活动、历史背景等等以一种别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然而,我们还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诗歌作为一种古代的文体,已经离我们远去,其中很多诗,即便是教师读起来,都很难体会其中的含义,在将课外的古诗引入时,一定要尽力避开这些较为晦涩的古诗。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关注学生的想法,在选择古诗的时候也要投其所好,要知道教学是师生互相合作才能完成的事,因此,在进行美育渗透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古诗。比如,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崇拜英雄,笔者就特地找了岳飞的诗词,首先将岳飞抗击金人的事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岳飞一生征战不歇,壮志报国,通过前面的铺垫,笔者发现学生都对岳飞有了一种深深的仰慕之情,然后笔者从岳飞的诗词中选择了一首告诫后人报答父母的诗,学生纷纷感慨,岳飞这样的大英雄也心系父母,他们更是应该从小就养成孝敬父母的美德。通过榜样的力量,将古诗中的美育渗透给学生。

三、从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入手,选择古诗进行美育渗透

比如,笔者曾经将《龟虽寿》介绍给学生,很多学生不解,为何要以“龟虽寿”为题,纷纷对这种看似奇怪的古诗有了兴趣,这正是笔者要达到的效果。在很多学生看来,曹操是枭雄,是三国中的“坏人”,为什么老师要将他的诗拿来做范文,心里对学习他的古诗产生一种小小的抗拒。笔者知道很多学生都有这种想法,这是因为学生对于曹操的了解仅仅限于三国,认为在三国中刘备才是好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坏人。笔者在教学前,特地将曹操的另一面介绍给学生,让他们明白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曹操的印象明显改变。之后的教学就要顺利很多,通过《龟虽寿》促进学生在年幼时立下高远的志向。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看,古诗中所包含的美德故事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远高于传统的美德教育,通过课本中的古诗和课外古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将古诗中所包含的美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之中,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1]孔慧萍.小学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2期

[2]陈齐林.小学古诗教学方法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7期

猜你喜欢

美德古诗美育
诚实是美德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