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个性化塑造

2016-02-28杨海珊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电视个性化

杨海珊

(作者单位:汕头市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个性化塑造

杨海珊

(作者单位:汕头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媒体强烈的攻势下,为突破传统壁垒,通过打造个性化的节目形式,进一步增强节目吸引力,确定正确的舆论导向。本文主要从三方面介绍了如何实现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个性化塑造。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新媒体;传统;个性化

1 媒介融合

随着媒介的不断革新,媒介融合已成为重要趋势。积极融入这一变革中,还是被动地被改变,这对媒体未来的影响力有重要作用,甚至决定了媒体的生存机会。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对国家、社会和民生都有一定的发展意义,作为历史的书记官,这类节目更应积极主动地迎合媒介融合的变革与挑战。

在目前新闻评论节目中较常见的是对传统媒体内容进行精选,再加以视听化手段处理,最后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例如,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等。其他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也是整合了电子媒体的意见与观点,对新闻评论进行再次传播。这都是大众传媒融合与发展的趋势。在电视上,通过滚动字幕和主持人口头传播的方式,让大众的意见通过微博和短信进行发表,转述到电视内容中,甚至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板块,有效增加电视节目的互动性。通过摄像头链接新闻现场工作人员,利用实时视频的方式,让更多观众可以及时融入到电视节目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电视节目播出之余,可以利用网络推广电视评论类节目,建立社交网络,拓宽社交渠道。通过这种方式,将节目融合到网络上,赢得更多点击率。目前,手机网络也广为流行,APP行业也可以融入到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最传统的做法可以将节目的精彩瞬间融合在APP中,出售同名书籍,增强受众关注面,从多种渠道拓宽节目可知度。

数字电视的不断普及使电视行业也迎来了新契机,网络电视台的普及也为传统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迎来了新契机。这是传统媒介和互联网共同发展的一种新的媒介融合。电视台可以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打造全新的收听、收看方式。它不像传统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传播一样,受众只能被动接受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它能提供更大程度的自由度与选择权,使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能够传递用户所需,具有交互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与针对性。

2 创新题材选择

2.1 把握重大事件

新闻评论类节目主要针对的是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通过评论方式向观众报道。新闻评论不仅需要时效性,还需要对新闻内容做出全面的分析与报道。新闻评论节目能否准确把握新闻的具体发展趋势,能否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整个节目的塑造起关键性作用。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有自己的个性化策略。突破传统的“5W”模式,从多角度优化的方向考虑评论选题,搜集新颖、具有价值的体裁,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新闻质量,使节目拥有积极的社会效应。

电视新闻节目选题成功与否,对节目的播出有直接关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以新闻性为第一要素。掌握灵活多变的题材,跟进新闻热点、要点。关心群众,寻找独特的切入点,正确对新闻做出解释。在保证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做出题材性评论,正确引导新闻舆论方向。当下较成功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从公共话题、时事政治入手,选择当天最新、最快的热门话题,还原新闻真相的同时,对新闻进行深刻解读,精益求精,体现出精简、敏锐的新闻评论特点,展现出最真实的新闻。

如针对乙肝疫苗事件对婴幼儿生命安全的影响,追究到疫苗生产厂家的责任问题,这些安全话题,从不同视角出发都可以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探讨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和真相,引发观众深思。

2.2 挖掘大众新闻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要想在地方电视台生存下去,需要挖掘大众新闻。通过开启民众生活栏目,带给观众一定心理共鸣。地方电视台没有权威消息来源,所以只能从基层做起,关注老百姓的事,通过对日常新闻的提炼,表达一些意见和建议。地方新闻评论节目还需要反映群众生活,让新闻评论节目达到教化群众的作用。地方电视台也不能局限于播放当地新闻,还可以增加一些不同地区的新闻,立足于本省角度,关注民生、社会、时政等多方面内容。每个选题要确保典型性,可以设置有效的议题来烘托舆论。

3 加强互动策略

新媒体时代促使大众传播方式不断变化,让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受众从被动变为主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群众发表意见、建议的声音逐渐加大。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要需要融合多种意见,更好地融合受众,才能让新闻评论类节目获得群众更好地支持。地方电视台要充分认识到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获得稳定的受众群体,获得更广泛地认可。当下,许多著名的电视台通过整合电视节目,听取观众意见,设置观众来电板块,积极关注网络话题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尊重和挖掘群众的利益需求,成为意见的集合地。节目制作方通过一些精简和改编,让节目传递出正确的舆论导向,良好地发挥了电视节目的舆论引导作用,实现了与观众之间地良好互动。与观众做到良好互动,可以有效提升节目观点的束缚力。例如,一些节目

在造假、打假的专题中积极发挥网络优势,让多名观众参与节目,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网络直播,这样不仅使观众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也使热点新闻事件得到了更广泛、更多角度的传播。

目前,我国的新闻评论类节目,虽然在与观众互动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诸多发展空间。真正做到以受众为核心,在现实节目中很难达到,一些节目甚至只是为了作秀,走形式。这些和节目的流程、成本以及国家相关的管理制度有关系,如果不能真正地让互动融入节目中,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当下,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会丧失大部分观众。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一档意见类型的节目,可以摆脱传统的播送模式,开发以受众为核心的,更具有开拓意识的节目形式。

在信息传播方式上,要着眼于方便、快捷这两个特点,减少信息干扰,顺应当今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让信息呈现高效、多元化传播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已然成为人民关注信息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关注民生的重要窗口。时政新闻需要凸显的就是民生意识,因而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都要更加贴近民生,走进民生,反映民生。当然工作人员也应对事物的两面性有清醒认识,并认真把握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4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打造个性化道路,摆脱传统束缚,走新颖、创新的道路。在信息选择方面,要考虑到互联网时代受众的思维模式,更加关注信息语义外的语境,还要要求网络宣传融入更多人性化思考,给予受众更多尊重以及审美体验,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积极与观众互动,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此外,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还要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实现节目和主持人的优质化,提升节目整体素质和效果,实现传统媒体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利剑.新形势下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拓展策略初探[J].中国编辑,2015(4).

[2]杨乘虎.电视节目创新的动力及其要素研究——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问题研究之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7).

[3]评审组.以创新创优为抓手 全面提升广电传播质量——浙江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节目)评审综述[J].视听纵横,2014(4).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电视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