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问题

2016-03-01孟昭燕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沧州沧县061700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孟昭燕(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沧州沧县 061700)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问题

孟昭燕
(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沧州沧县0617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也相对迅速,在教学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将会成为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中学历史教学为例,通过分析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阶段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问题 对策

引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创新实践中发展起来,中学历史教学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突破禁锢已久的传统的教学思路,实现教学上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注意理论结合实践。综观新课改后的教学现状,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仍有许多弊端存在,亟需重视与解决。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传统

教育理念是教学实践和教育思维活动中教育主体对教育认识以及要求。我国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这种墨守成规的教学理念在教龄较长的教师身上体现尤为明显,中国应试教育之下,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质量唯一判定标准,“死记硬背”是大多数学生在应对考试的常用方法,作为教师却并没有对此提出质疑,相反有些老师提倡这种学习方法,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背熟教科书上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过分依靠教科书来实现教学,无论是预习、课堂讲授、复习都将教科书作为知识唯一来源,甚至在考前将考试重点勾画出告知学生,一步一步将学生培养成背诵知识的机器人。这样传统毫无创新的教学理念脱离当今社会发展的轨迹,更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内容单一是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历史课程属人文性学科,其学科特征是内容多样化,但是这一特点在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中并未得到体现,现有的教学内容只注重将教科书知识向学生普及,将一些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等这些概念性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在考试中培养学生对考题的熟识度以及得分的技巧,却不会引导学生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反思,长此以往的教学内容将会严重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何谈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高呼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口号。

3.教学方法不当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过分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存在。整节课教师一味的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填鸭式教学大大减弱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接受知识的速度,而学生则是用记笔记的方式来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课堂缺少互动,学生自身针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观点与想法难以表达,将学生的主动学习强制性的变为被动学习。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依赖某些教学模式,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固然较好,但是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情景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将课堂气氛带动的过于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甚至有些学生无视老师存在,将历史课作为自习课来完成其他课程布置的作业,这种不联系实际,放大理论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运用于课堂已经替代传统的板书,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完全成了放电影,缺少了老师语言表达和与学生的沟通,这对学生而言就仅仅是看了一场唯美的电影,虽然过程很好,但是结果并不尽如意。特别是有些老师将课件制作的过于繁杂,前后衔接不当,这更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

1.树立科学创新的教育理念

中学历史的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入科学创新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积极学习并且准确理解新的教学理念,不要照搬照抄,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在实践中验证理念的正确性,避免空谈理论。应试教育的理念应适时改变,成绩高低也将不再作为评价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应将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作为其教学目标,让学生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丰富单一乏味的教学内容

要丰富历史教学的教学内容,不要单一的对课本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对学生进行讲授,要将历史结合现实,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引发学生对当今我国或国际形式的分析与思考。另外,在历史教学中完全可以融入其他课程的内容,将历史教学与相关学科联系起来,老师可以拓展一些课外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要做到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并且理解历史内涵,并能以史为鉴。

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第一,突出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位置。教师应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来供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其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学习的能力,避免将老师本身的思维方式强加到学生身上,进而禁锢其思路,老师也应和学生共同讨论,一方面是起到了引导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督促了学生的学习。

第二,将先进的教学模式联系实际。将课本知识的讲授与先进教学模式的应用合理分配,合理有度的使用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

第三,正确对待多媒体等科技教学的重要性。多媒体引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过多的依赖将阻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汲取,学生将重点放在课件上而忽略知识所在。这就要求对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课件的制作尽量简单精炼、前后衔接密切,将多媒体与板书以及老师的讲授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充分践行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

三、结语

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树立合理的教学方法,历史教学中不仅做好教科书知识的普及,尤其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培养综合型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娟.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 中旬),2013(02).

[2]郑福联.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师角色定位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旬), 2012(12).

[3]赵曦.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1(05).

[4]付楠.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3(3).

[5]韩广聚.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0(5).

[6]张玖霞.试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9(15).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