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如何养好蛋雏鸡

2016-02-18李中习

河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鸡场周龄雏鸡

李中习

浅述如何养好蛋雏鸡

李中习

一、蛋雏鸡的生理不足

1、抗应激性差

雏鸡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各种不良因素的反应都比较敏感,例如:噪音、温度、色泽、湿度、光照强度、饲料改变、免疫接种、工作人员的更换、其它动物的闯入等都会对其造成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如:扎堆、免疫力降低、异食癖、炸群等。

2、胃和嗉囊容积小、消化能力差

尽管雏鸡采食量较大但其嗉囊和胃的容积却不大,1周龄雏鸡嗉囊充盈状态下还没有1个小枣体积大,同时又因消化酶不足和肌胃的摩擦力不够造成消化力较差。

3、生长速度快

蛋雏鸡孵出体重一般为40克左右,1周龄体重75克左右,2周龄体重130克左右,3周龄体重200克左右,4周龄体重290克左右,5周龄体重370克左右,6周龄体重460克左右,从这些数据可知其生长速度较快。

4、采食量大

雏鸡的消化吸收能力极差,在健康状态下其粪便中有大量未消化的、肉眼可见的饲料颗粒,其是其它动物(如:育肥猪、产蛋鸭、产蛋鹅等)的优质饲料,再加上其生长速度快,所以雏鸡每天需要采食相对较多的饲料。

5、易发病、死亡

由于雏鸡的免疫器官发育不够完善、抗逆性差,不能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感染、发病、死亡,若引进的为弱雏或带有垂直传播的疾病发病、死亡情况会更加严重,甚至可全群覆灭。

二、应对措施

1、鸡场选址

鸡场应选在通风良好、地势高燥、交通便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水源清洁充足远离病原的位置,其与动物饲养、屠宰、隔离、诊疗、无害化处理等场所及集贸市场、居民区、学校、医院、交通要道的距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鸡场建造

鸡场的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如在鸡场周围应有围墙,其大门有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鸡场生活区与生产管理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等,鸡舍出入口应有消毒池或消毒垫。

3、雏鸡选择

不能做到自繁自养的应在饲养1月前做好调查:根据市场需求、技术优势、局部规模等情况确定预养鸡的品种,选择规模大、管理严、信誉好、种鸡健壮孵化场的雏鸡,并在3周前预定。

4、进雏准备

进雏1周前应将鸡舍、等上面的灰尘、污物及其它有机物清洗干净、晾晒,进雏5天前对上述场所或用具进行喷雾或浸泡消毒后继续晾晒。

进雏4天前将鸡舍内的加热设备、照明设备、温度表、鸡架、塑料网安装就绪(若为新火炉或火道,应在20天前磊好,灯泡距离地面2米,灯泡之间距离在3米左右)。

进雏3天前将水槽、料槽等用具放入鸡舍、关闭窗户和通风口、技术人员将盛有高锰酸钾(15克/米)的容器放在门里边,将2倍高锰酸钾量的40%的甲醛倒入并搅匀后关闭舍门离开。

熏蒸24小时以后打开所有通风口和窗户通风换气48小时以上、无异味时再进雏饲养,注意通风换气期间应防止野鸟、野兽、家畜、虫蛇等动物和无关人员的随便进入。

进雏2天前应将1周内育雏饲料和药品、葡萄糖或白糖等备好,放到干燥、避光、不受污染、小孩不易接近的位置,当天还应开始生活或启用其它增温设施开始增温。

5、雏鸡引进

不能自繁自养需引进雏鸡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规范依法取得相关证明及相应检疫合格后方可饲养。

进雏时应由孵化场的专职人员选择较好的方式或用专用的运输工具运输,装雏时应动作轻缓,不能随便往塑料网上倒,以防挤压或别到塑料网或盛雏筐的空隙致死致伤。

6、雏鸡饲养

(1)饮水。雏鸡进入育雏舍即可饮水,饮水应清洁、充足,水温在20℃,为了预防脱水和鸡白痢应交替在水中加入白糖或葡萄糖(0.4%)和适量的预防鸡白痢的药(如0.05%的诺氟沙星),或直接在饮水中加入开口乐、开口宝等复合制剂。

