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音乐倾听能力的培养

2016-03-01邓海霞张立萍舒兰市青松中心校吉林舒兰132600

关键词:音乐游戏倾听氛围

邓海霞 张立萍(舒兰市青松中心校 吉林舒兰 132600)



浅谈小学生音乐倾听能力的培养

邓海霞张立萍
(舒兰市青松中心校吉林舒兰132600)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想要理解音乐,最重要的是倾听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学唱、律动、欣赏音乐作品、音乐游戏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听觉体验。因此,培养学生有效倾听习惯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音乐教师的长期努力,不断探索寻求有效方法的过程。

关键词:倾听 兴趣 情境 氛围 音乐游戏 生活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是有效课堂开始的前提。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音乐知识。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教师根据音乐教学目标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音乐教学内容,经常会借助音乐(课内外的)、乐器(生活中的乐器)、图画、头饰、童话等各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接近生活的真实的生动的音乐情境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使学生进入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从而带学生进入倾听的佳境。例如:二年级音乐《叮叮咚》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老师准备了大部分同学都没见过的铝板琴,还有学生自带的为歌曲伴奏的小乐器如:碰铃,小鼓、铃铛、小电子琴、沙锤、塑料瓶一个、玻璃杯或瓷杯、铁勺或瓷勺等。这些小乐器成了音乐场景,让学生感觉马上就要开始一场音乐会了,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随便唱一首歌曲由教师演奏铝板琴和玻璃杯琴来伴奏,这样更是激发了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在这样的音乐情境中,音乐课堂变得轻松而自然,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音乐。学生在感受了音乐的同时,人格情操也得到陶冶。这种音乐与生活的结合,是学生身临其境,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小乐手了,感觉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的存在,对音乐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从而自主的融入倾听的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

要想将学生引入倾听的佳境,必须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我很关注每位学生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在下午的两节课,学生们经过上午的文化学习以及中午的活动,都已经处于稍微疲惫的状态了。上课之前我会请学生稍稍闭上眼休息一下,或者讲一些有趣的小段,或者做些安静的游戏,让学生的心静下来,保持情绪的稳定。如在听赏和跟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中,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放出妈妈熟睡后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正在帮妈妈盖被子的场景。电脑解说:”小南帮妈妈盖完被子后,觉得做了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想着想着就哼起了歌儿。”接着放出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在轻柔、宁静的环境下欣赏完第一遍歌曲《唱给妈妈 的摇篮曲》。 接着,我让学生都伏在桌子上,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想象自己在玩耍回家以后,看到工作回来累倒后熟睡的妈妈,你会怎么做?会不会大声的叫醒妈妈给自己做饭,要东西吃,会不会在家里拍皮球、大声唱歌等。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柔和的旋律,深情的歌声,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音乐的情境,感觉到了妈妈为了自己的成长在辛苦的付出。听完后再回答问题,把刚才的感受和想法都说出来,学生们踊跃发言,举手非常积极,倾听的效果明显提高了。这是一首慢歌,小学生都喜欢旋律欢快的歌曲,通过刚才的聆听,接下来学唱歌曲过程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三、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参与音乐游戏。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每一次活动,以游戏为中心,激发学生各种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宽容体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中学会倾听。例如:在三年级的音乐剧《小猫钓鱼》中,首先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然后请同学复述了故事,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已经被编配成音乐剧,同学们想不想来演一演。我出示了四副图画并且都配上了音乐:第一副图画是猫妈妈带着小猫妙妙来到了小河边,小河边有漂亮的蝴蝶、蜻蜓在飞,还有小花、小草。妙妙把鱼竿放在河边在玩耍。第二副图画是猫妈妈已经钓其了好几条大鱼,妙妙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感到很苦恼。第三幅图画是妙妙正在和妈妈一样专心的钓鱼,旁边的蝴蝶和蜻蜓仍然在飞来飞去。第四副图画是妙妙已经钓上来一条大鱼,猫妈妈正开心的对妙妙竖起大拇指。听完这四段音乐后,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将与图片配对的音乐找到,如欢快、悠扬音乐与第一段小猫三心二意钓鱼配对,唉声叹气、遗憾的音乐与第二副图小猫苦恼配对,欢快又很正气的音乐与第三副图小猫一心一意钓鱼配对,第四段中“强”的部分正好像是第四副图中猫妈妈在表扬小猫。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故事,学生们听起来非常的认真。然后让学生根据每一段音乐的特点来编排音乐剧,学生分成四组,根据音乐的内容自由选择道具,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进行排练。同学们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同,他们都相互配合着,尽情的演绎着。

四、以生活中的场景为铺垫倾听音乐。

音乐也是源于生活的一门艺术。将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到音乐中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促进学生感受美与体验美得能力。如在五年级的欣赏《森林狂想曲》中,乐曲由三个不同的主题旋律伴着多种自然声音组成的音效交替而成,乐曲开始由弱到强似由远及近的鸟声、蛙声……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热带森林。随即奏响的第一主题节奏明快,旋律跳跃,似森林深处的溪水、山泉,紧接着曲笛和小提琴轮流奏响主题,虽然一中一洋,但不感到异样,配以轻快的伴奏配器,似乎带有一丝喜悦的感觉,似乎是一个热闹的开场白。学生可以听听各种大森林的动物,合着曲子有节奏地叫着,还有蛙的声音。感到一场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笛子、小提琴与腹斑蛙、中国树蟾,白腹秧鸡、褐鹰鸟、山飞鼠等20种声音对唱,山中精灵也疯狂舞动等。乐曲发挥了乐器的模仿表现力,生动的描绘了大森林的早晨万物复苏的热闹场面以及欢乐愉快的音乐会等情节。我所教学的地方时农村,当第一次聆听乐曲的时候,一开始就有很多学生在小声说,“这是什么虫,什么鸟的叫声”,因为这是他们每天早晨都能听到的熟悉的叫声。乐曲欢快,通俗易懂,学生们一边听一边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还一边忍不住律动,从而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我的音乐教学中,始终把“听”放在第一位,我认为只有听好了才能唱好,才能演好,才能玩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倾听状态,我力求做到学生的每一次倾听都是自主的,而不是被动的。学生只有自主的“听”,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真谛。

贝多芬说:“音乐要用心灵去听,用头脑去感觉。”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想要理解音乐,最重要的是倾听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学唱、律动、欣赏音乐作品、音乐游戏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听觉体验。因此,培养学生有效倾听习惯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音乐教师的长期努力,不断探索寻求有效方法的过程。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倾听氛围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