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小说教学要引领学生走向适度的“深水区”
——以初中语文人教版《芦花荡》为例

2016-02-15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初中小说教学要引领学生走向适度的“深水区”
——以初中语文人教版《芦花荡》为例

北京 孙媛媛

初中语文的小说教学仅停留在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分析是不够的,这样往往出现“老师讲的,我都知道”的尴尬。怎样才能读出小说的味道,首先取决于教师本人能否对小说文本深度解读。在课堂上,初中小说教学要引领学生走向适度的“深水区”。以人教版课文《芦花荡》为例,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合理定位小说教学目标,明确小说教学策略,牢牢把握小说“语言”这把钥匙,引领学生在原有阅读的基础上去发展去提升。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阅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小说篇目大多浅显易懂。怎样才能教出小说的味道,实现课标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呢?这取决于对小说的深度解读。其实,能否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人能否对文本有深度解读。

下面,以《芦花荡》为例,分析阐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牢牢把握“语言”这把钥匙,让初中小说教学走向适合的“深水区”。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讲的,我都知道……

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张老师准备上一节校级展示课,她选择了人教版八上的《芦花荡》,她的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结合文章的情节,谈谈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有多处环境描写,请你谈谈环境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抗日战场上的英雄有很多,作者为什么选取了一个老头子进行刻画?

4.本文是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是作者孙犁却把残酷的战争描写得清新、淡雅、耐人寻味。

四个环节进行得很连贯,学生能够说出老头子是一个智勇双全、充满自信的人;学生也能够找出小说中每一处环境描写句,然后用老师教的词语说:交代了、渲染了、烘托了、推动了……尽管老师一再强调“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但学生的分析仅是形式上的表述。第三个环节涉及小说的主题,于是老师就直接告诉学生,第四个环节更是草草收场。

课后,我注意到学生大多没什么热情。我问边上的一个学生:“你觉得老师这节课讲的内容和你自己读出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学生的话意味深长,“老师讲的我自己读就知道了,我不知道的,老师也没讲。”

显然,这节课的设计没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渴望,用了45分钟,学生没有“再走一步”。什么原因?老师自身没有深度解读文本,没有找到能够引领学生“再走一步”的阶梯。

其实,每个语文老师也是小说的读者,我们为什么读小说?我们怎么读小说?读了小说以后的收获在哪里?虽然每个语文老师的回答不同,但我们自己阅读小说时候,绝对不会刻意去找人物、情节和环境。可是,到了语文课堂,怎么好端端的一篇小说,就剩三要素呢?三要素式的小说教学仍然普遍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老师没有真正亲近文本。仅停留在解释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教学是不够的。钱理群先生批评说:“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

那么,如何让初中小说教学走向适合的“深水区”?初中语文教研组结合这节课做以下探索。

二、教学改进,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深水区”

(一)开展理论学习,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策略。

1.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它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有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

理论提示我们思考并引领我们行动:学生学习不是被“装”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什么?如何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如何引领学生参与教师设置共同体的社会互动。

2.研习《课程标准》,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阅读教学,通过查阅课标,这些教学理念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中落实:“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3.文献研究,借鉴他人阅读教学的策略。

通过阅读《文学文本解读的路标》一文(《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2期),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有深度的文本解读:“怎样确定文学话语中最有可教性的部分呢?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最简洁的办法就是:把握学生面对文学文本时需要知道的东西。但是,就一个或一类文学文本来说,什么是学生需要知道的东西呢?”《芦花荡》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单元阅读能力训练要求:“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

一些教学参考材料这样介绍:《芦花荡》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作者借用这样一个极不惹人注意却很有个性的小人物,设置了一个简单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表现了一个在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背景里涌现出来的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的主题。

通过上面的研究与借鉴,我们把课堂教学关注点落在:诗情画意和个性鲜明。即老头子既有英雄的共性,也有之所以为“老头子”的个性,以及小说中芦花荡的映衬使老头子的形象更加完美。

(二)反复阅读《芦花荡》,发现适度的“深水区”

反复阅读之后,解读文本的重心放在了抓住关键词,打开深入阅读的大门,感受文本表达着什么,文本怎样表达。

小说中的人物,该怎样从课本上、从文字中走出来,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到每个小读者的眼前来,老师要做什么?

