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外科风云》中的医学叙事

2016-03-03杨钦博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风云外科建构

杨钦博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论《外科风云》中的医学叙事

杨钦博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叙事医学是一个后现代的医学视角,它在肯定生物因素影响病情的同时,强调社会制度、文化、个人感受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社会建构的视角来看淡人类的疾病历程。它为缓解近年来越发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其基本观点为去专家化、社会建构、异质化和重新诠释疾病故事。前段时间,各大卫视播出的关于医疗的电视剧《外科风云》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作家朱朱的同名小说,本书主要讲述了美籍华裔外科专家庄恕为追查30年前母亲张淑梅的事故真相和找寻走失的妹妹来到新城仁和医院。当年死者的女儿陆晨曦,在院长傅博文的帮助下,年纪轻轻就成长为仁和的胸外科主治医生,但她恃才傲物,因屡次得罪胸外科主任扬帆而被调至急诊。怀着对当年事件的愧疚,庄恕屡次把技能过硬的陆晨曦重新带回胸外手术台。在两人的朝夕相处中,让陆晨曦惊叹的,不仅是庄恕的高超医术,还有他对患者的周到考虑。两个人彼此吸引,渐生情愫。最终,庄恕找回了妹妹,也在陆晨曦的协助下还原了母亲当年事故的真相。这本书和这部电视剧都深深吸引着我,在其中我也发现了作者关于医学叙事的思考和感悟。

医学叙事 外科风云 疾病治疗 心理

以下,我结合上述叙事医学的三个基本观点,阐述这些观点在《外科风云》这本书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一、去专家化

这里所说的去专家化并不是指医疗人员的专业技术不重要,而是我们应该看到长久以来重技术、轻人文的医学价值取向,这使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不知不觉地在心中树立起医学人员高度专家化的形象。[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与近乎严格苛刻的专业技术训练相比,很多医护人员缺乏生活世界的训练,难以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并往往低估了患者疾病故事对医疗过程的影响。在《外科风云》中,最开始的陆晨曦就是这么一个人,她医术高超,年少有为,但是由于一直被院长傅博文宠溺,她变得高度自负,对上级盲目顶撞,对下级严格苛刻,对病人有时也忽略其内心诉求。跳过医患询问阶段直接对年老的病人实行手工缝合、将一个脾气暴躁的学生处主任直接定为患有精神病、在胸外科主任杨帆训斥她的时候绰绰有词……这一系列的行为举止源自于她内心对患者疾病故事诉说的轻视,这不仅直接引发了医患冲突,更损坏了医生在病人及病人家属中的崇高地位。因此,在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把自己专业领域先搁置一边,抱着“不知”的态度与病人交谈,寻找患者内心世界中对疾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的经验,这是医学叙事所倡导和鼓励的。医学叙事特别强调聆听的重要性,医护人员要做到专注于患者叙说的疾病故事本身,避免先入为主和反客为主,主动拿下自己“专业”、“专家”、“权威”等标签,一要对患者叙述的各个细节进行认真思考,不要被已有的书本专业知识束缚头脑;二要对患者循循善诱,启发他们开拓自己的医学思维,促使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都能够摒弃自己错误的观点,达到共鸣。[2]

二、社会建构的观点

叙事医学的哲学根源是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受到社会建构主义的影响。社会建构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中一种新的思想潮流。它反对经验实证主义在解释心理现象时所持有的反映论观点,认为心理活动现象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主张知识是建构的,是处于特定文化历史中的人们互动和协商的结果。同时它也认为,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文化及环境建构的,比如狐臭在黄种人的意识里被当做一种疾病,因为它异味浓重,不能被我们接受;而在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意识里,狐臭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它很普遍,基本人人都有,反而没有异味的个体让人感到不正常。所以疾病与健康的界限,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除了生理上具有苦楚以外,心理上的疾病观念更使他们备受煎熬。许多患者被当前社会文化标记为“异常”、“失能者”,这导致了这些人由外部环境的歧视逐渐演化为自己内心的世界鄙夷,从而轻视自己,否定了自己生存的价值,精神疾病、艾滋病、身体残疾的患者,很多都是有这种精神倾向的。[3]在《外科风云》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事例:在泥石流灾害抢救期间,医院接收了一位伤者蔡伟,他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伤势严重需要即刻进行手术。但是传染病院已经满员,无法再接收这个患者,而且蔡伟伤势严重,传染病院无法进行手术。庄恕正和杨帆一起商量对策。现在灾后的伤员已经超负荷了,如果再把这种情况的患者收进来,和普通患者放在一块,一旦引起骚动,甚至引发感染,这个责任和后果是承担不起的。如果在平时也就罢了,现在患者的密度这么大,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如果患者和家属一旦知道一个艾滋病人离他们那么近,他们一定是民意的对立面,现在大家已然是谈艾色变。最后庄恕本着医者仁心的信念,还是接收了蔡伟,并把他以保密隔离的方式与其他在泥石流遇难需要抢救的患者放在一起。纸里终究包不住火,最后事情败露,读者也应该能想到庄恕和整个医院要去承担什么后果。所以,对患者进行的人文关怀,首要的任务就是打破被建构起的不合理的医学观念。

三、重新诠释疾病故事

医学叙事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让医疗人员掌握一门重新诠释他者故事的技术。《外科风云》故事的主线就是庄恕从美国加州医科大学回到仁和医院来追寻母亲冤死的真想,他的母亲是被诬陷的,而真相的揭开不是通过调查取证,而是当事人从拒不认罪到忏悔自责的这一过程。这种倒叙式的重新演绎,也是叙事医学的叙事角度之一。重新诠释的重点[4]:一是对事件展开正反两方面的讨论,改变患者心中不合理的想法;二是对事件细节进行重新编排;三是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启发患者多方面思考疾病。

结语

医学叙事的发展,对于提高医生的精神层面、拓展医护人员的思维领域、解决医患关系、改变患者对于自身狭隘的看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相比于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晚,但是在最近几年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小说和影视剧的创作发展都相当迅速,比如在《外科风云》中我看到的,不仅是小说叙事的主线,还有医疗叙事的穿插[5]:医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医疗观、如何和患者相处、病人应具备什么样的人生观、社会应体现出一视同仁的架构等话题在书中都通过一件件医疗事例展现开来,供读者思考和讨论。医学叙事的发展,需要的是我们所有个体的努力。

[1]陈冰.“叙事医学与医疗专业改革”座谈会纪实[J].现代医院,2014,(06):1-4.

[2]晏英.叙事医学视阈下的日本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及启示[J].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52-57+63.

[3]江隆福.医学人文如何落地医疗实践 也谈叙事医学[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09):804-805.

[4]邢雪.科教电视节目的叙事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常津津.戏剧影视系列研究—电视剧类型批评 国产医疗剧类型批评[D].山西大学,2016.

猜你喜欢

风云外科建构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窃听风云(九)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象甲风云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