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说话能力培养的教学初探

2016-02-15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园子萧红

小学语文说话能力培养的教学初探

安徽 唐如梅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自由、尊重、交流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信地说话”,以文本为说话材料,把握时机,见缝插针,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想象说话、解答课后思考题等。

小学语文说话能力教学培养

进入小学高段,语文课堂上再也看不到以前一个个小手直举,敢于说话的场景了,多数学生沉默寡言,羞于表达,即使被点名站起来,也只是“填空式”回答。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害怕说话或不会说话的现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教学主要方法,来进行反思。

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好其它学科的前提和基础。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林崇德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以语文概括为基础的,由四种语文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的。其中的四种语文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求学生会说话,说话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中外调查研究也表明,在一个人必备的四种语文能力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听说”的使用频率和范围远大于“读写”,其重要性不容小视。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为学生今后在更高的学习平台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渗透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营造自由、尊重、交流的氛围,鼓励学生“自信地说话”

在教学阅读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之前,教师通过和学生聊趣事,学生说自己的趣事或听别人说,都拉近了学生与文本距离,帮助学生能顺利地进入文本,关注主题。

师:同学们,还没到上课时间,我们来聊聊天!每个小孩子身上都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有的事会逗得人哈哈大笑!你们曾经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说出来,大家分享快乐!

生(举手抢答):我说!我说!

师:哇,同学们的趣事真多!笑容满面的张雪潇同学,你先说!一定要有趣哦!

生:三岁时,我跟奶奶去菜地浇菜,看见奶奶从小水沟舀水浇菜,我兴奋地跳进小水沟里,嘴里还大声地喊:“大海,大海!”

师:三岁的你真可爱!我很好奇,三岁的趣事,你还记得?

生:嗯,奶奶总是说起这件事,我想不记得都不行!

这是教学导入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说出童年的趣事,把握恰当时机,选好话题,营造自由交流的气氛,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学生有话可说,真正地激发起了学生说话的自信。

二、预习文本,引导学生说主要印象

学生会说话的前提一定是建立在对文本熟知的基础上。上新课之前,教师布置预习文本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熟读文本,感知全文,并做预习记录。在语文课堂上,当反馈预习情况时,学生说说对文本的主要印象。虽然有的学生只是只言片语,有的学生只能概括部分,但是教师引导他们考虑语言材料的先后、主次和呼应关系来组织语言的顺序,就会“有条理地”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比如教学《爱如茉莉》,紧扣“爱”字引导学生说阅读印象。

师:同学们,请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生:《爱如茉莉》。

师:这是谁和谁的爱?

生:是父亲和母亲的爱。

师:他们俩,谁更爱谁呢?为什么?

生:我觉得母亲更爱父亲。因为母亲生病住院了,还想着父亲出差回来最爱吃饺子。

生:我觉得父亲更爱母亲。因为父亲出差回来顾不得吃饺子,就直奔医院照顾母亲。

生:我也觉得父亲更爱母亲。因为父亲紧握着母亲的手趴在病床边睡觉,是想着母亲一动弹,他就能醒来照顾她。

生:我觉得母亲更爱父亲。因为母亲躺在病床上早早就醒了,可是她一动不动,就是怕惊醒父亲。

师:刚才大家辩论得有理有据,很精彩。其实我们从父亲和母亲的爱中很难辨别出谁更爱谁,但是能肯定的一点是:他们都爱对方,都关心对方。

师:现在,我们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母亲生病住院了,还想着父亲出差回来最爱吃饺子,但是父亲顾不得吃,就直奔医院照顾母亲。在医院里,父亲紧握着母亲的手趴在病床边睡觉,是想着母亲一动弹,他就能醒来照顾她。可是母亲躺在病床上早早就醒了,可是她一动不动,就怕惊醒父亲。

师:你说得详细,有条有理。谁能在他的说话基础上,抓主要内容概括,使语言简练。提示一下,可以将父亲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事概括起来说。

生:这篇课文讲母亲生病住院了,父亲去医院照顾,详细写了父母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事情。

师:说得对极了!这种相互关心就是真爱,就像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却清香迷人。

说说对文本读后的主要印象,学生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强求全面概括文本,因为难度太大,做不到,学生便不敢说话了。说比写难度要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踮踮脚或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葡萄”,体验到说话和合作的乐趣。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利用文本的语言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2011版“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的割裂开来。比如教学阅读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第13自然段,引领深入研读文本,透过具体语言材料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师: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虫子活了会怎么样?

