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2016-02-28吕远玲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持播音新闻

吕远玲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广播电视台)



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吕远玲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广播电视台)

摘 要:新闻播音员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意愿的重要桥梁。出色的新闻播报需要融入恰当的情感,使真实的新闻深入人心,引起民众的共鸣。而这种情感融入需要新闻播音员掌握熟练的技巧、坚守若干原则以及具备由内及外散发的优秀气质。本文就围绕新闻播音主持中是否需要融入情感,如何融入情感等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情感把握

1 新闻播音主持中需要融入恰当情感的意义

试想新闻播音主持中如果不恰当融入情感,那么听众听后将会是什么感觉?不带感情色彩的新闻播报就像是一副只有骨架而没有血肉的空壳,不能让新闻或消息直达人心,而融入不恰当的或过于激动的情感,则会在客观的新闻事实中参入新闻播音员个人的主观想法,易误导广大听众理解新闻的真实内涵,这两者都不能使重要的新闻消息达到传播者所希望的理想效果。

1.1 有利于传达党的声音

新闻播音主持人有其自身的社会属性,他所传达的新闻内容有鲜明的政治情感色彩。新闻播音主持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不是单纯的“传声筒”。在新闻播报中主持人融入个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对损害祖国、人民利益的行为予以强烈的情感谴责,均能让广大国内外同胞感受到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国外媒体和友人感受到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态度。

1.2 有利于反映民众意愿

新闻播音员在播报反映民意民生问题时,融入适当的情感有利于向党和有关部门传达民众的意愿。社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许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始终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社会因为这些矛盾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冲突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团结与稳定。新闻播报员在播报这类新闻时融入正确的观点和适当的情感,能够引导民众趋于理性思考,帮助民众向有关部门反映真实的问题,使人民群众的意愿得以顺利达成。

1.3 有利于保障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内容的重要价值就是内容真实客观,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其所代表的是中央或地方媒介对播报内容的看法,如果此时不恰当地融入个人想法和喜好,易干扰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客观评价。在《焦点访谈》节目上曾有一段关于广东水灾的报道,作为该节目主持人的方宏进在栏目初审结束后,他想了一个较有感情的结束语:“我是广东人,闹水灾的地方也包括我的家乡。”但经仔细推敲后,他放弃了播报这句话,因为他意识到这句话代表的是个人的想法,并不符合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视角,影响了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准确理解,破坏了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因此,在新闻播报中只有恰当融入情感,才利于保障新闻内容的客观与真实。

2 新闻播音主持中情感把握不确切的原因

2.1 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众所周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实时、真实、准确的报道,因此,部分播音员认为,既然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报道,那么新闻播音也应是客观而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地进行播报,坚持自己的情感不为新闻内容所左右,是新闻播音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让部分播音员在进行新闻播报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播报语调平淡无奇,缺乏抑扬顿挫之感,让受众较难体会到新闻的感染力与活力,从而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2.2 缺乏良好的综合素养及能力

新闻播报并非字正腔圆的朗诵稿件,而是需要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渊博的知识体系,准确无误地领悟编辑的意图,从而确切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恰当情感。如果新闻播音主持人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则易造成其对新闻内容的理解缺乏高度和敏感度,对新闻事实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无法形成独到见解,把握不准稿件含义,进而无法确切拿捏新闻播音中情感的度,最终造成新闻播音失误。

3 如何把握新闻播音主持中的情感

3.1 把握新闻播报中情感的度

新闻播报中主持人在报道内容时应把握正确的分寸,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新闻播音员在向受众播送信息前,应仔细分析新闻内容,确保新闻内容的客观真实性,了解需播报内容的来龙去脉,积极掌握播报内容的相关知识,从整体高度看待事情本质,确立自己所站的立场,以达到在新闻播报时融入合理的情感,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从而吸引观众眼球,引起观众共鸣,发挥新闻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

3.2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宏观意识

新闻播报中播音员除提前熟悉稿件播报外,有时还要与场外记者实时连线进行新闻播报。在对场外记者临时发送回来的新闻消息进行播报时,播音员需要准确捕捉场外记者所叙述事实中表达的观点,播音员的感情同记者的感情必须达成一致。而这种记者事实阐述中所表达的观点倾向则主要是通过播音员带有感情倾向的有声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新闻播音员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创作时,一定要注意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有机结合,将倾向性客观地、不露痕迹地表达出来。而要准确把握倾向性,播音员除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外,还需要平时的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素质、政治素质和宏观意识,这样在播报有场外记者实时连线的新闻事件时,才能通过自然而然地传达新闻事实。