其一,课文中运用大量的人物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

1.智勇双全、充满自信的老头子——可敬的老头子(浅水区)

课前,学生只要读书了,圈点批注,就可以自主完成,并不困难。因为初二学生已经有学习小说的基础,能够抓住语言、动作、肖像描写感受老头子的性格:智勇双全、充满自信。

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给学生交流和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学生感受最深的便是老头子制服鬼子的情节。学生从电视等媒体看过太多的抗日英雄,他们都是一个样子——机智勇敢。但这样的英雄只是一个离我们很久远的一个概念了。我们感觉不到他们的温度,没有呼吸,没有温度,都已经“死”了,他们是可敬的英雄。

2.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老头子——可恨的老头子(中水区)

一说英雄,就需要仰视了。老头子可不是仅需要仰视的人物,他是有“缺点的英雄”。这样的人物在哪呢?

“他过于自信和自尊。”这样的老头子闯祸了。他的温度包含在“过于”一词中。能否抓住这样的关键词,深入理解文本想表达什么,是走向阅读深处的关键。这老头子,真可恨呢!读者可以爱,也可以恨。他牵动着读者的心。阅读正在逐步走向深入。

3.会说“不怕”的老头子——可爱的老头子(深水区)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因为过于自信闯了祸,但他还依然说“不怕!”这一句“不怕”饱含着对孩子的疼爱呀!

可敬、可恨又可爱的老头子啊!这才是鲜明的个性。

其二,课文中的景物描写。

文中“老头子”的形象因其个性鲜明而丰满,在充满神奇色彩的芦花荡的映衬下,尤为奇特。作者孙犁是怎么表达这种特殊背景下的特别的美感呢?“诗一样的语言”描写环境。

备课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发掘、搭建一个又一个让学生继续走下去的台阶。备课时要反复地追问自己:我真的喜欢这篇小说么?学生能读到什么境地?我的理解能否再深入一步?我是怎么一步一步深入下去的?老师给学生什么阶梯,带他们也来领略书中的美好呢?

(三)重构《芦花荡》教学设计,别有滋味的一节教学实录

重构教学设计以后,张老师选择了另一个班重新上课。选择两段师生课堂对话记录如下:

可恨可爱的老头子

生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生2:二菱都受伤了,老头子也不知道,居然还在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这个过于自信的老头子,既可爱又可恨。

师:老头子既可爱又可恨,你的这个评价,高!这就是人物的个性。请同学们看看文中老头子是用什么语气说“不怕”的?

生3:老头子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师:为什么老头子要柔和地说呢?

生4:老头子“柔和地说”是想安慰大菱和二菱,他是担心孩子们害怕,这一句“不怕”饱含着他对孩子的疼爱。

师:请大家“柔和”的把这句话说出来,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文章还有两处说“不怕”,请大家迅速找到。

生:我找到了!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师:老头子是用什么语气说“不怕”,作者没给提示语。你根据当时的情境猜一猜吗?

生1:我觉得第一句“不怕,洗一洗吧……”也应该是柔和地说的,课文写“那么小的孩子,一路寻找队伍肯定吃了不少的苦”这一句,饱含着老头子对大菱二菱的理解和疼爱。第二句话“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老头子是在鬼子的探照灯转到她们的船上,二菱吓了一跳,叫了一声的情况下说的,这里应该是安慰孩子,让她们不要害怕,像一个父亲对待孩子,亲切的,柔和地说。

