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刮痧临床病谱的初步研究

2016-02-22焦慧易玮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刮痧病症西医

焦慧,易玮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文献研究◆

中国现代刮痧临床病谱的初步研究

焦慧,易玮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刮痧;临床病谱;文献计量学

古代中医治疗6大技法为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其中“砭”即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刮痧疗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虽然中医不断地受到世界的关注,但西方医学迅猛地发展,对中医的传播仍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中西医学并存的环境下,我们不仅要明确刮痧疗法的科学性,更应该深入探讨刮痧疗法的病谱,以充分发挥中医治病的优势。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初步获得了现代刮痧病谱。

1 刮痧病谱文献研究方法

1.1 文献采集源 本研究选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为连续动态更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

1.2 文献检索策略 依据CNKI的检索程序设计,为了能全面采集到有关刮痧的文献,以“医药卫生科技”为查询范围,“刮痧”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得到1974—2015年的刮痧文献1414篇文献。将收集到的文献再通过人工阅读的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决定取舍,共整理有效文献558篇。

1.3 纳入标准 ①刮痧临床疗效观察类论文;②论文至少有自身前后对照的疗效比较,且具有统计学结果;③论文有一定的样本数,至少不少于10例。

1.4 排除标准 ①个案、验案报道类文献;②动物实验类、综述类文献;③其他非临床观察类文献(理论探讨、临床经验与体会、文摘、科普类等);④病名不规范、诊断不明确或有歧义的疾病;⑤样本量少于1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章;⑥与刮痧无关的文献;⑦征稿启示、图书介绍、继续教育、会议通知等文献;⑧内容相同或一稿多投的文献,仅保留质量较高的1篇。

1.5 病谱统计方法 ①病名:病谱统计按西医病名诊断、西医症状诊断和中医病证诊断进行分类统计。为了化简为繁,部分病名进行了合并归类。②疾病系统归纳:病谱分类上主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1],并根据刮痧临床的实际情况,共分为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儿科疾病、妇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12大类;③疾病统计:对文献中每一个疾病所报道的次数进行频次统计。病名不规范者予以剔除。如果出现同时治疗2种或2种以上疾病的文献,将按2篇文献登记归类。④对每一种病症进行国际疾病分类编号。

2 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共得到15类刮痧病谱132种。各疾病系统按频次排序如下。

2.1 运动系统病谱32种,总文献量238篇 ①西医病症:颈椎病及颈肩综合征(78)、腰椎间盘突出症(16)、强直性脊柱炎(11)、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51)、纤维肌痛综合征(1)、肩手综合征(1)、项背肌筋膜炎(2)、颈肩肌筋膜炎(1)、梨状肌综合征(1)、痛风性关节炎(1)、腰三横突综合征(2)、肱骨外上髁炎(3)、胸椎小关节紊乱(1)、慢性腰肌纤维炎(1)、颈钩椎关节错位症(1)、急性腰扭伤(6)、肩胛提肌损伤(1)、踝关节扭伤(1)、软组织损伤(软组织劳损7)、菱形肌损伤(1)、腕部扭挫伤(1)、腰肌劳损(12)、肌肉酸痛症(1)、骨质增生症(2)、颈曲变直(1);②中医病症:落枕(21)、痹证(1)、肩凝症(1)、腰背痛(2)、腰腿痛(3)、颈肩背痛(1)。

2.2 神经系统病谱17种,总文献量67篇 西医病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面肌痉挛(1)、神经性皮炎(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面神经炎(1)、眶上神经痛(2)、坐骨神经痛(1)、股外侧皮神经炎(4)、三叉神经痛(1)、中风后遗症(3)、面瘫(10)、小脑萎缩(1)、上肢麻木疼痛(1);中医病症:头痛(12)、偏头痛(10)、眩晕(11)、中风(1)。

2.3 儿科病谱15种,总文献量40篇 西医病症:小儿便秘(1)、小儿腹泻(2)、小儿厌食症(3)、小儿呼吸道感染(7)、婴幼儿贫血症(1)、小儿遗尿(10)、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1)、小儿脑瘫(1)、小儿多动症(1)、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1)、小儿哮喘(2)、小儿支气管肺炎(1)、小儿外感发热(7)、小儿食积症(1);中医病症:小儿积滞化热(1)。

2.4 妇科病谱11种,总文献量22篇 西医病症:经前期综合征(2)、月经后期(1)、慢性盆腔炎(3)、急性乳腺炎(4)、乳腺增生(6)、更年期综合征(1)、经行乳房胀痛(1)、产后缺乳(1)、乳房胀痛(1);中医病症:乳癖(1)、乳痈(1)。

2.5 消化系统病谱10种,总文献量24篇 西医病症:慢性结肠炎(2)、急/慢性胃肠炎(2)、胃肠功能紊乱(1)、溃疡性结肠炎(3)、腹泻(肠炎腹泻)(1)、消化性溃疡(1)、急性胃痉挛(1)、慢性乙肝(乙型肝炎)(6);中医病症:便秘(5)、胃脘痛(2)。

2.6 呼吸系统病谱9种,总文献量49篇 西医病症:感冒(20)、哮喘(支气管哮喘)(4)、鼻窦炎(1)、慢性咽炎(2)、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5)、支气管炎(2);中医病症:发热(外感发热/感冒发热)(10)、咳嗽(3)、呃逆(2)。

2.7 五官科病谱8种,总文献量10篇 西医病症:近视(1)、瘦脸(1)、眼袋(1)、假性近视(1)、麦粒肿(2)、沙眼(1)、过敏性鼻炎(2);中医病症:耳鸣(1)

