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2016-03-01孙韵清山东省郯城县职教中心672100

关键词:挫折教育心理教育学习兴趣

王 丽 孙韵清(山东省郯城县职教中心 672100)



浅析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王丽孙韵清
(山东省郯城县职教中心672100)

摘要: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科学实施,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狠抓落实,提升水平,创建特色,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

关键词:心理教育 学习兴趣 挫折教育

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2002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应该说,职校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但是现在的学生爆粗口,打架现象比较普遍,校园内暴力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所以心理教育势在必行。职校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生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职校生的身心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职校教育阶段是职校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生心理问题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1.学习没有目标。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兴趣不高。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3.学习习惯不良。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坐不住,不知道怎样学才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

4.厌学现象比较普遍。现在职业学校也和义务教育差不多了,基本不用交学费,但中途还是有很多学生退学。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情感方面

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变化。

1.情绪自控力弱。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也是逆反心理最强的时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

2.社会情感冷漠。在初中阶段老师关爱的“阳光”照耀到他们的时间不仅短而且热量少。国外心理学者指出:在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无动于衷,缺乏活力,漠不关心,这在职校生中表现更为突出。

3.挫折忍耐力弱。一些职校生稍遇挫折,就觉得受不了,产生“还不如死了好”的厌世心理。我现在着重进行挫折教育,给他们不小的阻力,但又让他们不对生活失去信心。

4.情绪体验消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进入职业学校,等于是成长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职校生的心理压力增大,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体验。

三、个性方面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总的来说,容易出现下面几种问题:1.缺乏理想和追求;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3.人格尊严受到损害;4.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

现代医学证明,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学校和老师,我们都有责任培养学生成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全,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培养。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1.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要爱岗敬业,要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奉献意识。要有引导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知识的与人意识;要理解、关爱学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才能将自己暗含的情感微妙地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并使其转化为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力量,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建立心理辅导站。我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老师担任辅导员,对有必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现状,了解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的根源,从而加以正确的诱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并非都是思想品质问题,而更多的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又能通过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多数学生是可以转变的。

4.搞活校园文化。营造一个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生艺术文化体育活动,通过趣味性、艺术性和互动性来正确引导学生,起到激活其创造潜能,认识到自我价值和他人协作、沟通的实效,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

5.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教育者不能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力,而是应该积极调动、利用这股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作出合理化配合学校教育的建议。

总之,职教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因为,职教学习时期是职教生心理成熟时期,是人格趋于稳定的时期,也是心理教育最佳时期。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努力开创心理教育的新局面,把职教学校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心理教育学习兴趣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