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论引导 打赢持久战

2016-03-01张远高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18期
关键词:海油炼化提质

○ 文/张远高

舆论引导 打赢持久战

○ 文/张远高

在号召打赢因低油价引起的这场生存发展攻坚战中,宣传舆论引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摄影/张远高

面对行业困境,“三桶油”号召数百万石油人勇挑重担,推进提质增效,打赢这场生存发展攻坚战。

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遭受“腰斩”,全球石油石化行业步入“寒冬期”。面对行业困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号召数百万石油人迎难而上,推进提质增效,打赢这场生存发展攻坚战。在这场“战役”中,宣传舆论引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增强危机、责任、使命意识

三大石油公司均在系统内开展了形势任务教育,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从三大石油公司近两年的工作会报告看,“低油价”、“寒冬”、“持久战”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在行业“寒冬”下,三大石油公司在各自系统内开展了对油价波动规律、行业发展前景、公司稳健发展面临的挑战等一系列形势任务教育和主题大讨论,做好了同低油价做持续斗争的思想准备。

从亮点做法看,中国石油将提质增效与重塑企业良好形象相结合,在全系统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主题大讨论活动。

围绕打赢“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攻坚战目标,中国石化油田板块对本轮低油价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行广泛宣传,要求广大干部员工彻底丢掉幻想,咬紧牙关,苦干实干。

中国海油在系统内大力开展“认清严峻形势 应对重大挑战”形势任务教育,基层单位开展了“团委书记讲形势”、“班组长讲形势”等特色活动,引导干部员工转变观念,迎难而上;重点宣传已连续开展三年的“质量效益年”活动,做到宣传宏观形势与交流经验做法相结合。

当前,除了应对低油价挑战外,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为此,三大石油公司还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油气体制改革一并纳入形势任务教育内容中,向广大员工讲清楚“为什么要改”、“如何改”、“改革中如何确保员工合法利益”等内容。

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本轮油价下跌幅度之大、时间之快超出了行业预期。受影响最大的,当属油田勘探开发生产板块。这些板块的创新做法对成功抵御低油价十分重要。中国石油选取了“青海油田效益勘探”等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挖掘这些单位提质增效、困境突围的举措,并通过报纸、网络、微信等载体宣传推广。中国石化将中原油田的“御寒”之道进行归纳,成为油田板块冲破低油价困境的一面镜子。中国海油紧盯渤海油田降本增效举措,深挖在统筹协调、协同降本、挖潜增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在系统内交流。

与抵御低油价同时进行的还有推进改革,三大石油公司在系统内部加强了改革方面的经验交流。在推进改革中,机构如何设置、人员如何安排历来是影响改革效果的关键。中国石油剖析了吐哈油田在推进改革时如何动态平衡改革发展稳定的典型案例。为了应对油价下跌给石油工程服务带来的挑战,中国石化推进了江苏、河南两地的石油工程业务整合,成为系统内以改革实现区域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的范例。中国海油在推进改革中最大的动作是在整合7家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新的炼化公司。新炼化公司按照顶层设计原则推进改革创新,发挥板块价值链作用。今年前两季度,炼化公司盈利37.4亿元,改革红利初显。同时,炼化公司惠州炼化二期项目直接引进外资54.3亿元,可带动项目总投资326亿元。这也是近年来国有企业引进外资规模较大的一单,已被国家列入“中央企业在重大项目中引进社会资本示范项目”。围绕炼化公司产业重组、引进外资、提质增效等多个方面,中国海油在系统内进行了宣传交流。

莫忘石油精神

精神的力量始终是战胜困难最重要的支撑。追溯石油石化行业的奋斗史,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在历史困难时期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在全体石油人抗击低油价“寒冬”之际,三大石油公司均在全系统内开展学习贯彻批示精神、苦干实干赢突破活动。

中国石油率先行动,对学习贯彻批示精神进行部署,从党组领导到一线员工,掀起学习重要批示精神、凝聚顽强拼搏力量的热潮。中国石油报还制作了“弘扬石油精神·精神的力量”和“弘扬石油精神·信仰的旗帜”两期特刊,在系统内外引发强烈反响。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田召开“弘扬石油精神,全力打赢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攻坚战”座谈会,专题研讨如何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破解转型提质增效发展难题。

中国海油也在系统内对学习石油精神进行了部署。中国海洋石油报以“弘扬石油精神·建设国际一流”为主题,制作了“石油精神海油魂”、“海上的信仰丰碑”和“三老四严铸一流”三期特刊,既追溯历史又注重用今天的先进典型鼓舞员工,凝聚士气。“海油口述史”项目是传承石油精神具体的例证。以中国海油最大的渤海油田为例,离退休职工人数已超过9000人,这些老同志见证了海油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史。“海油口述史”既是传承历史精神,也给当下海油人冲破低油价困境提供了精神“养分”。

在本轮油价下跌过程中,三大石油公司的宣传舆论工作紧跟行业发展态势和公司“御寒”步伐,从宏观解读到微观举措,从经验做法到人物典型,从报纸网络到微博微信,立体式舆论宣传格局收效良好,为最终战胜低油价“寒冬”凝聚了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赵 雪znzhaoxue@163.com

猜你喜欢

海油炼化提质
海油华南谱新篇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中国海油助力乌干达首个油田建设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中国海油干部教育培训基础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十三五”中国海油固井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为城市提质而歌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