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演唱中的记忆

2016-03-01玉溪师院音乐系云南玉溪653100

关键词:歌唱者歌唱声乐

李 艳(玉溪师院音乐系 云南玉溪 653100)



论声乐演唱中的记忆

李艳
(玉溪师院音乐系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实践证明,记忆也是掌握声乐演唱技巧的关键,因为一切与歌唱活动有关的环节都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练习,不断完善,最终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声乐演唱离不开记忆。

关键词:声乐演唱 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是极其重要的心里活动。音乐记忆指在头脑中保存和再现乐音以及音乐的能力和过程,它和其他种类的记忆一样是一个反复感知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等活动。而这种活动在声乐表演中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一、记忆的种类

在歌唱艺术的学习中,主要有感觉记忆、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形象记忆、情感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几种记忆方式。

1.感觉记忆

歌唱发声的整个过程,就是歌唱者全身心运动的过程。在歌唱中,发音器官声带与喉结的运动、呼吸器官的扩张与收缩的运动、共鸣器官的开发与调节运动、口腔里唇、齿、舌、牙、喉等咬字吐字器官的运动、舞台上表演时形体与手势的动作、面部表情动作等都是由心理活动支配的生理活动。同时,这种运动也称运动记忆。

歌唱者只有在声乐艺术的学习和实践中,将心理活动的体验与生理上的感觉运动进行记忆,才能让唱歌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动作,这也是歌唱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把这种心理与生理上的记忆进行强化和巩固,才能进步。

2.听觉记忆

当人们听过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时,能在头脑里留下短暂的印象,并且很容易就记下来一个音乐主题,但是往往这种记忆也是暂时的,所以表演者一定要反复听、反复学唱,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比如自己在练声或者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能发现感觉最为美好的音色,这种音色与感觉又转瞬即逝,所以,歌唱者要记住当时发声状态、感觉、知觉和发声的音响效果,记住声音的音色、音量和元音的形象,要记住歌唱发声时的身体运动的具体感觉,并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强化。

3.视觉记忆

在歌唱艺术表演中,视觉形象记忆,可以帮助歌唱者获得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的表演技能。在声乐表演中,学习者从优秀歌唱家那里观察来的呼吸、表情、台风等的体会与模仿便是视觉记忆的成果,所以,歌唱者应该多在生活中吸取养分,运用于声乐表演中,为以后的艺术创造提供丰富的生活依据和创作源泉。

4.形象记忆

所谓形象记忆就是以感知过的人、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都是形象记忆的来源。

例如歌曲中人的形象(面貌、性别、年龄等),事情的形象(时间、地点、情节、发展等),物的形象(特征、属性)等,对于这些形象的记忆,可以用不同的感知觉去获得。对人物形象的面貌、性别、年龄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通过内心视觉形象的记忆,还可以通过听觉声音形象的感知,或是苍老的老头儿的声音,或是刚劲明亮的小伙子的声音,或是温柔甜蜜的美丽姑娘的声音,以及清脆的声音、柔和的声音、爱抚的声音、圆润的声音,或是浑厚的声音等等。

以上这些记忆都是属于声音色彩的记忆,对于声音色彩的记忆也是对人物的形象记忆。

5.情感记忆

情感记忆就是曾经体验过的某种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情感记忆能长久地保留在头脑中,不易忘记。因此声乐表演者在平时应多注意情绪记忆的积累,这种情绪包括“喜、怒、哀、乐、悲、恐、惊”等。

例如,歌词是直观表现情感的,而且具有情感的逻辑性,整首歌词是一个完整的情感线,抓住这条情感线,歌词就容易记忆了。

6.逻辑记忆

逻辑记忆是以概念或规律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不是保持具体形象,而是以事物性质、关系,以及事物发展规律等方面为内容,并且通过语词表现出来。逻辑记忆在教学时间和艺术时间中是很重要的。在技能训练时,运用语言器官唇、齿、舌动作规律进行咬字与吐字的技能记忆,运用呼吸器官口、鼻、气管、肺、横隔膜与腹肌运动规律进行呼吸技能记忆等。在演唱时,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都需要情感的发展逻辑进行记忆。特别是对歌词的记忆,运用逻辑记忆效果最佳。

