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2016-03-01康燕燕武山县第四中学甘肃武山741306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能力思维

康燕燕(武山县第四中学 甘肃武山 741306)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康燕燕
(武山县第四中学甘肃武山741306)

摘要:本文作者从创新性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对数学教学的总结反思和完善三个部分出发,探讨了在初中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当前,各种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逐渐增加的同时,社会对于人的知识储备和整体素质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要求人应该具备高知识水平和良好的创新能力。而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教育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如何提高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1]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和创新能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机器化和工业化固然重要,然而如何更好地运用好机器、工业甚至资源和资本,都有赖于人的创新能力。人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人的知识储备、具备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单就发明专利数量而言,中国虽然科研人员的人数众多,然而专利数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且质量水平较低。新华社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参与科学探究的比率低于百分之三十,对科学创新也不知道如何实施,这样的情况是很严峻的,这显示了我们国家在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培养中没有重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对我国国情而言,刻不容缓。[2]

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我国传统教育却往往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不够重视实践,重视教师的教程教案而不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而系统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却极度缺乏。“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而初中教学在对于青少年整个的接受教育生涯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而研究表明,在十几岁的年纪,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逐渐提高的,而在接受教育的条件下,对于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帮助也是显著的。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并且初中生在创新创造这方面比起成年人有着更大的主动性和兴趣,因此,通过初中课堂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起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有益的自我探索式学习,积累科学知识,不把课本和教师当成绝对的权威,而是主动思考科学知识的由来,对知识有一个深入的探究,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脱离基础教学,空谈创新能力毫无意义。

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习数学有利于学生对于现实世界的把握和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拥有自己思考形成的一套方法和准则。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脱离那些被固化的解题模板,从本源出发,发散思维,通过思考、实践、交流探索来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索,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脱离基础教学,空谈创新能力毫无意义。初中数学的基础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任务。

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对策

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比如说“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较强,一方面会导致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会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解题技巧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也会更注重对于试卷上题目的解答能力和卷面分数高低,而忽略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另外,教学内容的简单化和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也使得对于探索式学习的进行遇到阻碍。课堂教育中灌入式的教学方式和大量习题的运作量,以及对于作业和考试的重视远远大于对知识本身的渴求,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反而是被动接受。这样的现状需要改变,除了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要:[3]

1.加强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需要教师树立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意识到自身社会责任和保持良好的道德。除了单纯的技巧教学,不照本宣科而是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方式,多角度发散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材对于课堂教学起的是基础性作用。要运用合理科学的教材,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另外是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的运用,也要有科学的方式,将实践和课本理论有效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3.创新意识不仅仅只是“意识”,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合乎逻辑的思维发散。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起对创新能力的正确认识。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要做的是思考,敢于质疑权威、批判传统,培养起科学的意识,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4]

4.实现教学的创新模式,发展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课堂和课下的创新氛围,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发展创新素质,实现教学组织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从实际出发,结合科学合理的创新模式,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古希腊学者将数学视为哲学的起源,在我国古代也是六艺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在初中阶段教授的基础数学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和社会生活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加强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显得愈发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自身学问能力的提高,在教授方式上也要更趋向于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地“听”,更能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探索。提高对于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喜爱,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数学、理解数学并能将数学能力正确运用起来。

参考文献:

[1]许义.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高悠.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李长君.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09).

[4]李明树.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2015,(01).

猜你喜欢

中学生创新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