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评价,也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2016-03-01邓玲丽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福建漳平364400

关键词:导向性读书笔记书香

邓玲丽(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漳平 364400)



家长评价,也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邓玲丽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福建漳平364400)

《语文课程标准》明文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势在必行。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督促和评价体系,“提倡”和“要求”最终成了空谈,课外阅读终究难以走出画地为牢的局面。如何运用评价机制,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就成了摆在各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由于课外阅读是一种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开放式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课堂上有限的评价就显得“僧多粥少”了。久而久之,一些可能被忽视或还未尝到阅读甜头的孩子,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厌恶的心理。更严重的是,如果因为老师一再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或强制性地要求孩子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些孩子就会对阅读产生惧怕心理,甚至产生应付老师和家长的现象,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这时,课外“亲子共读”的阅读形式就及时地补充了进来。课余,家长们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陪同孩子阅读的家长最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这样一来,家长及时的评价就填补了教师有限评价产生的的“空白”,将评价的激励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下面,我想就一年来,本人在“书香家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影响”这一市级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点滴收获,谈谈家长的评价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

一、激励性评价,促使孩子乐于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天性好动。怎样让孩子静下心来,走进书香弥漫的世界,与经典有约,与名师对话,这不是一日之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才能让他们想读书、乐读书,并且兴趣盎然地投入阅读,读出自己独特感受。于是,家长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就大大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看了国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出国昀看书时的态度非常认真,对书中所讲的内容印象十分深刻。他看书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故事情节,还特别注重积累……”

这是我班熊国昀的家长在孩子的读书笔记上的一次“阅读点评”。 熊国昀平时爱看书,看书时也很认真,并且注重积累。不难看出,在写这则“阅读点评时,家长正是从孩子的阅读态度入手,采用了这种激励性的评价形式,让孩子看到了父母对其阅读态度的肯定。正是这样的评价,更加激发了孩子阅读的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每次表扬都好像给他们注入了兴奋剂。孩子从中感受到鼓舞,并从中获得动力。

二、导向性评价,引导孩子学会课外阅读

“与好书相伴可陶情益智,汲取正能量。“

“好书是最珍贵的精神营养,能提高一个人的素养。“

“人的一生,必须与好书长相伴,直到永远。”

这是班上蔡锦芸的家长在孩子的读书笔记上写下的“感言”。他用简洁的几句话在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让孩子养成从小爱读书的好习惯。

“你读得很认真,也读懂了故事讲了什么,很好!但阅读的速度太快,除了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外,没有细细地去品味文中的词句。希望你在以后的阅读中,能仔细品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并通过查找字典,求教老师,上网查找等方式,争取把文章读懂,并能活用好词,使得阅读的意义提升一个层次。”

这是班上王师晗的家长在和孩子一起阅读后,给孩子的阅读评价。结合平时孩子的阅读表现,我清楚地知道这位家长给孩子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这位家长在评价中肯定了孩子端正的阅读态度的同时,还指出了孩子阅读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孩子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阅读要求。

综上两种导向性的评价,前一位家长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导向,这种导向性的评价对于孩子形成正确、良好的阅读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种导向性的评价,不但对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习惯、以及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导向性的评价,既能让学生在激励中身心愉悦,又能让他们在评价中探究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方法。

三、平等性评价,激励孩子爱上课外阅读

“黄希,你的读书笔记记得不错,能把握文中的亮点。和你一起读这一章节,我感受较深的是:关羽主动请战枭雄。其中袁术只看身份,看低关羽才能,而曹操敢于相信关羽,不愧为大将之才……”

这是黄希妈妈和黄希一起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某一章节后,在孩子的读书笔记中写下的“共读感受”。在孩子的读书笔记中,家长不仅肯定了孩子的阅读收获,也和孩子一起交流了自己阅读时的感受。这种家长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做法让家庭教育变得轻松而高效,远比那种气得举起巴掌,孩子吓得战战兢兢的教育要来得有效。

在这样的“亲子共读”过程中,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着阅读的全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这样的共读形式,让孩子真正爱上了阅读。

“常看书,爱看书,是你的好习惯。和你一起阅读的方式值得提倡。怎样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是你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叶晟宇家长的“共读感言”

瞧,在这位家长的平等性评价中,一是表扬了孩子常看书,爱看书的好习惯,二是肯定了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期盼,三是对孩子今后的阅读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一年来,在我们学校的特色教育“书香校园育学子,经典诗书谱人生”的氛围下,我努力寻求打造高效的课外阅读策略的同时,力求采用“亲子共读”、家长与孩子共同书写“阅读感言”、“餐桌交流会”等不同的形式,让家长深切感受到书香家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影响,感悟到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家长示范作用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一年来的做法证明:家长的评价,也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猜你喜欢

导向性读书笔记书香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基于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书香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