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有效激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思路

2016-03-01朱晓峰吉林省四平市八一希望学校吉林四平136000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小学生

朱晓峰(吉林省四平市八一希望学校 吉林四平 136000)



浅析有效激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思路

朱晓峰
(吉林省四平市八一希望学校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教育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开展好课堂教学,将对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产生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过多的将重点和注意力放在了知识的宣贯上,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数字”,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关注,可以说学生接受了教学,却不能说受到了体系化的“教育”。学生只会“应对考试”,却无法有创造的参与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本文拟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缺失状况入手,结合相关要求,从而探索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一、引言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学科价值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拓展发散思维。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会思考、善发问,启发学生的多元思考。评判教育是否“达标”的重要并不在于简单的数字,而是学生会不会质疑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不同于语言学科,其是通过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养成必要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尤其是图形题和应用类题目,更是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来解决。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缺失状况分析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传授上,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讲解数学概念、相应的数学公式、主要定理等等,老师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数学考试的成绩,忽略了向学生讲述这些问题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只知其一”,并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应用好所学内容。数学教学只做到了结论教学和知识普及,并没有做到其应有的“思维”教学[1]。

而对学生来说,受固化课堂教学模式影响,其更关注的是“客观数字”,或者是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并没有考虑过这些知识点的来源。比如在“四舍五入”这一数学知识点的应用上,学生只知道“小数点后最后一位大于等于五就递进,反之则舍去”,而在数学应用题中,这一知识点在客观应用上,需要作出调整。比如:“总共22人需安排乘车,每辆车可容纳7人,总共需要安排几辆车?”如果按照四舍五入,就是3辆车。但实际上,应该是4辆车,因为在实际问题解决上,应该考虑到客观应用。如果学生只是死板的应用知识点,那么教学不仅没有价值,更是远离了其本来的方向。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相关要求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质上是希望通过开展教学,学生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依然”。学生不仅对知识有认识和理解,更能对该知识点是如何的来,并且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是否存在相应应用要求。只有对所学内容认识到这一步,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更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做到:

一方面,让学生敢于“质疑”。质疑是一种精神,任何质疑都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基础之上的所进行的思考,而小学数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对讲解的内容进行发问。如果学生不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其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认知。鼓励学生质疑,事实上是鼓励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基础和前提就是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另一方面,整个教学活动突破“条、框、格、列”的约束和限制。创造性思维实际上就是不拘泥于当前的定论,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理解,进行适当创新。想要达到创造效果,就必须突破固化的格式。以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存在个人问题时,一些老师就说:“这些是标准答案,理解不了,就死记”,这实际上是一种固化教学思维[2]。

四、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思路

1. 转变教学思路,完善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

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注意多总结,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让学生“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发散,实际上是一种有计划、问题有设置、思考有总结,过程有指导的系统化教学。小学生由于知识有限,问题思考深度也有限,因此,老师要认识到所有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都是一种引导下的教学,通过将以往的教学主导,转变为教学引导,进而达到小学生培养目标。

2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改善奖励机制

客观的讲,一些学生信心并不充足,害怕说错,害怕被批评。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怕讲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认知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质疑,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重要前提。而质疑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加深学习印象的过程,更是对数学学习从理论认识深化到个人认识。此外,要改善奖励机制,以往评判学生学习状况时,通常以客观的数字作为评判依据,这是限制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障碍之一。因此,要形成“试卷考核加平常课堂表现”并重的评判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上来[3]。

3. 结合现代教育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积极性

如今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已经成为教学发展创新的重要辅助,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更需要巧妙借助。教育手段的融入,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创新发展,更是对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比如以往在讲解“迎面相遇问题”时,很多学生只有依靠想象来理解,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这些。通过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极大丰富,学生感觉数学教学更为有趣,其参与的积极性更强,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被有效激发。

五、结语

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只掌握了知识,但不会应用知识。随着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开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为数学教学的方向和重点。只有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而这更是当前教育方式改革的客观表现。有效变革小学数学课堂,从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了“载体”和“园地”。

参考文献

[1]张艳.论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时代教育,2012,22:71-73

[2]任洪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作家选刊,2014,9:46-52

[3]吴园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J].考试周刊,2015,21:71-75

作者信息:

朱晓峰,男,1977年7月,汉,吉林省四平市,大专,一级,吉林省四平市八一希望学校,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