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新疆广播文艺的市场化

2016-02-28易重庆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期
关键词:市场化新疆

易重庆

(作者单位:阿克苏地区人民广播电台)



略论新疆广播文艺的市场化

易重庆

(作者单位:阿克苏地区人民广播电台)

摘 要: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一带一路”全球战略的确定,新疆的战略地位逐渐凸显,广播发展再一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展示出其求生、求变的顽强生命力,广播文艺也正式走向市场营运。

关键词:广播文艺;市场化;新疆

新疆拥有丰厚的广播文艺资源:一是新疆在历史上俗称西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二是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民族特色是广播文艺创作源泉;三是广播文艺市场化前景看好。但新疆广播文艺要想在较为成熟的市场中找出路、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利用新疆极为丰厚的资源,管理者、创作者都必须转变观念,把广播文艺做大做强,走标准化、程式化生产之路,与国际国内流行文化接轨,走生存发展之路。

1 新疆拥有丰厚的广播文艺资源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自古至今都是祖国大陆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横贯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中介要道,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得历史上多种文化在这里撞击、交流、融合,促进了新疆乃至中华文明的创造与发展,也给今天的新疆广播文艺的创作提供无限丰厚的艺术源泉。

1.1 四大文明与独特的文艺形式

新疆在历史上俗称西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发展,并达到顶盛,内连中国长安,外连中亚、南亚和欧洲。新疆的艺术历史非常悠久,文化艺术勘称世界稀有。著名的东方学家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一体,影响深远的古中原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波斯文明四大文化体系统称世界四大文明,而这四大文明的交汇地主要在新疆,其具有代表意义的龟兹文化就是最好的佐证。”

龟兹是古代西域36国中地域较为辽阔,经济较为发达的强国之一,东连楼兰、吐蕃,敦煌至中原长安,南连于阗,西连姑墨,疏勒至印度与中亚各国相连,北至伊犁途经俄罗斯到达欧洲。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龟兹文化发展在本土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吸取中原华夏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和波斯文明世界四大文明的精髓,正是这多种文明兼收并蓄,碰撞与交流,使得古代龟兹创造了既不同于西方文化,也不完全等同于中原内地文化的风格独特、色彩奇异的龟兹文化。

西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成就,就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艺术和艳丽多姿的舞蹈艺术。目前,在新疆仍然存留且负有盛名的有“十二木卡姆”“龟兹乐舞”“多浪文化”“楼兰文化”等,其中,龟兹乐舞对中原音乐舞蹈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以龟兹乐舞为代表的西域艺术为中原输入了崭新的艺术成份,成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乐舞。

新疆历史文化的发展,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著名大家,如汉代的张骞,班超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名垂千古;鸠摩罗什、唐玄奘使盛唐西域佛教传播甚远,龟兹乐舞传播使者苏祗婆,著名音乐家阿曼尼莎王妃首创的新疆“十二木卡姆”,文学家贯云石,农业专家鲁明德等在新疆历史上享誉盛名。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和平解放,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发展,军垦文化、援疆文化在新疆得到了发展,这也是世界的独创,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

1.2 民族特色与广播文艺创作

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疆悠久的文化历史,世界四大文明的融合发展,宗教、人文习俗的变迁,一直到军垦文化、援疆文化的形式与发展,都经历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之路,并且具有独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它是新疆各族人民长期艰苦努力取得的丰硕成果,既是中华文明进步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广播文艺创作必须以新疆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人文、习俗和歌舞为创作源泉,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去发现、去捕捉人们想知的、要知的,对人们生活有影响的,对研究历史发展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满足人们的欲望和精神需求。如龟兹石窟,现存洞窟600多个,壁画近2万平方米,这一幅幅壁画讲述了一个个动人故事,都是现代人想知道又难以知道的。因此,新疆广播文艺创作者立足于民族特色,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广播文艺作品正是受众梦寐以求的。

1.3 广播文艺市场化前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国各地专业广播频率的出现,为广播走向市场化助推,如经济频率、交通频率和音乐频率曾经在全国各地红红火火,以“珠江模式”为代表的弃文从商,走市场之路受到各兄弟台的追捧和效仿,这一时期广播文艺的市场化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广播剧交易会”,各电台近千部广播剧上市交易,近3000集成交,随后哈尔滨又举办了“首届广播节目交流会”,全国80多家电台和一批节目制作公司参加交易,3万多集广播文艺节目卖声阵阵,成交量大大提高,可以说广播文艺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可以说,广播文艺在新疆本地它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也非常大,内地及国外的受众也非常需要新疆特色的广播文艺节目,去满足内地及国外受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说新疆广播文艺空间大、前景广阔,但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2 广播文艺如何市场化

广播文艺要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最终要走商业化经营之路。目前,新疆广播文艺的运营成效不佳,主要原因是不能真正领略市场这个复杂多变的六面魔方,从事广播文艺管理创作的领导者、生产者大多还是以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从事市场经济,以长官意志代替市场分析,以官僚文化代替企业文化,这种一厢情愿的行政式“市场操作”非但无法为市场所接受,也使自己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自乱阵脚,因此,广播文艺必须立足本地,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样才有市场前景。