(2)开食。在雏鸡进入育雏舍3小时后或2/3以上的雏鸡喝足水或1/3的雏鸡有啄食动作时应开食,开食料应用少量的水拌湿后洒在红色的纸上,随吃随添,以免食入变质饲料而对雏鸡致病。

(3)营养。雏鸡饲料应新鲜、不发霉变质、无污染、适口性好,饲料营养应丰富、全面、搭配平衡、容易吸收,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以能满足其生长需要。

7、雏鸡管理

(1)密度。塑料网平养1周龄45只/平方米,2周龄40只/平方米,3周龄35只/平方米,4周龄30只/平方米,5周龄25只/平方米,6周龄20只/平方米;若为笼养育雏1周龄55只/平方米,3—4周龄40只/平方米,5—6周龄30只/平方米。

(2)光照。光照时间:1—2日龄24小时、4—7日龄20小时、8—14日龄16小时、15—42日龄自然光照;光照强度:1—7日龄15—20Lx、8—42日龄、9—12Lx。

(3)温度

1—7日龄33—35℃,8—14日龄31—33℃,15—21日龄29—31℃,22—28日龄27—29℃,29—35日龄25—27℃,36—42日龄23—25℃。

注意:第一,温度除了温度表的显示外还应参考雏鸡状态,当温度过高时雏鸡张口呼吸或气喘,当温度过低时雏鸡扎堆取暖。第二,每周降温2—3℃,昼夜温差应在2℃以内。第三,免疫接种、断喙、通风或带鸡喷雾消毒时温度提高1—2℃。

(4)断喙

应由技术熟练的人用专业断喙机在7—10日龄对雏鸡进行断喙,上喙断1/2,下喙断1/3,形成“下包上”,断喙前、中、后3天内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Vc、Vk3和环丙沙星。

(5)称重和分群。正常情况下雏鸡体重与平均体重只差不超过平均体重的10%,每周称重将体重偏差超过平均体重10%的弱雏或超重雏分别分群饲养,加以调节,达到最终体重达标的目的,同时在1月龄后公鸡也应从雏鸡群中分利。

(7)湿度。1—7日龄湿度控制在70%—75%,2周龄后控制在65%左右即可,湿度过高时雏鸡会出现气喘、沉郁等不良反应,此时应及时通风换气。

(8)饲喂。1周龄内将饲料洒在红色的纸上随吃随添,2周龄开始换用料槽,2周龄每天饲喂7—8次,3—4周龄每天饲喂5—6次,5—6周龄每天饲喂3—4次。

8、日常管理

夏季每周应清粪3—4次,每天带鸡喷雾消毒,每天通风换气2小时以上;冬季应每周清粪1次、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时间带鸡喷雾消毒3次以上,每天通风换气40分钟以上,注意在免疫接种的前、后各3天内不准带鸡喷雾消毒,粪便、病死鸡尸体及其污染物品必须及时进行严格有效的发酵、销毁、消毒等处理。

对进入鸡舍或鸡场的人员应严格控制、登记、消毒,工作人员应健康,进入鸡舍或鸡场应严格消毒,工作期间应带消毒合格的卫生帽、穿消毒合格的工作服和胶靴,各司其职、不相互串岗聊天。

9、免疫接种

根据附近区域鸡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以及雏鸡群相应的抗体水平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免疫程序,用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相应疫苗采取疫苗说明书上要求的接种途径由技术熟练的防疫人员对本鸡群进行免疫接种。

在免疫接种前后的3天内不能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相关的药物,譬如:不能在接种病毒病疫苗期间不能添加抗病毒药,在接种细菌病疫苗时不能添加抗菌药,不论接种哪种疫苗可添加些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

10、疫病控制

发现病鸡应及时到动物诊疗场所找兽医师进行诊治,诊治中若发现疑似新城疫或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及时将疑似病鸡同群鸡立即隔离、停止治疗,同时报告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兽医主管部门,不能越级上报,当二类鸡病爆发流行时按照上述措施处理。

(作者单位:大名县畜牧水产局)

猜你喜欢

鸡场周龄雏鸡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优选雏鸡四法
褐壳蛋鸡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规模化鸡场生产成本构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