2.8 皮肤病病谱5种,总文献量42篇 西医病症:色素沉着(黄褐斑/蝴蝶斑)(22)、痤疮(粉刺)(13)、湿疹(4)、皮肤瘙痒症(1)、荨麻疹(2)。

2.9 循环系统病谱4种,总文献量13篇 西医病症:高血压病(10)、冠心病(1)、类冠心病征(1)、脑梗死(1)。

2.10 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病谱4种,总文献量23篇 西医病症:睡眠障碍(失眠/睡眠失调/嗜睡症/入睡延迟)(17)、抑郁症(1)、神经衰弱(3);中医病症:不寐(2)。

2.11 内分泌系统病谱3种,总文献量11篇 西医病症:肥胖症(9)、甲状腺肿(1)、甲状腺功能减退(1)。

2.12 泌尿系统病谱2种,总文献量3篇 西医病症:急/慢性前列腺炎(2)、肾绞痛(1)。

2.13 肿瘤病谱1种,总文献量1篇 食道癌(1)。

2.14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谱1种,总文献量1篇 带状疱疹(1)。

2.15 其他10种,总文献量14篇 寒闭证(1)、中暑(4)、风湿病(1)、背寒症(1)、内伤疼痛(1)、黄疸(1)、痛症(3)、痧病(1)、慢性疲劳综合征(1)。

3 讨论

3.1 CNKI数据库检索有待进一步完善 CNKI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不仅动态更新快,文献包含量也多,该数据库收录了1974年至今(2015年)的文献。但在文献查找过程中发现,通过CNKI高级检索,主题词输入“刮痧”并含“咳嗽”精确,共收索26条结果,但实际同时包含“刮痧”和“咳嗽”的文献仅有9篇。这严重加重了文献统计的任务量,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查找过程中发现众多文献没有摘要提示,只有在下载全文后才能知道文章所述内容。收索中发现许多文献来源于家庭保健类等其他非学术类的期刊,如家庭医药,还有很多过时的会议通知和征文启示等,这对我们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干扰。所以,CNKI的归类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机制探讨类文献归为机制探讨类;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章归为临床疗效观察类等等,如此细分过后,不仅能督促写出高质量的文献,更能够让读者们一目了然。

3.2 明确刮痧疗法的真正病谱,掌握刮痧疗法的局限性通过相关文献整理、统计、分析可以得知,刮痧病谱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肿瘤科、传染病和寄生虫,其他等共15大类疾病。通过各类疾病的文献频次可知,各类疾病的文献量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科、呼吸系统和儿科疾病。通过各类病种的文献频次可知,虽然刮痧治疗的病种有132种,但其中有67种病症的文献频次仅为1,虽然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均为阳性,但如果按文献研究中的“孤证不立”原则,本次疾病谱的统计量实际上应为63种,而这63种病症中以刮痧作为单一治疗手段的仅有50种病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急性腰扭伤、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落枕、腰背痛、腰腿痛、神经性皮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股外侧皮神经炎、面瘫、头痛、偏头痛、小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呼吸道感染、小儿遗尿、小儿外感发热、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急性胃肠炎、慢性乙肝、便秘、胃脘痛、感冒、哮喘(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外感发热、呃逆、麦粒肿、黄褐斑、痤疮(粉刺)、湿疹、荨麻疹、高血压病、睡眠障碍(失眠/入睡延迟)、神经衰弱、不寐、肥胖症、急/慢性前列腺炎、中暑、痛症。与此同时,上述这些病症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少之又少。只有当我们明确刮痧疗法的真正病谱,掌握刮痧疗法的局限性时,才能够很好地对症下法,适时地进行综合疗法。《针灸大成》“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3.3 规范实验设计,提高文献质量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统计、分析,我们看到了刮痧研究的不断发展,同时也看到了其存在的问题。对于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献,应有明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样本量、基线、疗效评价,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案设计,至少进行自身对照,进行疗效评价时研究者、操作者、评价者应三分离,尽量避免实验误差的产生。但我们现有整理统计出的有关刮痧的文献中,很多都没有满足以上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各项要求。虽然实验完成,但其结果有待商讨,可信度有待确定。在所有整理统计的刮痧文献中,核心期刊文献仅45篇,涉及病症共37种病症:乳腺增生症(3)、腰椎间盘突出(1)、过敏性鼻炎(1)、小儿遗尿(1)、围绝经前综合征(1)、哮喘(1)、软组织损伤(1)、颈性眩晕(1)、慢性湿疹(1)、抑郁症(1)、神经根型颈椎病(4)、红眼病(1)、经前期综合征(1)、腕部扭挫伤(1)、急性支气管哮喘(1)、菱形肌损伤(1)、肩周炎(3)、单纯性肥胖(1)、儿童哮喘(1)、反复发作性乳腺炎(1)、支气管哮喘(1)、小舞蹈症(1)、踝关节扭伤(1)、失眠(1)、发热(1)、背肌筋膜炎(1)、类冠心病(1)、轻度高血压(1)、感冒(1)、小儿食积症(1)、骨质增生症(1)、儿童多动症(1)、强直性脊柱炎(2)、胸椎小关节紊乱(1)、感冒头痛(1)、痤疮(1)、落枕(1),其中仅4种病症的文献量大于或等于2篇。由上可知,高质量的刮痧类文献量有待提高和完善,高质量的文献是后期研究的有力依据。

[1]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9-800.

(责任编辑:刘淑婷)

R244.4

A

0256-7415(2016)02-0216-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84

2015-08-01

焦慧(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原理研究,针灸促进脑重组及大脑可塑性的研究。

猜你喜欢

刮痧病症西医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青春期病症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