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职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分析

2016-03-01曲慧珠齐齐哈尔技师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关键词:教育工作品德教育引导

曲慧珠(齐齐哈尔技师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如何在职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分析

曲慧珠
(齐齐哈尔技师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道德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的重点,在学生时代如果不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么学生今后的人生中将会面临许多的问题。然而当今的职业教育一般都是注重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培养,并不重视人品的引导,这就为社会制造了 许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并且有义务,注重职业教育中品德教育的培养,并且应当密切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同时通过日常的教学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品德教育 引导 教育工作

前言

教育的职责首先是育人,其次才是传授知识,在职业教育学校中这点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专业课中度过的,很是缺乏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程,因此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缓慢渗透品德教育,以此来达到学生的品德教育。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同时还要兼具教书育人的能力。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在行为规范方面并不能很好的遵守学校的规则,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来逐渐引导和影响这部分学生,并以此来规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1]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信心

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其自身的素质与行为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教师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都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人生轨迹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就更要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了,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日常课程中接触最多的就要数专业课教师。他们的仪表与行为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标准,教师应当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为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榜样。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自信心,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并积极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都可以摆正自己的态度积极学习,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此外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对任何人产生偏见,因为这对自信心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学生遭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从而影响学习,同时又是对自信心的严重打击,很有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仅只是教授学术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精神、思想、行为、举止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的影响与引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学习与成长空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正面的作用。

二、利用文化精神对学习进行指导

德育是一种思维道德上的培养,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教育。文化是精神的依托,精神是文化的表现,在教育中利用文化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从精神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应该根据职业学校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适合的文化教育。通过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让学生产生正直善良的思想,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通过构建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这些优秀的思想与习惯,经过教学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令学生得到学习之外的文化需求。此外构建班级的文化基础,使得富有合作精神、积极进取、友好互助的思维得以在班级内传扬下去。精神文化是一种可以不断生长发展的积极力量,它与学生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的精神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同时学生的自律自省可以让良好的道德与精神更好的传扬下去。在职业教育中通过文化的教育渗透,要兼顾学生的心理与接受能力。教师要将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对他们要足够的尊敬与理解,教师的行为就是学生模仿的最直接的目标。通过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感情与沟通,使得学生可以更好更主动地去接受健康积极的文化,同时也是教师良好人格与教学技能的考验。

三、将学生的品质培养融入到教学中去

教学过程是教师品德最好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同时还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秉承实事求是,言出有据是教学的基本,由于职业教育中专业课有着一定的逻辑性与严谨性,使得教师 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严谨的分析与推导。通过对知识细致的梳理反复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点的由来都是有理有据的。这种精神令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可以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做到出言有据实事求是。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每一个观点与结论都不要盲目的去接受,而是要经过反复的验证与思考,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都应该被禁止。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一套自己的理解,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这样的途径开发学生的思维,建立开放式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以后可以举一反三。教导学生进行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思考,建立新的途径与新的思维,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探索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

四、通过实际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有着非常好的包容性与兼容性,将这些课程内在的东西进行充分发掘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数学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养成逻辑严谨的思维,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函数导数等很多知识,都表现的是一种变化的思想,通过对模糊的表达式进行刻画从而得到形象具体的二次元曲线。这种思维就是体现数学中灵活多变的思想,通过运用固定的公式得到千变万化的表达式,让学生拥有灵活的思维与广阔的眼光。作为数学教师,通过函数的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品格方面的教育。比如函数中每一个点的变动都会引起其后图像的变化,可以将学生的人生比作函数图像,每一个重要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点的确定,想要让整个图像有迹可循就要精确的确定每一个点的坐标。对于学生来说,养成的每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其今后的人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学校的时间正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与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每一位学生都应该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今后的成长订立一个长远的目标。

结语

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德育,并不仅仅是文中所提到的这几个方面,其实德育无处不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教育素材。但关键的是教师的处理与教育方法,还有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方向,只有将这些摆正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钦.如何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246-247.

[2]陆浩勤,黄巍,彭茂清.中职校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2:16-19.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品德教育引导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