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一代电视网和三网融合的探索

2016-02-28冯乃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三网融合

冯乃明

(吉林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33)



基于新一代电视网和三网融合的探索

冯乃明

(吉林电视台,吉林长春130033)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三网融合趋势愈加明显,程度愈加深入。在三网融合趋势下的电视网应该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对三网融合及其现状作了简单的论述,对新一代电视网的发展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对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三网融合;新一代电视网;发展步骤

2010年,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计划得以提出,以此正式推动了三网融合的进程,使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者之间的关联愈加紧密。基于此,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对新时期下的电视网发展进行全面思考,找出符合三网融合发展趋势的电视网发展途径。

一、三网融合现状分析

三网融合是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由于加强了图像、数据和电话的信号编码,使不同层次实现数据传输成为可能。三网融合有机地将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以及电信网整合成一体,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和渠道供应统一化。三网融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实体融合,主要还是指业务类型、业务渠道等方面的功能性融合,即三网融合是一种社会化、广义化的说法,并非是一种物理结果。

但是,三网融合也确实存在物理方面的融合,如在浅层次上,某些业务可以通过同一线路提供服务,这就是在物理层面的融合。例如,通过统一线路可以提供ADSL和PSIN这两种不同的功能服务,在为消费者提供上网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提供电话服务。在此基础上,部分运营商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如果将APTV服务加入该线路中,是否就算实现了三网融合呢?就广电网络而言,其主要是依靠DVB-C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再在其中加入Cable Modem,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三网融合。

二、三网融合下的新一代电视网发展步骤

(一)改进数字电视物理层

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电视网势必需要发展新一代网络才能适应三网融合下的业务供应和用户需求。尤其是在广播电视节目覆盖有线、无线、移动、卫星等媒介之后,发展新一代的电视网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在物理层面对数字电视进行改进是三网融合下的必然趋势。就以我国的数字电视标准而言,当前的标准是ABS-S,该标准放在欧洲看就相当于欧洲的DVB-S2。但是,欧洲在2009年发布了新一代的数字电视标准DVB-C2。就我国当前所用的标准看,其高于DVB-S2,但是低于DVB-C2。当前,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又发布了CMMB这一地面卫星标准。这一标准出台之后,我国数字电视网络实现了质的提升,水平已经介于欧洲的DVB-SH和DVB-H这两个标准之间。再往后,就应当对传输标准进行下一代改进了。

(二)格式改进

格式和电视质量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画面清晰度这一关键性指标。当前数字电视的清晰度是普通电视清晰度的四倍以上,其中70mm影片的清晰度是普通电视的两倍以上。英国广播公司就已经决定将在下一届奥运会中通过超高清的格式进行赛事转播,甚至在将来还可能推出立体电视,这都是格式的一种改进。当前的立体电视可以分为立体和自由立体两种形式,而全息显示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暂时不能用于实际应用,但其也是格式改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络演进

网络演进是三网融合的必然途径,尤其是作为推动三网融合的互联网和IP协议,更需要实现网络演进。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地区是亚洲,普及率最高的北美洲,超过了30%,而亚洲的普及率只有17.4%,全球的平均水平是23.8%。就我国的实情而言,普及率刚刚超过平均水平,还没有达到先进水平。

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世界宽带平均下行速率是17.4兆,而我国下行速率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宽带以ADSL为主,这也是互联网对广电网络不开放造成的。不过,这种情况目前正在快速缓解,三网融合不断加深着互联网和广电网络的融合。

(四)新一代广电网的三网融合方针

我国广电网主要通过IP协议来实现功能服务。在新一代广电网中,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带宽,可以通过物理层面的融合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将SDV、MCMTS和VOD等高速数据业务和电视网相融合,这可以通过边缘调制器得以实现。除去物理层面的融合,还需实现系统的融合。例如,华数全媒体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如广电、互联网以及电信等,其就是对原本的多业务分割实现了演进,转变到了IMS。

关于新一代电视网的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最主要的发展思想还是应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以此促进三网融合下的新一代电视网发展。例如,可以实现4K数字电影传输,流媒体直接到家。在无压缩的状态下,1G线路需要10个小时才能完成传输。如果按照1∶20对流媒体进行压缩,那么传输时间可以缩短到30分钟。如果6G流媒体无压缩到家,按照1∶20压缩后,到家的流媒体只有300兆。由此不难看出,对流媒体进行压缩可以在传输到家的大小和时间上均实现大幅下降,对提升业务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根据每年以1.7倍速度增长的互联网规模而言,只需13年就可以翻1000倍。以比特率进行换算,即相当于从10兆变为10G。在升级到10G之后,线路传输要求就可能达到10T,甚至10T的线路都可能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所以美国现在已经开始测试32T传输。因此,必须实现流媒体的压缩,才能提高电视网的传输质量和效率,也必须加大对线路传输的研究才能确保具有足够的业务承受能力。

三、结语

新一代电视网的产生还存在不少阻力,其不在于投入资金,也不在于硬件设备,关键在于三网融合的未来趋势走向。只有明确电视网在三网融合中所承担的角色,才能通过对应的措施办法,不断升级改进电视网的物理层面、媒体格式和网络,才能促进电视网在三网融合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育林,刘维.广播电视网在“三网融合”中的问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06):57-59.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274-01

作者简介:冯乃明(1975—),男,吉林长春人,研究方向:电视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三网融合
大数据研究综述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终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
有为才能有位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探究
广播电视网络的嬗变
试论西藏广电“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模式和运营模式
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