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功能与规律探究

2016-0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规律

王 娜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广播电视台)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功能与规律探究

王娜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在传媒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及通道越来越倾向于视听兼备的电视媒介,而经由电视媒体这一信息传播方式,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会在观众眼前放大。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是展示主持人业务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电视播音主持需掌握的一种必备播音技能。本文结合相关电视台播音主持实例,对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功能及规律加以探究。

关键词: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功能;规律

电视媒体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要做到电视节目求变求新,需要借助电视播音主持的作用,增强电视节目效果,拉近电视节目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在电视播音主持过程中,基于节目类型及节目制作场景的转换,播音主持人要善于运用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最大限度地提升播音主持的效果[1]。

1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基本概述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泛指电视播音主持人在进行播音主持过程中,在服饰妆容、表情形态及动作眼神等方面体现出的一种主持风格及表现样式。从语言形态上看,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不具备主持语言的有声化特征,但其是电视播音主持人丰富补充信息的表述,联络沟通主持人与观众之间感情的重要辅助语言形式。而站在电视观众的视角,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除通过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获知节目的基本内容外,其对节目风格及节目印象的认知及评判,更多地取决于电视播音主持的副语言运用。可以说,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蕴含了电视节目的创作主线和精华,是电视播音主持人谋求播音主持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

2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功能分析

2.1 辅助及补充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形式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在电视播音主持节目内容信息表述及传递过程中起到重要辅助及补充作用。一般而言,电视播音主持在进行电视节目主持及串联,涉及到节目信息表达及传播时,应秉持客观及公正的基本原则,保障节目信息的真实、全面及完整,但如单纯采用这种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述方式,电视播音主持的自身情感体认及态度就难以展现及传递,从而在无形中增加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隔阂。而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运用,既可以对节目内容进行润化修饰,又可以在副语言中融入播音主持的情感态度,增强电视节目的亲和力。

以山东省邹城市广播电视台为例,邹城电视台最初成立于1984年,是山东省内的首家县级电视台,其电视广播节目辐射半径较为广泛,收视人口达到150余万人。邹城电视台在遵循“新闻立台”的办台宗旨的同时,立足于宣传邹鲁文化、密切节目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打造了一批精品节目。在邹城电视台历年创办的电视广播节目中,有一批接地气的本土节目广受当地百姓欢迎,如《关注民生事业》《每周谈》《魅力邹城》等。而在《关注民生事业》这一栏目上,电视播音主持人较善于利用副语言。在态度及神情运用上,能够在微笑、关切、盼望、褒贬等副语言形态中自由切换,在电视节目导语、解说词及镜头的辅助下丰富原有的纯语言表述,充分彰显节目的民生气息。

2.2 丰富及扩展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信息含量

电视播音主持有别于广播主持,其在主持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重点凸显及强调节目可视性。从主持性质上看,电视播音主持所从事的工作更具创造性[2]。电视播音主持的副语言,如神情动作等,一方面是主持人情感感知及个人态度的一种自我表达;另一方面,这种自我表达经由电视传播媒体传播后,又能够被观众感知领会,其在引导观众内心情感,激发观众与节目内容之间的共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从电视广播节目收视率情况调查来看,各地区广播电视节目观众在评选自身满意的电视节目时,往往也倾向于将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运用及副语言创作作为考量要素之一。

而从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含量扩展上加以分析,也可以从中窥见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运用的身影。如邹城电视台在《法治邹城》这一栏目的处理上,其中涉及的节目信息与观众日常生活关联较为密切,但在节目性质及语言表达上,受传统收视思维及定式影响,观众对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运用较为熟知,极易产生信息传播阻塞,影响节目收视效果。邹城电视台在处理该节目时,鼓励播音主持充分应用副语言,通过主持人态度褒贬及情感倾向,调动观众观看热情,从而使节目收视率及节目信息含量得以极大提升。

3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及应用规律探究

在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及应用规律研究上,电视播音主持人应注重结合自身主持节目的信息传播需求,着力探究适于自己的副语言表达规律,以此提高自身主持素养,为节目风格培育打下基础。具体而言,探究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及应用规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主打电视播音主持表情语言

电视播音主持表情语言从电视播音的艺术特征及传播形态上看,应成为电视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的首要副语言表述形式,这主要是基于电视播音的可视性而言。在摄影机面前,主持人的面部表情能够充分展现于电视屏幕中,主持人和观众之间实质上达成了一种情感交流的内在状态,此时,电视播音主持通过应用表情语言,可以给予观众一种或灵动、或诙谐、或严肃的主持效果。例如,邹城电视台的优秀节目主持人徐凡,在2011年邹城电视台“万达煤机杯”主持人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她在主持《关注民生》等节目时,就善于充分运用面部表情,在纯正的普通话辅助下,主持风格活泼自然,深受邹城电视台观众的喜爱。

3.2 规范电视播音主持体态仪表语言

电视播音主持在节目主持过程中,随着节目场景的转换,会涉及到多种体态仪表的展示,而在这些体态仪表等副语言创作应用上,电视播音主持应具备强烈的镜头感和场景感,在行走、站立、端坐等副语言形态下,始终保持一种端庄,严谨、自然的播音氛围,从而使观众能够从主持人体态仪表上初步感知节目风格和定位。例如,邹城电视台《快乐宝宝秀》栏目,主持人就较为注重运用体态仪表等副语言,在营造轻松幽默的节目氛围的同时,兼顾到儿童观众及家长群体的节目审美需求,在诙谐而又不流俗的主持风格引导下,使该节目成为邹城电视台的一档收视率节节攀升的王牌节目。

3.3 善用电视播音主持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是另一种较为常用的副语言表达形式,不仅在电视媒介中较为常见,在生活中也被人们广泛应用,以此达到更好地沟通交流效果[3]。在电视播音主持手势语言应用上,要将其与生活中的手势加以区分,采用正确及规范的手势语,避免使观众对手势语产生误解,以充分发挥手势语言在调解及中和节目气氛,增强主持人主持感染力方面的作用。例如,邹城电视台《每周谈》节目邀请的嘉宾从事行业较为多样,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就常借助手势语言来向观众介绍嘉宾背景,而在手势语的具体使用上,根据所表述内容不同,主持人善于运用“拳”“指”“抚”“抱”等手势表示语,在节目嘉宾、节目观众之间架设起情感沟通及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增强了节目传播效果。

4 结语

在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要做到播音主持的风格化、特色化,除要具备扎实细致的播音主持功底外,还应注重创作及副语言地应用。在表情语言、体态仪表语言及手势语言的综合应用中,创新电视节目表达方式,提升电视节目收视率。

参考文献:

[1]杨启秀.论述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作用及运用[J].商,2015(11).

[2]刘伟光.播音主持求变求新门径[J].新闻前哨,2013(7).

[3]张雁楠.关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副语言研究[J].东京文学,2012(4).

猜你喜欢

规律
巧用规律析成像
由简入繁 寻找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发现规律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先找规律再解答
找出规律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