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常见情境设计误区及对策

2016-03-01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具句型物品

徐 枫

一、常规情境设计的几种误区

1.情境创设目的不明

【案例1】译林新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复习课,旨在复习一般疑问句“Is this/that...?”及其回答,并进行操练。

T:Show your school things.(设计文具店的情境,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文具用品)

S:This is my...That’s my...

T:Check your memory.电脑上出现一些教师事先指好的文具照片,因为是刚让学生各自介绍过的,所以现在请学生准确说出文具的主人,考查学生的记忆力。

S:...(学生姓名),is this your...?(看图片,猜文具是谁的。)

Yes,it is.(No,it isn’t.It’s...’s.)

【问诊】由于没有预先告知学生操练的目的,学生需要边看电脑中的图片,揣摩教师的意图,边联想刚才看到的物品,因此学生在猜文具说对话环节并不是很顺利,耗费了很长时间。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明确这次情境创设的意义。显然“猜”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产生对话,用到前面所学的重点句型。情境未能起到激活学生思维和行为的作用,也未能落实语言目标,教学显得无效。

2.情境创设机械生硬

【案例2】译林新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 Fun time的教学片断。

主要句型为:What are these/those?They’re...,词汇为动物类和水果类单词。在Story部分的复习导入基本句型之后,教师带领大家利用各自带来的物品进行操练。

T:Boys and girls,let’s ask and answer. Look at my pictures.What are these?

Ss:They’re...(看着教师手中没有新鲜感的图片,学生兴致不高,回答的声音越来越小。)

T:(随手拿起学生带的水果)Look!We have many nice things.What are these?

S:They’re apples.

T:What are those?

S:They’re...(由于桌上物品较多,学生一时之间不知道教师指的是哪样。)

时间就在教师随手拿取物品和机械的操练中流逝,学生显得很不积极。

【问诊】在案例中,教师以呈现实物和图片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将以前学的词汇放入新学的句型进行操练,这些出发点都很好。但这个句型是学生熟悉的,文具用品也是学生自己的,作这样的问答操练显得明知故问,缺乏趣味性。在创设的情境中缺乏信息差,学生已经看到教师手中的图片和物品,失去了进行问答的“内需”。虽然教师本意是想让学生活学活用,但太无趣的情境创设使问答的过程缺乏语言应用的生活气息,也没有体现语言的功能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情境创设只求形式

【案例3】译林新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Fun time的教学片断。

T:Boys and girls,last week was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My father went to a farm.Would you please guess what he did last week?

Ss: He picked oranges,caught some fish,...

T:My grandparents went to a park yesterday.They did many things.

Ss:They climb hills,take a walk,go fishing,...(渐渐地,关注的重点不在过去式了,而只在词组是否有趣、关键词是否符合教师的情境。)

T:Great! Youknow so much. My sister went to Shanghai with her family last week.

Ss:Visit Shanghai Museum,go to the bund,...

T:I stayed at home last week.

Ss have a rest...

以不同人物为主角的情境创设还在继续,学生已经满头雾水。

【问诊】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至少五种情境,形式多样,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学得很愉快,都为了猜出教师到底在假期里做了哪些事而绞尽脑汁,踊跃举手回答。但仔细一想:学生在这节英语课上到底学了哪些英语知识?学生学的难道仅仅是词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一般过去时态。而学生在猜测时根本没有用到过去时的句型,只是堆砌了一些词组。这样的情境设计,花样虽然繁多、形式虽然热闹、学生看似很激动,但英语能力、思维、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了没有?这样的情境还有价值吗?这样的教学有效吗?

二、对有效情境设计的几种思考

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情境创设的目的不够明确,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是营造学习氛围,简单理解为是“活跃课堂气氛”、灌输知识的辅助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也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英语素养的作用。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情境的创设务必目标明确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语言知识的学习过渡到语言的运用搭建桥梁,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也是为了疏散难点,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为语言教学服务的目的,体现其有效性。

【案例1处方】

T: Boys and girls,let’s go to the shop.

Ss:Go,go,go,go to the shop.

T: Now show me your stationery.Then put them on my desk.

S1:This is my pencil.(将它放于讲台上。)

S2:...

T: Oh,so many things.I have a big shop.Do you know whose they are?Let’s guess and give them back!(考验大家的记忆力,将文具还给主人。)

S2:Is this your...?

Ss:Yes,it is./No,it isn’t.

S2:This...is for you.

S1:Thank you...

这样的操作只动了小小一步,就让学生将自己的文具集中在讲台上,构建出一个文具店的情境,而后再让学生猜文具是谁的,进而使用英文对话将文具还给主人。学生一下看懂了教师的意图,有可操作性,并且成功地复习操练到了Unit 3中的重点句型。还可以顺便拓展,用上学生学过的水果类单词,营造出一家水果店的情境等。有效的情境设计就应该让学生一目了然,操作简单,目的明确。

2.情境的创设务必生动有趣

《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重视教学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不能流于形式而形成假交际。虚假的情境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必然导致学生对此情境不感兴趣。此外,必须带有趣味性,只有鲜活有趣的情境才能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能力提高有帮助。

【案例2处方】

教师设计的环节对话双方没有信息差,根本不需要问就知道答案,明显属于“明知故问”型,这样的情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设计时,将操练的物品想办法藏起来,只呈现一部分,效果就大不一样了。“Magic eyes”看谁拥有魔力眼,用一块布遮住,只看物品的大概形状;Touch and guess,将物品事先放到一只包里,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Smell and guess,闻一闻水果的味道,猜猜说说也很有意思;甚至快速地闪现物品,考考学生的眼力;用图片问答时,可在最上面盖一层扣出一些小洞的卡纸,让学生通过小洞观察物品,比直接看到物品问答来得有趣而真实。笔者实践过,扣洞的卡纸可以千奇百怪,洞的形状也可以由大到小,增加难度。学生对此觉得既有趣又新鲜,即使是练过很多次,但因为卡纸上洞的位置和大小不同,感官刺激还是完全不同。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信息差的情境,自然是有趣和有效的。

3.情境的创设务必整体规划

教师设计的情境,要能在教学中自然延伸。教师要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和大情境,由一根主线连接各个小情境,使各个教学板块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整体规划,追求高效的课堂。

【案例3处方】

T:Boys and girls,last week was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I did manythings.Would you guess what I did last week?

T:I went to a farm on the first day.

Ss: You milked cows,collected eggs,...

T:I went to a park then.

Ss:You climbed hills,took a walk,caught fish...

T: Great! I went to Shanghai too.

Ss:You visited Shanghai Museum,went to the Bund,...

T:I stayed at home the last day.

Ss:You had a rest...

You had a busy holiday!

T:Yes,butIwasvery happy.

将支离破碎的情境整合成一个大情境,教师通过国庆放假期间每天去不同的地方,让学生重点练习不同的动词过去式,将单词放在真实的语境中很好地运用。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能促进学生思考,如果只是以鲜艳的画面、表面热闹的形式吸引学生,不以知识本身的思考性、开放性、挑战性来吸引学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探究,所创设的情境也没法实现最大化的利用。

猜你喜欢

文具句型物品
称物品
我的文具我做主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典型句型大聚会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奇奇怪怪的文具
买文具
We Love文具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