生:虫子很好奇,在园子里四处游玩。

生:虫子喝着露水,吃着菜叶,坐在花蕊中,欣赏日出。

生:虫子和朋友们做游戏,聊聊天。

师:啊,虫子的生活真悠闲,真让人羡慕啊!

师: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

生:园子真美啊!

生:在园子里真自由啊!

生:生活在园子里真开心啊!

师:虫子多快乐啊!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啊?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吗?

生:这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

生: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

生:这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园子。

生: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园子。

师:这是谁眼中的园子?

生:这是作者萧红眼中的园子。

师:在这自由自在、生机勃勃的园子里,童年的萧红是自由的、有活力的。那么,这样的幸福是谁给的呢?

生:是慈祥的祖父给了萧红温暖和幸福,她很爱祖父。

生:因为祖父对她很宽容,从不责骂,总是笑眯眯地看她瞎闹。

师:你们理解得很到位。大家请读句子: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嗯,园子里的太阳和别处的太阳有什么不同吗?你是怎么想这句话的?

生:这园子只有我和祖父两个人,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萧红觉得特别幸福,特别温暖。

生:因为萧红爱祖父,所以在园子里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特别的美,特别的好。

师:你们的理解都是正确的。祖父如同太阳,温暖着萧红。萧红如同祖父园子里的小花朵,在园子里自由快乐地生长着。

师:接下来,大家请读文章开头第一句: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呼兰河是萧红的家乡,她为什么说家乡有她的祖父?难道家乡没有别的亲人了吗?同学们如有疑问,有兴趣,请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书里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利用文本的语言空白,让学生想象虫子会做什么,会说什么,侧重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感情色彩,从而学生都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念之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暗含深意的句子,在与文本对话中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结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读整本书,拓展课外阅读视野,为说话积累更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使用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谈理解

说话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而“说话”的关键是"说得清",即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逻辑性强。课后的思考题特别强调语言的积累,是对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最终达到理解、感悟、鉴赏、记忆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学阅读课文《月光启蒙》之后,提问课后思考题。

师:学完课文,你知道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吗?紧抓课题中“月光”、“启蒙”两个词语来思考。

生:因为母亲总是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唱童谣,讲神话故事和猜谜语,所以用月光启蒙作课题。

生:因为母亲总是在月光下启迪我的想象,让我飞向诗歌的王国。

生:因为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所以课文用月光启蒙作题目。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抓住课文里有效的词语、句子组织语言回答了问题。那么,你还可以根据以上同学们的回答,将它们串成一段话吗?

生: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因为她总是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唱童谣,讲神话故事和猜谜语,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所以课文用月光启蒙作题目。

生:因为母亲总是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唱童谣,讲神话故事和猜谜语,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了我的想象,让我飞向诗歌的王国。所以课文用月光启蒙作题目。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清楚!这种“月光启蒙”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能说一句完整的话,甚至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说一段话。再者,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语言也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先发言的学生往往会启发后发言的思路,这种“自我寻找、抄写、总结”的过程帮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自觉归类整理语言材料,最终丰富了自己说话的语言系统。

总之,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就是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只要把握时机,选好话题,与文本对话在语文课堂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师生在创设的情境里双向互动、多向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真正地激发起小学生的说话兴趣。教师以文本为说话材料,指导、鼓励学生勇于说话、乐于说话、善于说话。只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就能充分体现了文本走进语文课堂的价值。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第三节.

[2]陆志平.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6页.

[3]杨华.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引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8页.

[4]李健.学生学习内容疑难问题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页.第94页.

(作者单位:安徽省含山县东山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园子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我和祖母的园子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园子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