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进沙漠的一根针

2016-03-01通讯员王鹏飞杨建晖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18期
关键词:胡杨西北油田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 通讯员 王鹏飞 杨建晖

扎进沙漠的一根针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 / 通讯员 王鹏飞 杨建晖

“一根针”文化是西北油田企业文化的魅力和威力,更是西北油田实现扭亏的精神源泉。

几年以前,有一本风靡企管界的书叫作《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黄铁鹰在书中描述了一种“虽然看不见但处处能感受到的东西”,它可以被称为理念、文化或信仰。而这一点,恰恰是别人无法复制的海底捞的内核。

正是这本书,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企业文化的价值。

在西北油田,并不缺乏这样的精神和文化。源自采油一厂的“一根针”文化,12年前发源于西北油田火热的增储上产现场。靠着坚定的信仰、执着的追求,西北石油人像针一样深深的扎进了戈壁荒漠中,引领着石油工人在油田快速上产期、改革发展期、鏖战寒冬期聚焦管理。

“一根针”文化,既传承了石油精神中“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核心,又汲取了西北油田30余年“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塔河精神”。它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精神,还包括了从这种精神内涵中延伸总结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

这些,使得“一根针”文化至今仍然极富魅力和实践价值。由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党支部创新实践形成的新成果“一针两线三贯穿”工作法,更是获得了集团的高度肯定。

在新常态下,“一根针”文化已经发展成西北油田新的企业文化代表,为企业在“寒冬中”砥砺前行,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里没有愁眉苦脸

“一根针”诞生于压力之下。

全国劳动模范毛谦明是“一根针”文化的形象大使。直到今天,他对于2004年12月14日发生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一天,九区集气站投产。它不但标志着西北油田首座高压集气处理站的启动,而且标志着九区奥陶系气藏开发正式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大家在兴奋之余,也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是白手起家,第一茬岗位人员面前没有退路。”毛谦明说。

对于他们来说,当时既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做后盾,也没有现成的管理人才做基础,压力可想而知。

初期,九区集气站的“冻堵”难题接踵而至。年轻的九区集气站的小伙子们,一边想方设法解冻解堵,一边在班员中开展防冻、防堵、防事故、增强岗位责任心的“三防一心”活动。

为了监护井口压力变化,岗位员工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夜里抱着暖壶,坐在压力表前默默地守护……

一边学习管理知识,一边解决生产难题,岗位员工精细的工作习惯成为了大家心里抹不去的亮点,并以此总结提练出了“一根针”文化的雏形:执岗要像针一样扎得住,钻研业务要像针一样扎得进,检查隐患要像找针一样细致,操作要像穿针一样熟练,数据录取要像扎针一样精确。

2006年起,西北油田进入了快速上产期,“一根针”文化“立足岗位、真抓实干”的执岗精神,高度契合了石油石化行业的光荣传统和“三基”工作的要求。

在“一根针”文化“精细化执岗、精细化管理”核心内涵的带动下,采油一厂原采油三队岗位职工形成了做事严谨、细致,操作准确、规范,管理精细、到位的独特风格。

将“一根针”与“三基”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基层队伍建设、基础工作、职工基本功训练有了质的飞跃,连续获得中石化集团公司三届“银牌采油队”和两届“金牌采油队”的称号。

“一根针”的威力,越是在逆境中就越发明显。

2014年下半年,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石油石化行业开始进入“寒冬期”,此后更是进入“极寒期”。

低油价打击不了士气。一位媒体人曾评价,在西北油田看不到愁眉苦脸,也听不到抱怨。

即使是在油价跌到最低、公司最艰难的时候,西北油田的员工们依然积极主动地集思广益、建言献策。采油一厂大力开展主控成本劳动竞赛、低效经营月月查、经营分析大赛等提质增效活动。在降本减费节点上想对策、在创效增效环节上出思路,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仅2016年上半年就节约成本220余万元,预计全年可创效增效1300万元。

多干一点

采油工人按照“一根针”执岗要求仔细维护采油树。摄影/杨建晖

在采油管理一区的“党员地图”上,37面党旗对应着37名党员。每一个党员就像一面党旗飘扬在该区管辖的10个油藏区块、19个开发单元组成的阵地上,处处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在这里,完成工作要有针一样的突击力,甚至“事不过夜”。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寒冬酷暑,只要有需要,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

“徐工,刚才现场人员打来电话说,TK462H井抽吸的施工前准备工作都准备好了,开工验收明天开始吧。”凌晨3时,两小时前才刚刚从井场回到宿舍休息的徐镇,被一阵敲门声叫醒。

