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

2016-02-28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受众心理市场经济

粘 青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社)



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

粘青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社)

摘 要:在市场经济驱动下,新闻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针对这一既成事实的现象,我们要做的不是坚决排斥它,也不是任其发展,而是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了解,然后找出可行的、正确的应对之策。本文从新闻娱乐化的定义、主要特征、产生原因、利弊分析、社会及媒体应如何应对等方面来解读中国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以期对这一普遍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并从中找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市场经济;受众心理

当前,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国外新闻业的娱乐化现象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中国。目前,在中国,新闻娱乐化很显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传播现象。针对这一既成事实的现象,我们需要找出可行的、正确的应对之策。

1 新闻娱乐化的定义

笔者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就是注重新闻传播的娱乐功能,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注重渗透或增加娱乐因素。它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即西方媒介所称的“大众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2 新闻娱乐化的利与弊

在业界,人们对新闻娱乐化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新闻娱乐化将会破坏新闻的严肃性,使其走向庸俗化;而有些人则认为,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报道、传播方式的一种创新,是吸引受众、开拓市场的一种有利手段。而笔者认为,新闻娱乐化既非“洪水猛兽”也非“制胜法宝”,它只是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新闻并非不可娱乐化,关键是要把握好“娱乐化”的度,那么要使新闻娱乐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避免低俗化,我们就要从多角度剖析新闻娱乐化的缺陷与可取之处。

2.1 新闻娱乐化的弊端

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各种媒介每天以不同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感觉神经,大众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媒介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大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如果我们的大众媒介里充斥着过多娱乐,那么就会给受众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虚拟世界,人们一旦陷入这种虚拟的欢乐氛围中,就会无法接受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这种心理的极大反差极易造成受众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麻木,那么新闻本身所具有的传播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也就无法实现。新闻娱乐化最直接的体现是放大了娱乐新闻在整个媒介新闻中的地位,放大了新闻价值中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新闻客观性。当受众阅读新闻时不用从理性、思辨的角度去分析,而是抱着看热闹、找乐子的心情去翻阅,就会导致新闻功能不断弱化,人们理性思辨能力不断减弱。

新闻过度的娱乐化势必造成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失准。过分地迁就大众口味很容易使新闻变得低俗,甚至成为文化垃圾,导致媒体公信力丧失。同时,也使受众的价值判断水平降低,最终受到损害的既是受众,也是传媒自身。

2.2 新闻娱乐化的可取之处

新闻娱乐化是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闻娱乐化是媒介适应市场的一种行为方式。它既满足了现代受众视听、阅读习惯的需要,也满足了受众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要求,增强了媒体的人文关怀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一传播模式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双向传播模式。这就意味着,受众的自主选择性增强,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受众往往会选择能产生情感共鸣的信息去阅读,因此,在新闻中加入娱乐因素,增强新闻娱乐性是媒介赢取受众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的环境中,受众不缺少信息,相反每天都会受到信息轰炸,一条有价值而又具有趣味性的新闻必然会脱颖而出。新闻娱乐化符合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它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能为传媒争取更多受众继而创造出较高的发行量和广告收益。在严肃的新闻中恰当注入趣味性元素,既能体现媒介素养,又能愉悦受众身心。

3 新闻娱乐化的对策分析

我们应正确面对新闻娱乐化问题,关键在于把握娱乐化的度。趣味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但不能过度强调,不能主次颠倒。真实性、客观性永远是新闻的本质。因此,媒介在传播新闻过程中,尤其都市类报纸在新闻娱乐化问题上应把握一个适当的度——贴近受众,但不能一味迎合。娱乐化绝不等于低俗化。在叙述方式上,“软化要得当,在处理稿件时,除了要考虑新闻与听众的相关性、贴近性,以引起听众的收听兴趣外,还应激励受众接受新闻信息并使其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成为受众生活中有价值的话题。”

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也是把握好新闻娱乐化尺度的重要因素。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这样不仅可以使媒介真正走向大众,而且可以为媒介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提供可靠保障。目前,我国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也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合理政策和规范。所以出台相应法规,用法律效力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规范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崔尼,樊希.浅析娱乐化时代下的新闻传播[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2]陈龙.在媒介和大众之间[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受众心理市场经济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广告中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效果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中图像的运用
论受众心理对微电影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