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构建肉品销售网点为突破口促进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

2016-02-18杨健海南省农业厅兽医处

中国畜牧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屠宰厂贩子肉品

文|杨健(海南省农业厅兽医处)

以构建肉品销售网点为突破口促进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

文|杨健(海南省农业厅兽医处)

在生猪屠宰行业管理中,大多数同志的工作思路停留在生猪屠宰环节,特别是对财政资金扶持方向,缺乏研究,大多是用于生猪定点屠宰厂的升级改造。对生猪定点屠宰厂适当升级改造是必要的,但是,屠宰厂的硬件我们可以改造,以生猪代宰经营为主体的屠宰体制是改造不了的,唯有通过推进屠宰行业的改革,才能激发行业活力,从而更好地保障肉品的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发展。

屠宰行业的改革与未来,需要我们打开工作思路,把思维向肉品的市场销售环节延伸,向肉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

在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中,很多的工作在食品公司、肉贩子这个点上停滞。笔者认为,我们的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适当考虑食品公司和肉贩子的实际需求,但,绝不能以食品公司能不能做得到、肉贩子能不能接受,作为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而是应该以如何更好地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如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如何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为出发点。如果我们的工作总是停留在食品公司能不能做到、肉贩子能不能接受这个层面,我们的工作将极为被动,甚至停滞不前。

生猪屠宰管理职能从商务部门交接过来,很多同志认为商务部门管了十几年,管得不好。我们农业畜牧部门接管这项工作也有两年多时间,又管得怎么样呢?我们要取得突破,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扭转屠宰行业管理中的被动局面,从目前的窘境中突围。不能因为取消不合格的屠宰场点,不能因为肉贩子罢市,我们就无可奈何,老百姓就没肉买。笔者认为,这个突破口就是要加快肉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被取消屠宰场点乡镇的农贸市场及附近,构建财政资金扶持的肉品销售网点为突破口,促进生猪屠宰行业的转型升级。

一、构建肉品销售网点,是营造公平公正有序屠宰准入环境的需要

一直以来,海南省每个乡镇都设置屠宰场,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1998年开始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原本已经解散回家的乡镇食品站的职工,被动员回来,恢复屠宰,当时为定点屠宰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原先的屠宰网点设置、行业结构、代宰体制、肉品流通模式等,已经不成适应现代屠宰行业发展的要求,这些落后产能及落后的体制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累赘和包袱,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成为行业改革的首要对象。海南省的罗牛山、雨润和瑞今这几家大型屠宰企业,对海南省的生猪屠宰行业现状意见较大,认为行业落后产能过多,屠宰网点过多,造成大型屠宰企业优势产能不能充分利用,以致产能过剩。

笔者认为,企业的产能过剩,首先是大型屠宰企业要从自身找原因。投资建设一个年屠宰设计能力200万头的大型屠宰加工厂,难道没有经过调研论证吗?一个企业产能过剩,首先得查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把责任推卸到政府头上。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罗牛山、雨润、瑞今等大型屠宰企业,投资上亿元资金建设一个屠宰厂,不但具有现代化的屠宰生产线,行业突出的环保排污问题、动物防疫问题,他们也都是合格的。而我们几乎百分之百的乡镇屠宰场,甚至大多数县城的城区屠宰厂,有几个是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有的小型屠宰场卫生状况恶劣,污水横流,屠宰环境跟那些私宰点比好的了多少?一直在以最低廉的成本去赚取最大的利润。大家对比一下,这样的屠宰经营环境公平公正吗?所以,大型屠宰企业对我们行业有很大的意见,是正常的,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同样也有意见。这就折射出我们已经到了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屠宰准入环境的时候了,再也不能任由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了,达不到标准的屠宰厂,要坚决关闭。要结合环保的高要求,形成推进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二、构建肉品销售网点,是加快行业竞争的需要

大家想想,这些不合格的屠宰场,如果我们不采取行政措施,主动去关停,那么,恐怕再过5年、10年,甚至20年、30年,都不会自己关闭。这就折射出屠宰行业竞争很不充分,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事实刚好相反,不但不会优胜劣汰,反而是以小挤大、以劣挤优的现象特别突出。优者面临产能过剩,劣者难以取缔。也正因为市场竞争不充分,使得市县政府对关闭屠宰场心存芥蒂,下不了硬手。这种局面长而久之,无形中形成了对落后产能的保护。这种保护是无形的,是无意识的,也是无奈的。而越是无形的保护和依赖,这种行业的现状应越难以打破,给行业管理带来极大的被动,给行业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因此,破除无形的垄断,引入竞争,建立起新的肉品经营销售体系,才能打破这个僵局,才能破解行业发展停滞不前的难题。所以,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套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引导行业加快竞争,通过市场竞争的手段淘汰落后产能。

三、构建肉品销售网点,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建设肉品销售网点,逐渐引导行业由代宰经营向自营,自营向品牌经营转型。代宰体制不仅造成我们监管上的被动,也是行业发展的很大障碍。我们要通过支持品牌店、专卖店、连锁店、品牌销售摊位等建设,使一些代宰企业由代宰向自营,自营向品牌经营转型升级,逐步提升品牌肉品的市场份额,达到以品牌白条肉批发和品牌店为主要模式,代宰为补充的梯形、多样化经营格局。事实上,代宰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型的过程,就是行业改革和创新的过程。

四、构建肉品销售网点,是肉品供应保障的需要

一直以来,肉品供应是屠宰行业管理部门的短板,是政府的短板。代宰体制下,只有肉贩子才能供应市场,只要肉贩子不满意政府的政策,就以罢市对抗。因此,抓好财政资金扶持的肉品销售网点建设,也是保障肉品供应的需要。有了这些财政资金支持的销售网点作为供应基础,屠宰监管工作将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将很好地扭转被动的局面。肉贩子要罢市,则由他罢去,他越罢市,我们财政资金支持的销售网点就越赚钱。至于那些肉贩子围攻正常销售经营的肉品网点,那不是屠宰的问题,是一个地方社会治安好不好,投资环境好不好的问题。相信地方政府会采取必要措施,解决一个地方社会治安和投资环境的问题。

五、构建肉品销售网点,是培育养殖、屠宰、加工、批发、销售等一体化市场主体的需要

建设肉品销售网点,要有工作重点,要重点引导合格的屠宰企业、规模养殖企业和肉品品牌代理商来建设。建设选址重点在被关闭屠宰场的乡镇农贸市场内建设肉品销售摊位,在农贸市场附近建设肉品品牌店、专卖店、连锁店。并通过引导一批规模化养殖企业加入屠宰行业中来,开展养殖、屠宰、加工、批发、销售一体化经营,形成相辅相成的养殖与屠宰融合发展新型模式,促进畜牧产业和屠宰产业的健康发展。

所以,把工作思路从产业链上游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用做好下游的事情来更好地解决上游的问题,这既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方向的必然选择。加快构建肉品销售网点,其实也是屠宰行业和肉品销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整个屠宰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布下的一个“局”,是立足行业现状,为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及行业发展铺垫的破题之策。

猜你喜欢

屠宰厂贩子肉品
肉品中水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腌肉快速入味小技巧
统一配送 闭环管理佛山市肉品流通监管见成效
广东珠海:首批三家家禽集中屠宰厂挂牌经营
号贩子怕群防群控
宣战号贩子
对县级生猪定点屠宰厂进行改革重组的思考--以陕西省白河县为例
让号贩子失去生存土壤
宣战号贩子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技术及其在肉品工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