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6-02-15杨志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几率中成药药品

杨志坚

·不良反应监测·

2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杨志坚

目的 探析我院243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上报的2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为36.63%;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243例报告中共涉及药物81种,以抗微生物药物涉及的品种及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最多;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42.19%。结论 临床药师应进一步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参考和依据,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进而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临床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药物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众所周知,药物具有双重性,既可以达到治疗患者疾病的目的,同时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探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文将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上报的2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上报的2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方法

根据收集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以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用药情况、给药途径、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类别、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基本情况

在243例报表中,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23例,年龄9个月~99岁,平均(46.3±13.6)岁,以6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89例,占36.63%。本组243例不良反应患者的转归情况:其中197例好转,43例痊愈,2例未好转,1例不良反应结果不详。

2.2不良反应患者的合并用药情况

243份不良反应报表中,属于单独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有194份,属于合并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有49份计有105例次药物品种的不良反应,两者不良反应总计299例次。

2.3不良反应患者的给药途径

243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注射给药是主要的给药途径,且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以抗微生物药物涉及的品种及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最多。另外,中成药有12个品种引起的23例次的不良反应。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胃肠系统。

3 讨论

3.1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

本研究中,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6.63%,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也发生了生理性的衰退,对药物的排泄、代谢能力均减弱,同时,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增加了同时服用几种药物的可能,进而加大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在杨志伟等人的研究中也指出了此观点,与笔者一致[1]。因此,要考虑老年患者的特殊性,掌握适应证,对其进行个体化用药治疗。

3.2给药途径

本研究中,243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注射给药是主要的给药途径,且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最高,这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3]。静脉给药之所以引起的不良反应多,是因为静脉给药能够将药物直接送入患者血液循环中,没有经过黏膜屏障及无肝脏的首关效应,起效快速,而药物pH值、内毒素、药物浓度、药物微粒及给药速度等均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诱因。因此,建议临床应用合理的给药方式,遵循“能口服的绝对不采取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绝对不采取静脉给药”原则[4]。将静脉给药改为口服,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以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治疗效果。

3.3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种类的关系分析

在郑火珺的研究中指出[5],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抗微生物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最高,且以β-内酰胺类为主,考虑可能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类药物广泛使用有关;目前,抗微生物药物使用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盲目预防用药、无指征用药、盲目联合用药、超疗程用药等,这些问题均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此外,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足够重视[6],中药因其化学成分复杂、生理作用广泛、处方工艺和质量控制不够完善、以及不能辩证论治给药等因素,增加了中成药在临床推广使用中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可能[7]。

3.4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

本研究中,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皮肤及附件为主,占42.19%,其次为胃肠系统17.81%。笔者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皮肤反应容易观察,不易混淆,对于其他器官的损害比较隐匿,不易发现辨别;药疹属于变态反应引起,例如抗菌药物、抗癫痫药物、生物制品等,都比较容易发生变态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比较高。同时皮肤及附件损害一般情况比较轻,患者停药后或者对症治疗后即可缓解[8-9]。

综上所述,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常发生,需要临床医生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应明确药物特性、药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作用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谨慎选择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临床药师应开展药学服务,进一步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参考和依据,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进而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1]杨志伟,王琼,欧阳敏,等. 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768-6769.

[2]刘仕杰,徐作国. 23种静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资料分析[J]. 山东医药,2013,53(18):76-78.

[3]李秉霞,王风萍. 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5A):168.

[4]王绍杰. 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实施探讨[J]. 当代医学,2014,20(7):146-147.

[5]郑火珺,叶建云.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6):94-96.

[6]周扬. 中成药不良反应解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3):112,114.

[7]覃正碧,李元启,仲晓宁,等.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风险管理探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5):72-75.

[8]王彩红,张玲. 我院18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5):117.

[9]高攀峰. 我院569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29-230.

Analysis of 243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YANG Zhiji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ongzhou District, Nantong Jiangsu 226300, China

Ob jective Analysis of 243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tionality and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Methods The report of 243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 lts The highest rate of elderly patients over 60 year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36.63%; Most adverse effect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Report of 243 cases involving drugs CPC 81 species to species and antimicrobial drugs involv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most cases; Adver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mainly skin and its annex, accounting for 42.19%. 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drug us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patients, thereby m inim izing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rugs, Adverse reactions, Rational drug use, Clinical analysis

R95

A

1674-9308(2016)25-017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5.106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药剂科,江苏 南通 226300

猜你喜欢

几率中成药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