2.1 狠抓原创,打牢根基

广播文艺只有原创的才更有生命力。新疆的许多文化艺术属于世界级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新疆广播文艺工作者要挖掘出新疆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展示新疆的文化魅力,仅靠肤浅的、拼凑的、表面的或照搬照抄其他艺术门类、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来实现广播文艺的创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体会、去感悟、去挖掘素材,如与演奏鹰笛,演唱木卡姆,与演绎龟兹乐舞的老艺人一起生活,一起感悟,运用广播音乐、文学、小说、戏曲和广播剧的表现形式,展现广播独特的听觉魅力去表现新疆的历史、政治、经济、民族、宗教、语言文字、绘画雕塑及音乐舞蹈的艺术内涵,把新疆的神秘面纱一层层剥开,把最真实、最美、最精彩的新疆艺术展示给国内外受众,新疆广播文艺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沃土中打牢根基,发出光芒。

2.2 内外联动,扩大市场占有率

新疆地域辽阔,人员相对稀少,交通欠发达,经济状况相对滞后,再加上社会稳定始终制约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就新疆台而言,每年在少数民族语言播出上国家给予了大力的经费支持,再加上新疆台实施了全疆覆盖,可以说是新疆广播界的龙头老大,但新疆地广人稀,民族成分复杂,多民族,多语种的创作成本高,创作素材来源渠道少,再加上路途遥远,创作人员的触角延伸相当困难。新疆台作为新疆广播界的龙头老大,应该扛起新疆广播的大旗,内外联动,抢占市场。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知名度高的广播文艺制作公司,有营销经验的营销人才,共同挖掘新疆的特色资源,打造新疆广播文艺品牌,并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夺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2.3 多做活动,提升社会认知度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再好的产品不宣传、不吆喝,是难以让受众预知,想知,要知,产生消费欲望的。有了好的产品,销售不出去,得不到受众的认知,认可,是很难实现其商品延展性的,所以要组织一支销售队伍,提升社会的认知度,提高受众的收听欲望。

2.4 打造品牌,实现增值服务

近年来,广播文艺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因为频率多了,听众选择的余地大了,高雅严肃的作品,通俗流行的作品经过市场调节,使广播文艺更加丰富多彩。以前人们都说广播文艺是广播的寄生体,因为广播文艺始终未能独自生存,依附于各综合台甚至系列台中,为电台的各个阶段的变革服务,所以在广播文艺新生形态进行针对性研究和市场开发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准备。

广播文艺要走市场化,必须打造品牌,实现增值。一是提倡精品意识。“精”就是要求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去创作生产,在思想、艺术上的精益求精。“品”是一个台的品牌形象和金字招牌,所以不能忽视创优工作。二是打造消费品牌。广播文艺通常是满足人们日常消费的产品,以听众市场为生产对象,以收听率为主要标尺,解决服务听众的内需,就可以带来效益的优厚回报。有了精品节目,有了消费市场,加上培育一支营销队伍,以畅销市场广播文艺节目品牌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拉动市场来实现增值。

3 转变观念,把广播文艺做大做强

就新疆而言,广播文艺创作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生产队伍不稳定,经营投入不到位,营销队伍不健全,缺少敢闯敢拼的市场意识,危机意识。

3.1 按市场需求精心组织广播文艺生产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完善的今天,广播文艺创作生产的主要目的。以广播的节目资源为销售对象,以社会化生产的方针纳入市场模式运作,以专业化管理的手段加强产品质量和成本管理,所以,必须按市场需求确定节目定位,组织创作班子,深入生活,进行广播文艺制作生产,只要按市场需要进行创作生产,就一定能受到人们的欢迎。

3.2 开发国内外、区内外三级市场

现在,虽然新疆的广播文艺创作人才、创作能力、创作经费和创作资源有限,但有影响的优秀的广播文艺作品还是不少,只是没有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就终断了,甚至消失了。针对这样的作品,一是可以销售给全疆各台;二是可以按市场价销售到内地省、区、县电台;三是可以组织加工再创作向国际市场进军,抢夺市场份额。

3.3 结合其它媒体,让品牌一家独大

新疆的广播文艺有其独特的创作优势和媒体强势,但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单打独斗是难以做大做强的,除了与内地各电台密切合作交流外,还可以采取借船出海的策略,与疆内外、国内外的其他报刊、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强强联合,新疆广播文艺品牌就能一家独大。4 结语

新疆的广播文艺应该站在多极化的文化立场,在自信、自立、自尊的理性基础上,充分尊重世界文化,去粗取精,综合创造出全面、客观、兼容的新兴文化艺术,同时也必须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的媒体运作方式,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使新疆广播文艺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华发号.龟兹文化[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王新友.关于广播文艺改革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0(4).

作者简介:易重庆(1966-),男,湖南邵阳人,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广播新闻宣传管理。

猜你喜欢

市场化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研究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新疆多怪
供方体制应尽快走向市场化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