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2-15章敏黄文国颜冬润张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动静脉溶栓脑梗死

章敏 黄文国 颜冬润 张敏

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章敏黄文国颜冬润张敏

目的 探究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机械取栓治疗,对照组通过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 d,两组颅内出血情况、病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通过机械取栓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机械取栓;动静脉联合溶栓;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高,且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构成直接的影响[1]。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机械取栓治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症的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并发症患者。观察组男32例,女17例;患者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2.5±4.3)岁;发病时间2~7年,平均发病时间(4.5±0.6)年。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患者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1.4±4.1)岁;发病时间1~7年,平均发病时间(4.2±0.4)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通过动静脉联合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行静脉溶栓操作,选取100万U的尿激酶,添加至0.9%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实行静脉注射治疗,注射时间为60 min内。尿激酶静脉滴注后,实行动脉溶栓操作,实行局部麻醉,经造影处理,明确患者病变的位置。然后,经微导管于股动脉通过导管,置于血栓位置的远端。泵入10 000 U的尿激酶,于0.5 h内泵完并实行溶栓治疗。将导管撤回后,在血栓内、血栓近端泵入100 000 U的尿激酶,将导管取出,完成切口的处理和包扎操作。

1.2.2观察组 通过机械取栓,实行局部麻醉,并实行股动脉穿刺处理,合理的防治6F动脉鞘,经导丝于造影下将Guiding送回病变位置,置入支架后,将血栓取出,造影后将支架撤回。然后,回抽30 ml的血液,旨在避免脱出血栓再次回流到动脉中。待机械取栓成功,将动脉鞘拔除并实行切口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颅内出血率、术后90 d病死情况。

1.4疗效评判标准

经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实行评判。

痊愈:BI指数评分在90分或90分以上;显效:BI指数评分范围为70~89分;有效:BI指数评分范围为40~69分;无效:BI指数评分低于40分。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14例、21例、12例、2例,治疗总有效率95.92%(47/49);对照组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8例、22例、10例、9例,治疗总有效率81.63%(40/4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预后的对比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颅内出血率、术后90 d病死率分别为95.92%(47/49)、51.02%(25/49)、2.04%(1/49)、4.08%(2/49);对照组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颅内出血率、术后90 d病死率分别为71.43%(35/49)、16.33%(8/49)、4.08% (2/49)、8.16%(4/49);两组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率、术后9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老龄化趋势更加严重,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不断发展[3]。急性脑梗死,具有病情发病急、病情复杂等特点,这一病症的发病率、病残率均非常高。医疗设备、技术、操作水平的不断完善,使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越来越完善。以往多经溶栓治疗,而现阶段机械取栓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因为脑组织对于缺血、缺氧比较敏感,所以治疗的过程,应在最短的时间通过适宜的治疗方式进行处理,以便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4-5]。治疗主要需将溶栓和取栓、保证血管的通畅为主[6-7]。当前,溶栓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为静脉溶栓治疗、动脉溶栓治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等。联合治疗的方式,可综合两种溶栓的优势,充分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确保溶栓的整体效果。机械取栓的起步较晚,因为其能够将血栓破裂,进而复发率较小,并可控制血栓再次产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预后效果较好[8]。机械取栓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且手术治疗安全、可靠。此外,机械取栓的溶栓效果较佳,并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时间。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经机械取栓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治疗的安全系数较高。

[1]马峻峰. 不同方式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114-115.

[2]危宏晖.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799-3800.

[3]兰荣,田文生. 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2):128-129.

[4]王敏,刘耀强,裴玲芳.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087-5088.

[5]程福璋. 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1):64-66.

[6]李平,汪波. 依达拉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氧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8):49-52.

[7]张燕青.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药实践,2015,24(1):32-34.

[8]聂德云,熊涛,李强,等. 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12例[J]. 医药导报,2015,34(3):338-340.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Machinery with Arteriovenous Thrombolysis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ZHANG Min HUANG Wenguo YAN Dongrun ZHANG Min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 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Maoming City,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China

Ob 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cal should with arteriovenous thrombolysi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ll the 49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mechanical should, i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arteriovenous thrombolysis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effect. Resu l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95.92%,81.6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blood vessels, the rate of 30% or less residual stenosis rate, P<0.05. 90 d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intracranial bleeding, and death, P>0.05. Conclusi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rough mechanical bolt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is precis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Mechanical bolt, Arteriovenous thrombolysi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effect

R 743.33

A

1674-9308(2016)25-010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5.065

茂名市中医院脑病一科,广东 茂名 525000

猜你喜欢

动静脉溶栓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