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引路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活动中趣味元素的引进

2016-03-01浙江省云和县赤石乡中心小学浙江丽水323607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音乐

林 婷(浙江省云和县赤石乡中心小学 浙江丽水 323607)



趣味引路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活动中趣味元素的引进

林婷
(浙江省云和县赤石乡中心小学浙江丽水323607)

摘要: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则需要采取一定教学措施提高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兴趣及积极性。在当前小学阶段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应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兴趣,这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学水平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本研究以下结合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来浅谈趣味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引入趣味元素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整体音乐教学效率与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 趣味元素 趣味教学

一、引言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当前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注重除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外[1],还需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因此,这对目前现有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注重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而且还需要注重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从而以满足素质教育政策实施初衷。在当前教育活动中,任意学科教学课程的开展,教师均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与引导,这是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关键,因此,有必要借助趣味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与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引进趣味因素的重要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音乐技巧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以期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正处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殊成长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给音乐教学活动带来了难题,由此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2],更不能使其掌握一些音乐技巧,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体音乐教学效率与质量,因此,有必要引入趣味因素来激发学生集中注意力且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且有效传授学生们一些音乐技巧,由此大幅度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与 效率。

另外,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入一定趣味因素是一种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的重要教学措施,使得学生在引入的趣味因素下而喜欢上音乐教学,使其在这样的音乐教学环境中快乐学习音乐、感受音乐魅力,由此以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以及提升音乐欣赏能力,这对于提升整体音乐教学质量与水平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趣味因素的引入策略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入趣味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技能,而且还激发了其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兴趣,由此更好地培养其综合素质能力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作用,这对于其未来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趣味教学方法值得实施开展,由此促进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现本研究以下将趣味因素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策略进行叙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学者及教育同事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1.穿插游戏环节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好动且有好奇心,这是该阶段学生均呈现的一大特点,也是其发展规律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该阶段呈现的特点,以及充分遵循其成长发展规律,通过引入游戏环节于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的兴趣,而且还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而有利于其快乐、健康发展。例如,音乐课堂活动中,教师讲解附点音符前,可以通过事先编辑好的谜语来导入该话题,即“一个小不点,真是不起眼,音符后边站,时值加一半”[3],这样不仅道出了附点音符的作用,并且还加深了学生对此的印象,由此对该知识点内容的讲解,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音乐学习的兴趣。再比如说,教师可以应用歌曲接龙游戏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将班级学生分为两队,通过首尾两字相连进行歌曲接龙比赛,当一队成员不能接唱下去时则被淘汰,而另一队则获胜,这种游戏环节的开展使得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得以培养,与此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其掌握音乐歌曲的数量,由此可见,这种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个音乐的教学效果。

2.结合音乐律动营造快乐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与生俱有好奇心、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来营造符合学生性格特点的音乐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学习音乐。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及音乐教学特点来综合营造课堂氛围,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律动性”,这样即可有效与学生的成长特点结合[4],使其参与到音乐“律动性”快乐教学氛围中,使之沉浸于音乐教学活动中,而有效提高其音乐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律动性”音乐课堂氛围的营造,往往是应用音乐律动特点来进行的,通过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穿插一些律动性音乐或舞蹈,比如说《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事先编排好的舞蹈动作来示范于学生,使得学生一边跟着教师模仿,一边学习这首歌的音乐知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与质量。

3.适当引入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特殊教学活动,其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有效体会到教学内容,教学效率及质量非常高,因此,在目前教学活动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应用情节教学模式来开展音乐教学,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呈现音乐背景及相关情境,使其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由此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掌握音乐知识内容,从而提高整体音乐课堂效率与质量。与此同时,情境教学模式下通过给予学生提供真实的音乐环境,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升其音乐欣赏能力,这对于其未来健康成长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上将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引进趣味因素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且结合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而探讨趣味元素的引进措施,以期激发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从而以有效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及音乐欣赏能力,由此以提升整体音乐教学质量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振邦.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陈海燕.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3]程一萍.解析小学音乐节奏训练中的教学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4]王艳芝.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5).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小学音乐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