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面对和突破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

2016-02-18王倩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6期
关键词:面授教学资源学习者

◆王倩

如何面对和突破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

◆王倩

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天地网结合的网络教学环境已初步形成。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发展不应仅仅靠技术的更新,而应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教学资源的建设、利用和共享上。那么,如何面对和突破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中的“瓶颈”,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远程教育;开放教育;教学资源;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6.060

1 前言

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办学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总体有这样三方面要求:

第一,要具备丰富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能够适应社会教育多样化以及终身化学习需求;

第二,要有良好的支持服务,能够帮助学生极为方便和有效地得到以及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第三,要形成更加开放的共享机制,能够充分、有效地对全社会、全系统优质教学资源进行集成、整合和利用。

但是对比要求,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从总体上看仍然滞后,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使其成为目前制约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

2 教学资源建设的“瓶颈”

教学资源建设难以动态地“配合”和“选择”教学资源建设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开放教育发展进程中,随着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对于教学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财经、法律类课程,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年年在变,这就导致基层教学点和学生的需求也跟着在变,而教学资源却难以迅速地适应需求的变化,做到“相配合”,更难做到“可选择”。

缺乏教学资源标准和规范提高课程品质及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标准以及规范。应制定相关质量标准和建设规划,并建立教学资源评价机制,要重视研究并逐步解决制约教学资源质量的因素,比如认识、机制、投入、队伍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远程教育在教学资源上的有效投入仍然相当不足,还有在机制上应该坚持以教学为主导而不是以技术为主导。

教学资源的建设环节与面授教学环节脱钩面授教学活动是开放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资源的建设应与面授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但是在很多学校中由于本校的管课责任教师很少参与所管课程的面授教学活动,因此造成大多数课程面授教学环节的教师只能外聘的现象,这就进而引起教学管理中日常资源建设环节和面授教学环节中的资源使用相互脱节。再加上课程责任教师与面授任课教师缺乏有效沟通,甚至从不沟通,这些都会造成教学计划形同虚设,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且利用率低,教学管理无法落实到位,面授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于开放教育认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存在。

教学资源的应用难以与教学模式的应用相结合教学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应用,评价教学资源的优劣也应该特别注重使用效果。推进教学资源的应用,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以案例课程的教学为例,这需要有大量高质量的案例资源来支撑。这里重要的不是收集,而是整合利用。这些案例只有根据教学目标经过处理以后,能够有效地用于实际教学,成为课程教学模式的有机构成部分,才称为教学资源。那如果想使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以及与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则是“难上加难”。

3 如何突破“瓶颈”

首先必须认识到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而不是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教育工作者应予以更多的重视。

建立“质量标准评估体系”应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以尽可能满足基层教学点教学实施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为基本要求,进行资源配置。同时保障和提高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并制定共同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如建立教学资源质量标准以及评价评估指标体系等,并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组织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进行逐步完善。

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和共享的大平台收集优秀教师的自建教学资源在网络上进行分类储存和管理,并通过网络与他人共享。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共享平台和交流的空间,还给教师一个进行经验交流的机会,提高教研水平。这不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还使得优秀教师的隐性知识(优秀的教学经验)显性化,同时也可利用平台快速建立教研团队,实现网络教研协作活动,也可为其他教师和学生“查找专家”,有利于资源的动态建设和“可选择性”。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适应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教学资源

在构建教学资源时,可以建立以课程责任教师、面授讲师以及学生学业顾问为一体的三线教学责任制,把原先传统的针对班级的单一化、扁平化管理完善为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生的特色化、立体化管理模式,三者既有明确分工,又应相互协调。具体来看:可以由专业负责人来负责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由学业顾问负责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面授讲师则应站在学生角度,围绕学生组织教学,满足学生的自主化、特色化学习需求。在这种一体三线的管理模式下,三方应在教学资源设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模式应用、教学资源利用上,定期沟通交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1]。

建立完善的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在资源建设上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资源支持服务系统,向学生提供多种媒体资源的“学习包”。具体来看:对于上网便利的学习者,应以在线学习为主,集中面授学习为辅,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和帮助;对于上网受限,但具备电脑学习条件的学习者,应利用光盘或多媒体课件等辅导性离线学习资源为主进行学习,以集中面授学习为辅;另外,对于不具备以上学习条件者,应以集中面授学习为主,在线或多媒体资源学习为辅,并配以适当的纸质学习材料[2]。最后,面授教师应注意跟踪了解学习情况,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答疑交流,以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

利用虚拟技术来解决实践教学问题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购买或开发一些专题性、实用性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用于实验实习的小课件,同时也可以采用虚拟技术来解决实践性教学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利用这一技术来模拟实践活动,它不但可以在网上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远距离“面授”教学,还可以让学习者“实际”体验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满足“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要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与好的适合的教学模式相互配合是加强资源利用的关键推进教学资源的应用,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相结合。要积极探索好的、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与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这就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必须先进合理,内容必须具有建构性,符合学习规律和传播理论,能够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知识的权利。

其次,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要易于学生使用。教学资源一是应设有浏览器书签,以便学习者标记感兴趣的内容或是在以后的复习中加以应用;二是要有搜索工具,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自定范围搜索,并与需要的网站进行链接;三是要有数据记录工具,自动统计学习者学习开始的时间、每次学习时间、累计学习时间、历史访问内容、网上测试成绩记录、错题汇总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无疑对学习者个人的学习都非常有效。

第三,多媒体课件要便于人际交流,利于学习者的情感发展。课件必须创设真实的情境,便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创设更多的交往活动,使学生封闭的学习空间成为开放的、平等的、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能感受到同伴和教师的激励、鼓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对学习者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网络化学习,学生还会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信息越来越多,但是不可能掌握全部;二是需要对信息进行认真研究,否则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三是信息传播媒介多种多样,信息传播效果也多种多样;四是吸收信息的能力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针对以上问题,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3]。

1)工具使用能力:要求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工具,如前文所述的浏览器书签、搜索关键等。

2)获取信息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具备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开展有效学习的能力,包括能够熟练运用检索、访问、阅读、参观、讨论、实验等方法获取各种有效的学习资源。

3)处理信息能力:学生应对收集到的信息具备简单的处理能力,如归纳、总结、分析、鉴别、分类、记录等。

4)生成信息能力:能够在信息搜集、处理的基础上,准确抽象概括、描述和执行所需信息,并使之通俗流畅、简洁明了和富有个人色彩。

[1]甘丽新,徐伟.大数据时代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探索[J].科技广场,2014(2):35-36.

[2]羊彩焕.浅议网络时代下的高校馆员素质[J].才智,2013(4):15-16.

[3]夏昊.大学生信息素养与网络利用状况研究:以武汉地区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22-23.

G642.0

B

1671-489X(2016)16-0060-02

作者:王倩,山东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开放教育教学模式(250014)。

猜你喜欢

面授教学资源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自学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自 学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