徐镇是西北油田的老职工。 2011年3月,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以他的名字成立了首个以职工个人姓名命名的“徐镇工作室”。作为采油管理一区的骨干,这些年来,他带领工作室成员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据不完全统计为企业增收节支1700多万元。

多干一点、多想一步,小事干好、好事干精,已经成为全区每一名党员的行为规定。

随着油公司改革,采油管理一区增加5个区块,油井增加146口,油井总数达到373口。管理片区广,作业井次多,安全风险大,为克服岗位编制紧缺的困难,该区党员干部实施一人双岗,按照“双岗双责双承诺”、“一点一事一承担”党员差异化管理思路,划设37名党员责任地图。所有党员主动承担一项生产或安全责任,既做生产管理员又做安全管理员。

“党员的示范作用就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上。只有我们做好了,才能带动下面的员工。”徐镇说。

培训也被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

采油管理一区创新形成“支点培训模式”,形成了以“岗位职工必须掌握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制度、基本操作”四项基本培训项目为“支点”,以“不断提升职工分析处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攻关能力、总结提升能力”四个能力为“着力点”的“支点培训模式”。

在考技师前的半个月时间里,采油一区职工杨骞每天一上班就找到毛谦明,进行“支点培训”。尽管压缩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毛谦明依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他希望更多员工扎进学习、扎进创新,让勤动脑、勤动手成为常态。

多年来,该党支部通过政策引领、制度激励、班组间横向评比等方式,让创新管理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加快了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年均累计解决生产现场难题300余项,攻关3-5项技术难题,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6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7项,提高了经济效益。

像胡杨一样扎根

到过塔河的人,不会忘了胡杨树。它们任凭沙暴肆虐和干旱盐碱的侵蚀,始终昂然而立、坚持如一。它们像针一样,深深地扎进这片西北沙漠。

正因如此,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成立于2013年的金胡杨计转站才以“胡杨”冠名。计转站在岗的13位老员工,平均年龄大于50岁。他们以大漠胡杨的精神为引领,在岗位上像胡杨树一样立得稳、扎得深,耐得住严寒,顶得住酷暑、守得住寂寞,高效有序地负责管理站内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站内安全消防管理及站内原始数据的采集上报等工作。

金胡杨计转站的位置正好在风口上。时值9月,秋高气爽,好天气让人难以想象沙尘暴的样子。

“嚯!一起风必有沙尘暴,严重的时候人站在你对面都看不清,就算风停了沙尘也不散,就悬浮在空气中,灰蒙蒙的一片。”采油一厂长办公室主任刘峰比画着说。一年365天,刮风的日子占到了全年总天数的三成。尽管这几年种了些树,但根本抵挡不了肆虐的狂风。

一旦起风,员工们必须马上冲向泵房、配电间关好门窗,保护好设备,并做好防火、防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每次大风过后,泵房、配电间、值班室、设备上到处是一层厚厚的沙土。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井站的清洁卫生,他们要尽快进行清洁。每次最少需要打扫3天,清理出4-6立方米的沙尘,才能使站内环境恢复原貌。

“人生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只代表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我只把握今天。”

顺北区块天然气处理站的投运,推进了西北油田分储分销工作的进程。供图/赵云

这是石建国写在“金胡杨”计转站“员工风采”橱窗里的人生格言。

1977年,石建国在西北石油局地质局第一物探大队145地震队参加工作。那是充满激情的岁月。“我们转战轮台、库车阿克苏等片区,我负责放线。在塔河南岸勘探期间,基地在塔河北岸,每天光是坐车到工地就需要4个小时,太困了只能在车上补眠,一下车就马上干活。”

后来,为了节约路程时间,他们干脆就野营在工地。由于风沙肆虐,晚上扎帐篷,早上再把被褥卷起来,这被称为“卷席筒”式的工作。

在石建国看来,现在西北油田一线条件已经变得不错了。他很愿意在计转站站好最后一班岗。

“沙48还没退休呢,我急啥!”采油一厂的员工们总是这样说。

沙48,西北油田的“王牌井”,也是目前中石化单井累产最高的油井。投产至今的19年里,沙48井累计产油近74万吨,产气4000万立方米。今年,历经半年的精心“治疗”,沙48井又重新恢复自喷生产,日产原油6吨。

浩瀚的戈壁上,胡杨树在烈日下昂首挺立;而孤单而骄傲的沙48井上,磕头机依然在不停地坚持工作。

这仿佛预示着,西北石油人像针一样扎进这片广袤的沙漠,生生不息,奋进不止。

责任编辑:赵 雪znzhaoxue@163.com

猜你喜欢

胡杨西北油田
千年胡杨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大美胡杨
一座西北小城
油田工人
胡杨 美术作品欣赏
西北不惑
家风伴我成长
黔西北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