3.3 新闻播音的情感要体现时代感

不同时期、不同时代,新闻播报有不同的风格,但它都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新闻播音情感总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由于新闻节目内容是时代主流思潮的反映,因而新闻播音情感也就具有了时代的主流思潮色彩。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逐步开放,社会和企业鼓励万众创新,人们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新闻播报也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从凤凰卫视的陈鲁豫开始,部分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开始开创“说报”式报道新闻,打开了新闻播报的新形式。新时代,人们除了接受要求严格的《新闻联播》采取播报式传播新闻信息外,对于其他的有关民生类、娱乐类新闻更乐于接受说报式传播新闻信息,而两者播报新闻的模式所融入的情感皆汲取了时代变迁的文化信息,体现了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3.4 深入群众生活,积累播音情感

新闻播音要融入恰当的情感,不能仅靠技巧。播音员由内及外散发的气质更加重要。优秀的播音员在播音中的情感“气场”来自自身对生活的满腔热情。而这种满腔热情则来源于播音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播音员应在日常生活中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真切感受人民的思想和各层次的社会生活,准确理解人民的心声和触摸时代脉搏。只有这样,新闻播音员才能在具体的新闻播报中将这些生活积累和稿件内容相结合,从而产生强烈的播讲愿望,使自己在播音创作中处于精神旺盛和积极的状态,让油然而生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新闻内容中,准确传达新闻事实。

4 新闻播音主持中情感把握的几个原则

4.1 不能以个人情感代替党的政策

播音员在准备新闻稿件时,需要了解即将播报的新闻事实,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形成自己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和评价,然后调动自己的情感,确立情感基调。但播音员的情感基调与个人看法必须与党的政策和方针保持一致,不能以个人看法和意见引导受众的判断或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个人看法和意见难免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达不到党的政策高度,无法站在全局角度来看待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由此播音员对新闻事件的情感把握必须以党的政策为准绳,不能以个人感情代替党的政策。

4.2 用真心表达真挚的情感

不管即将播报的新闻内容属于什么类型,播音员都应恰当融入发自内心的、或喜或悲的情感。例如,播音员在播报一条在某山区为方便出山,村里的一位女村民带领全村徒手用农具掘开了一座大山,在山脚开了一个可以通车通人的山洞,为村民开了一条方便出山的平坦大道时,与播报一条某矿井塌陷,多名矿工被压井底,救援困难的消息时,如果语气、态度、感情没有变化,毫无疑问这将会产生不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播音员在播报不同内容的新闻稿件时,应该适当控制情绪,保证新闻播报情感的恰当、客观和公正。

4.3 保证新闻播报情感的整体性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一段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新闻播报,往往来自数十条涉及不同领域的新闻稿件。在实际播报时,虽然要求播音员要根据不同的稿件内容采取不同的播报方式,但新闻节目整体的统一性又使播音员不能用大起大落的情绪来播报新闻内容。每条新闻的情感基调都必须融合在整个新闻节目当中,不能出现播报情感飘忽不定的现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播音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客观、及时地传递信息,并非“以情感人”,情感运用只是辅助信息更好传达的手段,不可在新闻播音中以情为重、喧宾夺主。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播音主持中融入情感是播音员所表达的一种思想观念和情绪倾向性。作为对事实进行客观报道的新闻播音,不仅要遵循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还要注意情感的运用和调动,以适应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规律,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动,使之更好地发挥感染和启迪作用。但在新闻播音主持中融入情感因素,也需注意情感适当的问题,大喜大悲、过于激动、悲愤的情感都不适宜在新闻播报中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播报成为听众喜爱的,能直达人心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赵淑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继东.英国公共广播政策变迁与问题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游锦红.把握时代感播出新鲜感论基层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J].东南传播,2007(5).

作者简介:吕远玲(1967-),女,本科,四川荣县人,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播音。

猜你喜欢

主持播音新闻
多媒体融合视角下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创新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适应性
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台新闻播音特点和技巧提升的探索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新闻播音的语言风格方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