二、记忆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

1.记忆是歌唱艺术实践的重要保证

记忆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歌唱者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认识、动作到复杂的学习、演唱,都离不开记忆。所以演唱者对发声技巧、歌曲内容、歌曲情感、练习过的表演动作等都应加强记忆,可以说学习歌唱的整个过程都不是不断记忆的过程。记忆的好坏,对学习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运用。只有通过记忆,才能量歌唱方法与艺术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运用。它是熟练技巧、形成正确习惯的前提,是歌唱艺术实践的重要保证。

2.记忆有利于塑造音乐艺术形象

音乐记忆是声乐表演者保持音准、稳定音程关系、明确调式调性、规范速度的先决条件,它有利于塑造整体音乐形象,因为声乐只是音乐中的一个种类,同样是一种时间的听觉艺术。时间是流动的,流过去的就不会倒流。发出的声音完成它规定的时值以后就消失了,过渡到新的音符或休止符,但音乐是有组织性的,音和音,前面的音和后面的音均存在有规则的、有机的联系。如果对前面的音失去了记忆,后面的音就失掉了标准。对音乐表演者来说,更为可怕的就是找不到主和弦,因为有些歌曲中间是没有伴奏,如果没有记下音准和音程关系,或者乐感不是很好,很可能就会跑调。所以归结起来,音乐记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音乐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

3.记忆有利于歌唱技巧的掌握

记忆可以储存多种歌唱模式,为进一步加强练习、掌握新的声乐技巧、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奠定基础。没有记忆的作用,不但高难度歌唱技巧难以完成,就是一般初级技巧也难以掌握。作为表演者要反复思考、揣摩,才能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正确的歌唱方法。

三、演唱记忆的培养

1.增强歌唱者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对歌唱艺术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是歌唱欲望产生的心理

基础。歌唱者首先要强烈的歌唱愿望,才能激励自己积极主动、全身心、由衷地歌唱,并激发自己的歌唱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头(思想智力)、心(内在的感情)、身(歌唱的各种器官)都投入到歌唱状态。

在记忆的分类中讲道,有一种记忆叫情绪记忆,而强烈的欲望更能调动身心的积极性,很容易使大脑皮层

及神经系统产生兴奋,在兴奋的中枢神经传导下,歌唱的生理器官会做出积极反应,就会显得对学习声乐演唱有着浓厚的兴趣,更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丰富和充实歌唱者的知识与经验

知识与经验积累越多,形成的联系就越容易,理解得就越深,记忆也就越快。歌唱者了解、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能全面、深入、细微、准确地解释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创造性地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思想。因此,歌唱者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指声乐理论、音乐史论、音乐欣赏、作品分析、视唱练耳、钢琴伴奏等。歌唱者的修养也体现在科学的思想方法上,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客观地认识、分析歌唱发声训练中的规律、矛盾,无形当中记忆则在提高。

歌唱与发声的记忆力差异,标志着一个演唱者或学生的聪明度。很多歌唱家、歌手、学生的记忆力都非常好,全世界有很多歌唱家,不仅对繁多的演唱技巧记忆扎实,而且对每首歌曲的各种表现也记得清清楚楚。很多优秀歌唱家在个人独唱音乐会中,极少出现纰漏。很多戏剧艺术家、舞蹈艺术家、说唱艺术家等等,在舞台艺术实践中记忆扎实,一字一腔、一招一式都无差错。钢琴家鲁宾斯坦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指挥家爱德华.凡.雷莫泰说:“你可以在午夜唤醒鲁宾斯坦,请他演奏38首主要的钢琴协奏曲中任何一首,钢琴家之中只有他能办得到。”因此,对于演唱者来讲,应在日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多注重自身记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取得演唱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歌唱者歌唱声乐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歌唱的基本素养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初探歌唱者演唱中的技术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