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3-01李荣娴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关键词:就业问题职业院校大学生

李 醒 李荣娴 李 静(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醒李荣娴李静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当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与企业的高要求差距逐渐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分析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找到针对性策略,才能让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职业院校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对策 能力

前言

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趋势不太好,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很大。无论在就业层次还是在就业主动性上,职业院校大学生都不占有优势。企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想招聘“成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不受企业待见。明确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弱势,进行全面提高,才能让职业院校毕业生顺利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1]

一、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存在问题分析

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自身综合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都给自己设置了就业障碍。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主要如下:[2]

1.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职业院校大学生虽然经历了大学学习,但很多学生还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就业想法,其个人就业观念与社会就业形势不尽相符。一些职业院校的大学生总是觉得自己一身才华,无处施展,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比他人强。这样的大学生无法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总是寻找那些与自己能力不尽匹配的高收入工作。学生的自身定位不准,没有能够达到企业需求的能力,往往会影响其就业问题的解决。还有多数职业院校学生看不上部分岗位,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必须要坐办公室,拿高工资,最终错过工作机会。

2.职业院校大学生具有依赖心理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他们的生活都被父母安排地妥妥当当。在职业规划中,部分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参与性不足。无论是职业的选择还是岗位竞争,都缺少主动性。学生不能主动深入到就业市场中了解市场需求,分析自身能力,而是将就业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学校或者父母。这种依赖心理是学生就业意识不足的表现,就业是自己的终身大事,大学生自己不能主动参与,依赖学校、社会与父母,只会让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3]

3.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足

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相比,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个人素质,大部分职业院校大学生都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没有个人特长,实践能力不足,缺少工作经验。而企业需要具有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掌握丰富人际交往技巧与具体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综合素质不足,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领域。

二、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改变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需要学校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也需要学校通过校企联合,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具体策略如下:

1.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是职业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职业院校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让学生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才能让学生具有就业的优势。

(1)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丰富

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指导,只有学好理论知识,高职学生才能练好自己的基本功。职业院校的教育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视为提高其职业能力的手段,能够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岗位的技能特点发现重难点,引导学生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并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具有实践能力,才能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是职业院校教育的核心部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岗位技能,让课堂所学知识服务于自己的实践工作,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相对真实的工作经验,让学生具有说服企业的理由。

2.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除了专业素质,职业院校要重视本校学生在综合素质上与其它院校学生的差距。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职业优势,有利于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4]

(1)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实现有效就业的第一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其业务水平。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意味着学生能够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有利于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要重视礼仪教育与交际教育,用情境打造的方法让学生与不同的人模拟交流,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交流逻辑。

(2)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走出学校,进入企业,学生不可能独立奋斗。学生往往在团队中工作,不免与人打交道。建立正确的合作精神,学会付出与分享,才能让职业院校毕业生早日在企业中有所建树。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相互学习与评价,让学生习惯合作活动,有利于其职场竞争力的快速提高。

(3)加强校企联合力度

加大校企联合力度,能够帮助职业院校毕业生扩展就业之路,也能够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① 学校要与相关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

职业院校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企业发展需求得到人才的支持。因此,职业院校要对自身的专业进行分析,了解各企业的需求,将相关企业列为重点合作对象,并加强开发。

② 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职业院校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与企业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企业利用职业院校的教育优势培养所需人才,学校利用企业的平台优势加强实训,给企业输送人才。这不仅优化了教学内容与方法,也促进了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总结

综上所述,要改变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需要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自身意识到自己在就业方面的弱势。只有提高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综合实力,才能让企业转变人才观念。用合理的手段优化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个人品质,才能让职业院校大学生成为企业信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谈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与解决方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4:240-241.

[2]贾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力提升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21:98-99.

[3]李瑞.当前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4:158-159.

[4]沈巧明.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高职论丛,2006,01:60-62.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职业院校大学生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