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

2016-03-03孙景芳

学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

□孙景芳



论高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

□孙景芳

摘要: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知识性和实用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要依据成熟的目标分类理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总体规划、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语文教材建设等方面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本文为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成果(2014jyxm517);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k0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是教育性与职业性的统一。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与普通高等院校既有共通之处,也有自身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一样,高职语文教学目标总体上也包括知识、情感和能力三个方面。与普通大学语文教学不同的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还要注意知识性与实用性的结合,职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通。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正处于试验和探索之中,鉴于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怎样设置和运用好高职语文教学目标这个“指挥棒”,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据此,为保障高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科学性,明确高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成熟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科学依据

在教学目标设计的心理学理论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的是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等人对教育目标领域与层次有比较深入独到的阐述,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它提醒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不能只停留在传授或掌握“知识”的水平上,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智慧技能,且这种技能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领会水平,更应重视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培养。”[1]

情感领域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情感教学是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学习者以积极肯定的情感参与学习时,“要我学”才会成为“我要学”。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分类以辛普森的七级分类应用较广,他将动作技能分为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新七个层级。这种分类要求确定的目标尽可能具体、明确,最好用可供测量的外显行为来表示。

尽管人们对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还有不同看法,但近些年国内有些研究单位和个人已经接受了这种教育目标分类的学说,并结合我国语文教学的实际加以具体化、细目化、系列化,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已逐步提出了自己的分类,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转化为“记忆、理解、应用、创新”,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转化为“接受、反应、爱好、个性化”,将动作技能领域目标转化为“知觉、定势、熟练、自动化”。

根据以上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从学习结果来看,课堂教学目标应按识记→理解→运用→评价层级设计,这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由简到繁排列,学生在达到高一级层级目标前,必须掌握低级层次的目标,然后以它为基础,才能达到更高层级的目标。

二、国家职业教育总体规划是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政策依据

语文学科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必然受到国家对人才质量规格需求的制约,受到根据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制定的教育总体目标的制约。2014年6月,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通知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现代职业学校要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教司文科处长徐晖曾指出: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要落实在语文课程上。因为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精神的课程,所以高职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实施人文关怀,这既是高职语文教学的素质目标,也是高职语文教学定位的核心。语文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有着强烈的人文特征,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包含着对人进行精神建构的功能,可以成为学生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构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上发挥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在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时多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入手,扩大教学空间,拓宽学习领域,培养人文精神,树立起语文教育要突出人文教育的新理念。[2]从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3]

因此,在设置高等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要求,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总体规划的基本精神,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知识水平是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现实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决定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最终水平,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起点不同。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一作用,语文教师就必须全面了解语文教育对象即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能力和现有语文知识水平,处理好主体与客体、能动与受动的辩证关系,才能依据学生特点设置出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

“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论”也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引入任务分析这个环节,确定学习结果的类型、学生的起点,分析从起点能力到达教学目标的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因此教学的起点应从学习者的起始状态出发,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年龄、学习基础、学习环境等,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从而设置课堂教学目标。从总体上看,高职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依然存在语文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基础知识薄弱等弊病。在阅读能力上,学生主要是泛读,不会精读,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语文高级技能的学习存在障碍。在学习态度上存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我们要依据学生现有基础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的设置适合他们的课堂教学目标。

四、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要与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相适应

目前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往往忽视了职业教育专业多样化和学生需求等因素。在细化课堂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多关注他们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西华师范大学的郑智谦曾在都江堰市的职业学校就“对语文教学目标的期望”这一问题对园林、机电和旅游专业的6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的是平均分数这一指标来衡量受访对象对教学目标和方法的赞成和反对程度,分数越高表明赞成度越高。结果如下:

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园林专业的学生希望能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希望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促使自己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机电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自身的专业特点,更多的是希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语文学习的工具性。旅游专业的学生则希望能多从语文的人文性这一方面出发,多教授经典著作,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注重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成功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如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所学的专业为护理、助产、检验、康复技能等,以后面对的工作对象是身体不适的人群,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潜移默化提高她们自身的素质,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以卫生职业岗位需求为基本点,以医学生发展为基本要求,以该职业岗位需要的语文能力为目的,提高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其职业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五、高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要与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步伐相协调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4],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纽带。教师要熟悉整套教材,剖析各类课文,掌握教材体系“不紊乱”,吃透每篇课文“不搁浅”,这是设置好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至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牵头编著过一部正式的高职语文教材,高职语文教材建设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因此在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采用的高职语文教材也不统一。加之目前高职语文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各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各有所长,教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首先就要深刻领悟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深化“学科本位”,彰显职教特色;务实求真,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高职语文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特点,以此来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对这册教材的主要教学任务、内容、数量以及单元组合、构成等了如指掌,这样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才能“不乱套”。

高职语文是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面向普通高职类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既强调实用性技能的训练,又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高职语文教育需要从高职教学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使语文课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59页。

[2]李永宏、汪照均:《大学语文教育应渗透人文精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9期。

[3]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4]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0页。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基础部)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