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生物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016-03-01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中学甘肃定西743021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魏 国(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中学 甘肃定西 743021)



重视生物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魏国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中学甘肃定西743021)

摘要:生物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在中学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验,但由于各种原因,有许多生物教师却忽视了实验教学,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实验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 实验 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生物实验器材简便易得,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而且有着广阔的实验天地,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良好的意志、思维、观察等学习品质,对于学生持之以恒,打下科学研究的素质基础更是必不可少的。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求知和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一切机会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在组织兴趣小组时,除了安排一些常规的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外,还可进行一些有趣的探索性的小实验,如人体常见遗传性状统计、分析等,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去观察各类动物的行为,要求学生写观察报告,描述一些代表动物,如狼、猴、丹顶鹤的有趣习性及与形态结构的关系。另外,还可带学生到公园去,识别当地常见的植物种类、调查本地植物资源。这样的活动不仅极大程度的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的是考查人的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实验能力考查放在了显著的地位。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好实验室、实验的思维、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是我们落后地区实验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加强实验教学,让实验思想在教师的教学思维中生根发芽是我们教师自我改造的一个重大工程。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习生物学,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它们尽可能联系到生物学的学习实践当中,生物学科的特点是强调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平时的教学设计上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和新的科技成果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和思考接触到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每次考试考题中所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物学知识往往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许多实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变为自己的本领,掌握一 定的技术及实际工作的能力。例如通过做“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的课外实验,不仅使学生印证和掌握了有关理论知识而且还学会了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 从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首先,营造提问题的氛围、情景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一个好问的孩童,实验前引导学生从改进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方法等方面,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引发认知冲动,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如“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如按课本步骤进行观察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更不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因此,在学生实验前,教师问:制备淀粉浆糊时你是否有比课本更好的方法来缩短时间?水浴的温度不好控制,你想如何来控温?你能否设计一个同时探究温度、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影响的实验?┅这样的启发、引导,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的火花,结果同学们设计出:制好的浆糊不用完全冷却,只要在37。C以下即可,理由是完全冷却后再水浴浪费时间;制备淀粉浆糊可用温水;用手握试管法也可达到水浴的目的,并且好控温;水浴后不用冷却可直接滴加碘液。另外,有的同学问:“水浴的温度为什么要在37。C?”“浆糊为什么要冷却?”等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指导。其次,从某一知识点引发出探究性实验和实验后的再探究等方面提出问题,设计探究实验。

此外,实验教学不是每个都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的完成的,常常需要教师在课前试做,选择较好的材料、方法、步骤等,找出阻碍实验成功的问题。但如果将这些问题直接暴露在学生面前,可以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如“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循环”,我们放手让学生去选择小鱼观察,有的组用白色的金鱼观察,观察效果明显;有的组用红色的金鱼观察,效果不太明显;有的用鲫鱼观察,效果较明显;有的用湿润的纱布包裹小鱼的头和躯干,有的将小鱼放在玻璃上观察等方法都能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学知识的获得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观察具体直观的获得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有许多知识单凭课堂讲授是不具体的,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比较抽象,影响不深掌握不牢。比如“种子萌发的过程”、“根的向地性生长”等知识通过课外实验学生就能够直观的观察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获得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生物实验中,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全面观察动植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因此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是保证观察顺利进行的前提。这项工作应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2)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内容、步骤,指出观察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在学生开始观察前,教师要通过讲解,学生预习或者印发观察提纲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步骤、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观察中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重点突出,难点易克,达到预期的效果。

(3)要掌握与观察有关的基本技能。对生物现象的观察仅使用感官是不够的,往往要借助于各种观察用具和技能。

(4)要加强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可解一生之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是在观察活动中,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5)观察要有记录。教师要教会学生对观察现象和结果做认真的记录,并要对这些现象和结果,以及对观察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6)通过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和进行野外观察。学生在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中,通过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生态调查等,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培养了观察兴趣、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特别是野外观察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热爱大自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课外活动和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巩固和深化课内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课外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为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教学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第12话 完美生物
做个怪怪长实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