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作业讲评课“自主合作”新模式例析

2016-03-04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张海平

学苑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说题自主合作高中历史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  张海平

高中历史作业讲评课“自主合作”新模式例析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张海平

当前高中历史传统作业讲评课仍存在诸多问题,巧妙地实施自主合作模式,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历史教学实际成效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高中历史传统作业讲评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高中历史作业讲评课“自主合作”新模式的构建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高中历史讲评合作

一、高中历史传统作业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讲评陷入题海战,缺乏深度的拓展延伸。在进行作业讲评时,教师往往陷入题海战中,从作业的第一题到最后一题,题题讲解,一讲到底,眉毛胡子一把抓,忽略重点和主次,就题论题,缺乏深度的拓展延伸,缺少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导致讲评效率低下。有些教师在讲评时,只一味地针对作业中的某些错题进行单独讲解,虽反复强调、详细解释正确答案,但却缺少对错误问题和根源的深入分析,实效性不强,以致于学生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2.教师“一言堂”,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师在讲评作业时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一味求快,只要学生认真记笔记,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学生被动地接受答案,缺少主动参与,缺少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和表达,师生之间缺乏思维碰撞和交流互动,整个课堂俨然是教师的讲堂,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自主性不高,因而收效甚微。

3.讲评课后错题巩固未落实,缺乏针对性的跟进训练。作业中的某些问题经过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但若对作业题目进行稍微变动,某些学生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错误不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作业讲评课结束后,对错题巩固未加以彻底落实,缺乏针对性的跟进训练,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知识逐渐淡化,思维误区仍然存在,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

二、高中历史作业讲评课“自主合作”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1.领题——合理分组,领取任务,合作学习。领题是开展“自主合作”作业讲评模式的第一步,领题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后续讲评活动的顺利进行。领题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分组。即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生能力、认知水平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一般优、中、差均匀搭配,形成互补,便于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共同研讨。二是领取任务。即教师在作业讲评课开始前,将所要讲评的作业和答案分配给各个小组,每小组进行任务分工,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动,又可以深化知识理解,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三是合作学习。各小组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反复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2.说题——交流互动,展示观点,碰撞思维。说题是开展“自主合作”作业讲评模式的关键环节,它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围绕作业讲评任务依次进行“说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展示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有所领悟、共同提升。说题的内容主要包括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题目所涉及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步骤以及解题规律等方面。

例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

A.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B.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C.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D.皇权至上促成了祖先崇拜

学生说题如下:

题目已知条件: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身份统治国家

题目隐含的条件:等级特权制度

题目所涉及的知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解题方法:正面解题

解题分析: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身份统治国家;在获得了上苍排他性的授权之后,“祭天”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帝的特权,其他人则无此“福分”,只能祭祖,这充分体现了皇权制度的“皇帝独尊”。材料主要反映出皇权统治借助于等级特权制度(即题干中的人伦秩序)维护统治的独特文化现象。故选项A正确。

3.议题——综合评价,总结反思,指导方法。当每一学习小组在完成说题后,教师可要求各小组成员进行组内的点评,也可以要求各小组间相对说题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疑问,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后,教师进行总评,要肯定学生闪光点,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表明(A)

A.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B.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C.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学生说题如下:

题目已知条件:“一五”计划期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实行

题目隐含的条件:人民生活和工业化建设

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

解题方法:排除法

解题分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我国粮食自然灾害发生在1959~1961年,B项不符合题干中的“一五”计划,故应排除掉。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相对短缺的产生,党和政府为了把粮食供应放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除努力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外,对商品粮食进行了统一调拨、分配和管理,以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业化建设需要,故A项正确。 C项中的“恢复”是“一五”计划之前的事,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故排除C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国家粮食计划供应无关,故可排除D项。

教师议题:我们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要认真审题,读懂已知条件,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联系所学知识,从而找出最佳解题方法,同时,要注意历史思维的严谨性,以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说题自主合作高中历史
说题:有声的数学作业
——作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题多变之有效说题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题能力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数学学生“说题”活动的实践探析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