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

2016-03-01吴晓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家学校初中部辽宁盘锦124000

关键词:动手能力初中信息技术

吴晓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家学校初中部 辽宁盘锦 124000)



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

吴晓磊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家学校初中部辽宁盘锦124000)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基本特征,从教学素质准备、教师的作用、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手段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动手能力

一、引言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其中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我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初中生可以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更好的理解我们生产生活的全面。随着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该项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上立足生存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其与实践生产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因此,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传统的教学只是一味的讲解相关知识点,由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相对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但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需要有更加符合学生动手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1]

二、教学对象分析

现在的初中生一般年龄结构在13至16岁之间,他们在性格方面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一旦出现他们比较反感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他们将产生很强的逆反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抵触情绪较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更不用说了,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他们在家都是掌上明珠,都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小太阳,其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社会独立性较差,不能一个人完成相关的工作和任务。然而与之相反,按照他们的兴趣点,实现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主动学习,积极思想,拓展创新,这些的教学引导作用更加有效。基于这一思想特征,传统的课堂理论讲解加上课后的练习将不断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其思想抵触情绪,降低教学效果,而笔者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点,积极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保证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翻转教学方式是更加适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的教学方法。

三、学生动手课堂的构建

1.动手课堂素材的准备需要结合现代应用实际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动手课堂的素材时,需要对相关的素材进行有效梳理,教师要保证教学素材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知识点相匹配,可以有效的保证学生在探讨学习素材的时候可以实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这就是保证设置的素质任务与教材中的教学知识点相吻合。其次,需要保证素材案例的时代性。例如,辽师大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材中关于认识EXCEL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为教学的实际案例,这样的案例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可接受性较强。

2.注重教师在动手课堂构建中的作用

在初中信息技术动手课堂的构建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教学主体,学生进一步升级成这一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学素质和任务分配给学生之后,他们就开始分组探讨、实践操作相关的教学任务,在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时候可能走上一些弯路,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点拨和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一种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实现这一作用需要教师对相关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这将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细致全面的认识教学内容。例如,在辽师大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有关于PPT插入图片的教学内容,教师将设置的教学任务可以是对现有的PPT课件进行相应的改版。在机房里,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然后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指导学生分步操作,当学生出现操作卡壳的情况,经常出现卡壳的地方就是,学生不注意图片的格式,PPT不识别很多格式的图片,教师要及时指导,使其完成相关的操作步骤。

3.教学突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征,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不断突出他们实践与理论结合,这也是动手课堂构建的主要解决思想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带到计算机机房之中、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突出学生学习所需要具备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机房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一些实际的问题和案例分析。例如,辽师大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关于WORD操作教学中,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符号、公式、拼音的使用。教师在讲解完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学生还需要到机房进行实践操作,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在WORD软件里可以迅速找到符号、公式、拼音等按钮。[2]

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是动手课堂构建有效途径

现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提升改造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技术实现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例如多媒体课件,微课程,电子书包等等,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得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形象、具体、生动。由于初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比较喜欢这些网络、电子产品,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入这些网络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无味的概念等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教学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进一步得到培养和训练。例如,辽师大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材中关于网页的美化,这一部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配合多媒体课件的讲解,将相关的界面使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五、结语

由于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相对内容比较简单,教学知识实际操作性较强,就是日常生活中学生在家里上网,用电脑进行遇到的问题,这些内容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从教学素质准备、教师的作用、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手段应用等多层次构建信息技术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的课堂,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2007,05: 95-99.

[2]李妙妍,张凯,张悦,等.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A].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ASRI-ITED 2011),2011,09:127-128.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初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