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6-03-01杨彪明江西省东乡县马圩中学江西东乡331804

关键词:审美美术教学教育

杨彪明(江西省东乡县马圩中学 江西东乡 331804)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杨彪明
(江西省东乡县马圩中学江西东乡331804)

摘要: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 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美术教学 审美 教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追求美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满足中学生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大学生的审美存在片面性

大多数学生只看到表象的美,而忽视了内在美、精神美。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也日渐趋于包括整个社会和人的整个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却多置美术之美育功能与任务于不顺,只施以临摹写生的纯技能训练的应试教育。

二、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

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住是模糊的,因此,对于什么是美则容易产生错觉。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他们把港台歌星、影视红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恋、崇拜,有的甚至达到了癫狂的程度。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中学生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他们主要以江湖义气和“英雄主义”为特征,把广交朋友、出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影响却极深,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中学生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三、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于追求内在美

由于中学生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他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因此,许多中学生在刻意修饰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以致于校园中出现了“港台发型”、“时装模特”现象。这些学生几乎认识不到内在的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认识不到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形成内在美的必要性和恒久作用、认识不到内在美较之于外在美更深沉、更具有活力,认识不到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和本质。

由此可见,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迫切的、必要的。为了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把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纳入培养人才的轨道,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来指导学生,把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我们时代美的最高准则,加强美育,寓德育于美育之中。这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共同开创一个清新自然、健康向上、文明积极的美育天地。

从社会因素来看,应当紧抓社会环境的“净化”,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中学生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家庭是中学生美育的直接课堂。家长的言谈举止对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主动配合学校和社会做好中学生的品行教育工作。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向中学生灌输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使中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奋发向上、遵纪守法,尊敬他人的优良品质;要在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中,引导中学生逐步认识到内在美与外美的统一。

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首先,学校必须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在遵纪守则中发现美、体验美。其次,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业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辛勤授业,更应苦心育人。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美的仪表,语言和行为来体现人民教师美的风范,对于有悖于教书育人科学要求的丑的和“美”的现象,应自觉抵制。再次,应当继续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教育工作者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成才教育的实际出发,把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教育结合起来,使德育与美育相得益彰,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 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四、中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 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科学实验也已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 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它对从事社会职业,比如工业、农业、教育、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都有极大的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挖掘人类的潜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除有关部门切实抓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外,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现代美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这就要求中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猜你喜欢

审美美术教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