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

2016-03-01夏卓群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关键词:专业学位实践能力

夏卓群(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6)



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

夏卓群
(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本文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从优化课程教学、突出工程实践、建立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等方面研究全程提升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信息类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本文为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YB06)资助。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2012年继续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2.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

大多数高校已有多年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经验。现转型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数都带有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影子,教学中仍然没有脱离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信息类全日制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本文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1.完善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企业对专业学位硕士阶段的能力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发挥学院研究生教育特色,完善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优化课程设置

(1)加强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效果

根据信息类学科的特点和研究生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专题研讨式、启发式、参与式、学术讨论式、现场研究以及案例教学等。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标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多进行IT技术实践操作,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优化IT专业课程设置解决专业基础实践提升的问题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是主体,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是培养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3)优化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教学模式。

针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根据信息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搭建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若干门核心课程平台,专业方向均按信息技术的一个主流应用技术设置,如网络与智能技术方向、软件开发方向、企业信息化方向、信息安全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等。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软件工程、高速网络原理、软件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集成、中间件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对抗与安全等课程。

3.提升实践能力

全面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实践环节的力度是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生源与有工作经验生源的差距的主要手段。研究建设学校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工程实训平台、研究生科技基金以及开展各种科技竞赛等,注重吸纳和使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联合培养基地。积极推进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IT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从而加深研究生对职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其职业能力。

实践环节的设计及实践平台的建设,实践教学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形式包括体验式训练、实务训练、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联合培养IT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4.论文评价改革

(1)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IT技术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新软件、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应用基础性研究等。学位论文选题开始时间应不迟于第二学期末,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当论文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时,自行安排中期检查研究报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须经同行专家评阅来鉴别其是否达到了所申请学位的学术水平,合格者方可组织答辩。通过学位论文工作。目的是为了增强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评价指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研究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与学术性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该有区分,所以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合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价、质量保障体系。在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方面,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要结合教育部各种不同学位类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最新下发的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有关要求,根据IT技术要求与行业结合、知识更新快等发展的特点,制定并完善与学科相应的学位论文评价指标。

三、小结

本文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突出实践能力,根据社会对信息技术高级人才的需求来探索和实践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1.全面、系统的研究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2.突出专业实践对全日制学位研究生能力的培养。3.强调信息技术发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O):l-7.

[2]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2-48.

夏卓群,男,1977年生,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实践能力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