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016-03-0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创造性体育课教学内容

吴 莉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 重庆江津 404100)

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吴 莉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 重庆江津 404100)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体育作为一门运动和思考的学科,成了重点关注对象。小学体育教学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这些都大大限制了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从根本上强调对小学生进行体育素养方面的教育,才能改善目前体育教学现状,让学生的思维在体育课上有所开发。

小学体育教学 创造性思维 训练

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关注学生体育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增强学生体质,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也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体育教学任务无法按质按量完成,体育课的目标未达到,难以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本文指出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建议。[1]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

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有的课堂仍然沿用以前的一些方式,如下蹲、跳跃等,只是让学生做一些单一的没有趣味的动作,这样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提高,而且就是那么几个单一的动作,学生不用想就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

2.体育课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目前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下节课是体育课,学生高高兴兴准备出去的时候,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跑进来说:“同学们,今天你们体育老师有事,这堂课我们来把上次没讲完的内容继续讲完,之后再把体育课补给你们……”然后就再也没提补体育课的事。其他学科固然重要,但是体育课也很重要,学生课程表都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安排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不能随意改变。同样地,体育课是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课一般一周就一节或两节,要是都被其他课占了,那么安排这个课程的意义就失去了。

二、加强对小学体育课堂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途径

1.更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所以容易形成单一的教学方式,这样不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怎样把下蹲、跳跃等一些传统的方式融入一些游戏中,让学生在玩的时候思维得到锻炼,同时把这些基本的动作也做了。比如在让学生完成“下蹲、跳跃”等动作的时候,可以参考“萝卜蹲”的游戏,把单一的“蹲”,改成“蹲、跳、跑”等动作,学生在听到“某某蹲完某某跳”的指令后,大脑迅速做出反应,然后动作上可以马上反馈出来。在这样紧张刺激的过程中,既保证学生完成了基本动作的训练,还能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锻炼学生手脑配合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保证体育课的时间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必要的因素,只有体育课不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占用,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才能得到实施,教学目标也才有可能达成。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很多动作都是教师带着学生做,学生一次次地重复这个动作,学会并记住这些动作,这种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前告知下节课内容,并做一遍示范,让学生下去自己练习并在下次课的时候尝试做出动作,而且还要探讨自己在练习的时候用的一些方法,和别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体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同学们在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可以自由组合,自己选择队员,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心理上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3]

4.对小学生的表现要适当规范并善于鼓励

体育动作要求的是规范,规范的动作既能有效防止学生受伤,也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规则意识。我们都知道做事情都是讲究一定的规则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如在教同学们篮球的时候,除了教他们运球、传球的基本动作外,还要告诉他们“在球场上不能抱球跑”基本的规则。有了一定规则的限定,学生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自由发挥,这个规则既是限制,又是引导。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最理想的体育课是边玩边学,在游戏中学到一些知识。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游戏,让同学们边玩边学。比如在教篮球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打比赛。这样可以更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有比赛就有输赢,小学生的好胜心是非常强的,这时候教师就要善于鼓励他们了,不管是输是赢。合适的鼓励可以让赢的队伍再接再厉,也可以让暂时失利的队伍重整旗鼓,扳回一局。

5.教师要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反馈时时调整教学计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表现和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做好反馈记录,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对体育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从中了解体育教学,主动去探索体育运动的奥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有效手段。

总之,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训练反应能力和手脑配合能力等。小学体育课不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运动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句话说,运动和读书,是两种最便宜的投资。运动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塑造体型,还可以让学生在面临巨大学习压力的时候,通过运动发泄出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更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对学生的表现适当规范并加以鼓励,还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计划。同时,学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

[1]侯卷卷.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当代体育科技,2016,(30):100-101.

[2]于秀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157.

[3]张静芳.浅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才智,2013,(05):63.

猜你喜欢

创造性体育课教学内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体育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