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治疗哮喘

2016-02-15韩智王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穴位

韩智 王鹏

中医综合治疗哮喘

韩智王鹏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研究组(中医综合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3%、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疗;综合疗法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1]。目前,中医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获得较好临床效果[2]。本研究以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5例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0.0±16.0)岁;平均病程(5.5±3.2)年。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40.1±16.2)岁;平均病程(5.6±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吸氧、抗生素控制感染、纠正脱水等,并给予祛痰剂、氨茶碱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停止使用其他中西药物,并辅以中药综合治疗,主要是三子养亲汤、定喘汤综合加减。药方:杏仁10 g、炙麻黄5 g、桑白皮10 g、白果10 g、白芥子10 g、黄芩10 g、炒菜菔子10 g、紫苏子10 g、半夏10 g、炙甘草6 g、款冬花10 g。按照中医辨证加减,针对含明显脾气虚的患者,辅以15 g薏苡仁;针对含明显肺气虚的患者,五味子、黄芪加量;针对含明显肾气虚的患者,辅以12 g杜仲。以上药方以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患者均以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除中药加减治疗外,中医综合治疗还可辅以外治方式,主要包括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等。中医穴位敷贴常取双侧脾俞穴、肺俞穴、定喘穴,穴位埋线则常取双侧定喘穴、肺俞穴、膏盲穴,配合中药内治,效果显著。

1.3疗效评定标准

以患者治疗后,哮喘症状完全缓解,第1秒用力呼气量在35%以上,或在80%预计值以上(包括80%),变异率在20%以下,为临床控制;以患者治疗后,哮喘症状明显改善,第1秒用力呼气量增加25%~35%,或到达预计值的60%~79%,变异率在20%以下,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哮喘症状有所改善,第1秒用力呼气量增加15%~24%,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3]。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临床控制)/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3%(48/55):无效7例,有效12例,显效18例,临床控制18例。对照组则为65.5%(36/55):无效19例,有效8例,显效18例,临床控制10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0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现代中医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于“哮证”、“喘证”范畴,咳、喘、痰是主要症状,发作时喉部哮鸣有声,且伴有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喘息症状,且不能平卧,病情缓解时,与常人无异[4]。该病属于内科顽症,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5]。

笔者认为,支气管哮喘是因宿痰内伏,遭遇新邪,而引发气道壅塞,不利肺气,致使宣降失常造成的。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以降气平喘、开通气道、祛痰宣肺为主[6]。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三子养亲汤、定喘汤综合加减治疗。药方中,白芥子有着较好的利气温肺、消痰平喘的功效;紫苏子能平喘止咳、降气行痰;炒莱菔子能祛痰行气、消食导滞。以上三药联合应用,能充分发挥消食导滞、顺气豁痰的功效。此外,其他药材配伍,具有健脾化痰、温肺化饮、敛肺止咳、益气和中等效果,搭配炙甘草的解毒效果,可实现降气平喘、开通气道、豁痰宣肺之效。配合中医外治疗法中的穴位敷贴和穴位埋线,可达治疗哮证、喘证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3%、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7-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凸显出中医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1]王金成,潘卫峰,刘莎,等. 中医综合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13,33(5):710-711.

[2]孙增涛,刘伟,钟新春,等. 基于肺功能变化的中医规范治疗哮喘的疗效评价[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41-1943.

[3]关玉娟,于雪峰,郭振武.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哮喘虚哮证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2):2386-2387.

[4]郑光华.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4,15(9):305-305.

[5]刘海燕. 重症哮喘中医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5,10(14):30.

[6]王燕,石来军.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缓解期患儿的增效作用[J]. 西部中医药,2015,28(12):126-128.

[7]赵杜鹃. 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86例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84-85.

[8]刘津翬,罗婧岩,熊湘明,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75例临床观察[J]. 现代中医临床,2016,23(2):17-20.

Com p rehensive TreatMen t of Asthm a in Trad 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 Zhi WANG Peng Department of Cardiac and Pulmonary,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Jilin City, Jilin Jilin 132001,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10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7.3% and 65.5%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 ll patients had no signif cant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ignificant,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Bronchial asthma,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ombination therapy

R 246.1

A

1674-9308(2016)25-019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5.119

吉林市中医院心肺科,吉林 吉林 132001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穴位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