师:把三句话放在一起,用亲切柔和的语气说出来。

……

上述发言表明,学生抓住语言这把钥匙,对话过程更具体,有学者说“一具体就深刻”。老头子,就在说“不怕”时,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老头子有英雄的共性——机智勇敢;老头子会犯错误——过于自信和自尊;老头子是一个会说“不怕”、有温情的英雄——可亲可敬。学生阅读由浅水到中水再到深水。

当然,这里的“深”和“浅”是相对于班级学生阅读水平和学习的需要而言,“适度”就是学情,只有适度,才能引领学生在原有阅读的基础上去发展去提升。

诗意的环境描写

师:通过正面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智勇双全而且真实可爱的老英雄。芦花荡的映衬使老头子的形象更加完美。谁能来结合内容印证老师说的这句话?

生:作者写深夜,苇塘里的水鸟才敢飞动和唱歌,说明敌人的封锁严密、环境险恶,老头子却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来去自由,突出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师:大家接着读“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作者这句景物描写想表达什么呢?

生1:我觉得苇子象征了芦花荡的抗日军民。

生2:“狠狠”表现了抗日军民对敌人的仇恨,“钻”表现了抗日军民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生3:苇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努力长高,就象征着芦花荡的人民在这样残酷的战争年代中斗志昂扬。

师:全民抗日!就是在全民抗日的背景下。作者没有背景,但我们从环境描写读出来了。老头子正是当年抗日英雄中的一员。课文中,还有哪些景物描写?再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

师:你们看屏幕,老师来朗读这首诗:

月明风清的夜晚

一只小船

从苇塘里撑出来

在淀里

像一片苇叶

奔着东南去了

……

生:(热烈鼓掌!)

师:我根据课文改写的这首诗。听了老师朗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1:听着您朗读“奔着东南去了”,我感受到老头子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师:老师为什么能把孙犁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改写成一首诗呢?

生:您借用为孙犁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句,证明还是小说环境描写很精彩。

师:对!孙犁“荷花淀派”创始人,他们这一派的小说充满诗情画意……

三、总结与反思

(一)初中小说教学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这次课例研讨与改进,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1.教师到过深水区,才能引领学生到达深水区

小说阅读教学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密不可分。如果说小说阅读教学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越深入,阅读教学这棵大树就会越加生机勃勃,苍翠欲滴!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自己先要亲近文本,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到达阅读的深水区。

2.学生是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师备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要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预设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明确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确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找准切入点,课堂更精彩

切入点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只有找准切入点,努力提高提问效率,才能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本课《芦花荡》教学的切入点经过反复修改,就定位在了对老头子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阅读从浅水到深水,使学生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

4.抓住关键词语,破解情境深意,指导学生寻找最适切的解读路径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既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又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真正地把握了小说的三要素之外,还能从细节、语言中感受小说的魅力。本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过于”、“柔和地说”等词语使学生看到了一个可恨可爱的老头子;引导学生破解环境描写的情境深意理解了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5.朗读是阅读的深入浅出

朗读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要读好,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吃透文本,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引起自身的共鸣,才能通过声音传达。教师只需引导,只需为学生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作品想表达的情感中。

(二)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我们认为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1.教师阅读吗?

从中文系毕业以后,我们又读了多少小说?对文字,我们还有敏感度吗?

2.教师学习了理念,能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吗?

建构主义理论,课标精神,还有教育学、心理学到底在教学中有什么意义?学生不是白纸一张,课前,我们了解他们的已知和学生想知道的未知吗?备课,备好学生了吗?如何去备学生?

3.关于小说阅读教学:

人教版教材有小说多少篇?本节课探索的引领学生走向适度的“深水区”的方法可否推广,把初中阶段的小说都做一下研究课?何引领学生从多角度深入解读文本。未来,能不能让学生喜欢读小说:多读书,读好书。

4.校本教研,与同组教师分享成果,每个参与者有什么收获?这种收获,能用什么形式评价?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朱贻渊.文学文本解读教学的路标[J].中学语文教学.2014,2.

[3]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二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