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建立的方法与技巧

2016-03-01张润芳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中学云南大理州671021

关键词:物理教学中学概念

张润芳(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中学 云南大理州 671021)



论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建立的方法与技巧

张润芳
(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中学云南大理州671021)

摘要:物理概念是从客观事实和物理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反映其本质属性和特点的思维方式,是形成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律、探索物理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 物理教学 概念 方法

本文从在探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的内容和原则的基础上,就“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建立的方法与技巧”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力求提高概念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的内容

1.物质的基本属性

在中学物理中,学生需要掌握质量、密度、沸点、电阻等描述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理解、记忆等思维能力,为物理学习与研究奠定基础。

2.物质的相互作用

力、功、机械能、电流、电压、速度等概念,体现的是物质内部的运动规律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概括、总结等思维能力,并帮3.物质的物理现象

声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等物理概念,不仅描述物理现象,还阐明产生现象的原因、条件及规律,培养学生的理解、推理、运算、反思、创新等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严密的科学世界观。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的原则

为了提高概念教学效率、完善学生概念体系,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1. 趣味性原则

概念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师一定要本着趣味性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概念学习与构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帮助学生快速学习概念知识、建立概念体系。

2. 启发性原则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概念建立的过程,也是思维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启发性的原则,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概念的建立奠定智力基础。

3. 顺序性原则

物理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在概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本质到推理,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物理教学规律来构建概念体系。

4. 实践性原则

物理是研究客观世界的学科,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概念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构建起科学严密的概念体系。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的技巧

1.概念引入的教学技巧

(1) 问题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路,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尽快参与到概念学习当中。例如,在讲“浮力”的概念和规律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在生活中见到的能浮在水面的物体有哪些?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大家能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总结产生“浮力”现象的原因及条件?通过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于“浮力”概念的兴趣。

(2)情境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歌曲、影片、故事等方式,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投入到概念学习与探索当中。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概念时,教师就给学生播放了生活中常见的体现“摩擦力”的视频,并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内容,尝试总结产生摩擦力的原因、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及改变摩擦力的方法,并引出“摩擦力”的概念。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概念教学效率。

(3)实验引入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引入概念,用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引入“压强”的概念的时候,教师就用将生活中常见的“挂钩”吸附在光滑的黑板表现,并悬挂上一定重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挂钩与黑板的贴合情况及承重情况,并思考为什么挂钩和黑板能够紧密结合并承受重量,让学生带着对于实验结果的好奇和兴趣进行概念的学习。

2.概念形成的教学技巧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技巧,帮助学生完善概念体系:

(1)直观展示 概念具体

教师利用现场演示或视频演示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用直观的事实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强学生对概念的观察、理解和记忆能力。例如,在讲“杠杆原理”的相关概念的时候,教师利用剪刀、镊子和羊角锤来进行杠杆原理演示实验,让学生将头脑中的“支点”、“力臂”、“力矩”等抽象的概念对应到具体的物质当中,变抽象教学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完善概念体系。

(2)类比分析 概念清晰

类比分析既是推理判断的常用方法,也是建立概念的有效途径。教师利用类比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推理等能力,帮助他们迅速建立概念体系。例如,在讲“重力”的概念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将其与之前学过的“压力”进行类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与记忆,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发现本质、探索规律的能力,对于建立概念大有裨益。

(3)循序渐进 概念联结

在中学阶段,很多概念之间既有着显著的区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在利用类比分析法帮助学生区别的同时,也要发掘其中的内在联系,形成物理“知识链”,建立概念体系。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学过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射”、“光的反射”等概念,初步构建了光的概念体系;到了高中阶段,又学习了“光的衍射”,学生只有将这一系列“光”的概念整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光的概念体系,才完成建立概念的全过程。

3.概念巩固的教学技巧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讲解、对比与总结,建立了中学阶段完整的概念网络。然而,如果要真正达到概念的建立与完善,还需要学生对概念进行反复巩固与应用,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践中完善概念体 系。例如,为学生设置综合性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再比如,鼓励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概念体系。

结束语:综上所述,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提高概念教学效率、推动物理教学革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永强.高中物理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专辑),2011.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中学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在多解中学创新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