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2016-02-15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鲁滨孙读后感古诗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江苏 赵玉兰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实现“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的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然而然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做一个连接,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融为一体。很显然,如果我们能够以文本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把写作训练有机揉进阅读教学中,就能进一步发挥文本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提升习作水平。

阅读教学习作水平提升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如果学生能善读、多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的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绪与技巧自然能渐有所提高。”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精选的,细细品读,不难发现每一篇文章都是出自大家、名师之手,他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更是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为每一位小读者提供了习作的范本。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实现“读写结合,从读学写”的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然而然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做一个连接,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融为一体。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教材内容改写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也是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古诗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心灵,我在学完一首古诗后,会要求学生对古诗进行改写。

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在古诗阅读教学中,对古诗进行改写,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改写《春日偶成》,想象春天里作者在乡野自由自在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的情景,用叙事的方式把古诗改写成题为《走进春天》记叙文。

为了使改写的文章,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达到人人乐读的地步,除保留原文的韵味外,我提醒学生改写时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内容和结构一定要不拘泥于原文,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我还提醒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加工、修改,使改写后的文章更完美。虽然是改写,也要注意讲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前后的照应,保持结构的完整。

二、依据教材情节续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课文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以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想象,构思新情节。《爱之链》就是这样的一篇课文,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充满爱的故事。主人翁乔依乐于助人、不计报酬的品质深深地感动了学生们,于是我就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情感变化,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题,续写一篇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要我们指导好学生再次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把美好的品格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三、巧用教材中的表达形式仿写

叶圣陶先生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就是要在指导阅读课中对于文本出现的经典语句、精彩语段、精巧篇章、寓意方式等,不能仅仅停留在反复咀嚼品味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会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会用教材中的表达形式去说话、习作,一经发现课文中可借鉴的“乐于动笔、易于表达”的习作素材,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动笔写起来。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我国儿童作家杨红樱为小学生们写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不仅告诉我们《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还教会了学生们写读后感的方法。文章先讲述了《鲁滨孙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接着讲述《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内容,最后讲述“我”对鲁滨孙的认识与理解并好好珍藏这本书。课堂上,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文采的同时,总结读后感的写作方法,要求学生学着课文的表达形式写一篇读后感。此时学生灵性飞扬,一篇篇精彩的读后感跃然纸上。

此外,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充分抓住文章的空白处,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扩写,把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悟和体验直接用语言反映出来;我们也可充分利用及时批注把学生在欣赏阅读精美课文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实现与作者的心灵碰撞。

课文给学生习作提供了表达的形式,生活给学生习作提供了内容,而我们的阅读课则给学生随机练笔提供了放飞灵性的空间,所以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同时,给学生一个习作的空间去转化、丰富、发展课文内容。总之,阅读教学中安排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很显然,如果我们能够以文本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把写作训练有机揉进阅读教学中,就能进一步发挥文本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提升习作水平。

[1]赵国文.让习作的灵性在阅读中飞扬.扬州教育.2012.2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张轩小学)

赵玉兰,女,籍贯:江苏高邮,职称: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鲁滨孙读后感古诗
拯救火星“鲁滨孙”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拟古诗”之我见
成功在于什么?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读后感”等十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