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2016-03-0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杜甫自学古诗

杨 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汽轮小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

古诗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杨 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汽轮小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

当前,轰轰烈烈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动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课程要求确立的新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让学生为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是指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讨论,这对学生学习和认知有着积极的意义。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激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易突破教学难点,在古诗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进行新课改的尝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著名爱国诗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全诗内容如下:剑外忽转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因为安史叛军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而倍感欣喜,一扫往日沉郁顿挫的风格,酣畅淋漓地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对小学生来说,这首诗突出的难点是地名多,生僻,不便于识记,但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展示,这一难题被轻易地突破。

一、导入部分了解作者

导入本课时,我将网上下载的杜甫头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杜甫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通过大屏幕上的头像。感知到杜甫是个非常沧桑深沉的诗人。由此入手,学生们积极介绍了自己预习时搜集的有关杜甫的生平、思想、诗风,诗作等材料,这不但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而且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学生兴趣为转移,进行合作学习

将诗分首、頷、颈、尾四联,对哪一联感兴趣便自由组合,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讨研究。四个小组同学分工分明确,借助各种工具书进行自学。汇报的时候,学生根据自己团队结合工具书的理解各个击破,很轻松地解决了释义这个难题。学生自学、讨论结束时,我将事先制作的powerpoint中两条河流——黄河与长江展示给学生,以便其了解唐王朝时中国大致的地理位置。

三、借助多媒体突破难点

接下来,学生汇报中每涉及到一处地名,画面上便在相应的位置跳出该地名,而且伴随不同的情感,我设计了不同的声音效果:“剑外”是杜甫在战乱中临时避难处,对诗人来说,在这里居住的日子里充满的是焦急和期盼,因此我用的是打碎玻璃的声音;“蓟北”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此地标致着叛军已崩溃,因此佐以掌声以示庆贺;“巴峡”是作者想象的归乡路线中的必由之地,因此用“疾驰”的声音来体现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巫峡”是巴峡顺流而下的下一站,由于战乱平息作者无比兴奋,回乡途中势必心旷神怡,因此当此地点出现时伴随的是悦耳的风铃声:“襄阳”是距离作者家乡最近之地,它的出现同样用的是“疾驰”,以突出作者急切的归乡情;最终的目的地——“洛阳”则在一阵隆隆的鼓声中展现在学生面前,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作者幻想回到家乡时的兴奋心情。此外,在字体颜色上,我将“剑外”与“蓟北”设计成黑色,因为这两处都与战乱有关,记录的是作者颠沛流离的逃亡史和那段不堪回首的黑暗心情,而“巴峡”和“巫峡”则设计为天蓝色,以突出作者设想归乡时愉快惬意的心情;“襄阳”与“洛阳”设计为瞩目的红色,烘托出诗人成功返乡的兴奋心情,整幅画面背景色设计为浅绿色,看上去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加上流畅的行楷,大小适度的字体,整个powerpoint制作得简洁明快却浑然一体,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目了然,六处生僻的地名在学生们自学后的汇报中轻易举地被接受了。

在这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古诗课上,学生们通过新的学习方式获得了大量的课内外知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引导下,轻松突破难点,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地理解、接受并掌握了课堂内外的内容,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猜你喜欢

杜甫自学古诗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杜甫改诗
品读古诗
杜甫与五柳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