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宽写话素材 打开写话大门

2016-02-14厦门周素梅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猫绘本教材

厦门 周素梅

拓宽写话素材 打开写话大门

厦门 周素梅

写话作为写作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但现今教材在学生写话内容要求上却是极少的, 如果教师只是就教材而教学,那么将导致教师对写话指导的缺失,长期下去就会错过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时机。在文章中笔者从生活、文本、课程等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丰富取材,让学生会观察思考,会发现表达,让写话言之有物。

写话素材 生活 观察 课程 思考 文本 表达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作为起始阶段的写话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话有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是,在现有的一年级教材中除了一些简单的造句练习以外,找不到一项有关于写话的内容;二年级教材全学年也只有4次的写话要求。这样的话,如果教师只是就教材而教学,那么将导致教师对写话指导的缺失,长期下去就会错过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时机。因此,需要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的“写话”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只有学生喜欢写,才能写得好,只有乐于表达,才能表达好。

一、感受生活,学会观察,捕捉写话素材

大千世界是任何艺术的创作源泉,儿童的写话亦是如此。我们发现儿童的生活并不缺少美,阅历也是不少。平时孩子们在一起也总是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但提起笔来就一片茫然,觉得没内容可写或言之无物。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孩子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写话产生了畏惧心理,教师需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通过各种感官来观察生活,获取丰富的写话素材。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有趣的、真实的生活话题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有了以下的两个实践:

1.由说到写,用心寻“趣”。兴趣的事,有趣的事能传递正能量的。一入学,我就教学生用自己的亮眼睛,灵耳朵,巧嘴巴,小巧手,去看看,听听,尝尝,摸摸令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请三位学生在全班交流。学生最初的话题主要是落在“吃了好吃的”“有新玩具”“看了喜欢的电视节目”“和朋友玩”…… 表达就是一两句话。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追问或鼓励:这件事(物品)为什么让你感到特别快乐呢?你能再认真去看看,找找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如果可以,你可以大胆地摸摸,尝尝。你的亮眼睛真厉害,能发现这么有趣的事,想法真奇妙……师生互动多了,慢慢地,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交流也越来越精彩。有的说,“弟弟把剥开的柚子皮带在头上,好好笑,就像一只金龟子。”有的说,“我的妹妹很可爱,她很贪吃,我把手指放在她嘴里,她会吸个不停。”有的说,“今天我在年段表演了陶笛,老师夸我厉害,我心里很高兴”……学生交流所见所闻所思,我用心摘趣素材,反馈在家校交流平台。因为有了反馈,家长更用心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这过程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积累了很多趣事。因此,拼音阶段后,我和学生的神奇大世界的写话开始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学生信心满满地用着稚嫩的语言,笨拙的拼音文字写着他们自己的乐事、趣事。

2.由趣到真,努力“发现”。 管建刚老师提出,“心灵的发现”能让写作走得更远些①。低年级写话亦是相通。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能让人品读出文字中的真挚的情感。进入二年级,我和学生交流的写话题材,已经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再局限于五官的观察,更侧重在内心情感素材的挖掘。“鼓励学生说真话,说错误的真话,写不好听的真话。”②例如,在一次周末写话中,有一学生写“我的语文老师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鹅蛋脸,笑起来可甜了……”文章中的语文老师就是我,可是跟我一点也不像。于是追问她,你觉得老师外貌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该生小声说“身材胖胖的”“脸圆圆的”,我肯定了她观察仔细而且说真。针对她的观察与文中所写,我咨询其原因,原来是她的母亲说写老师胖,老师会不高兴而反对。“学生写了‘不好听的真话’,家长以‘成人的优势’反对。”③这反对,就让学生享受不到写话的酣畅淋漓。因此,我鼓励她写不好听的真话,要能把自己内心所想的真实地写下来。经过修改后的文字可有趣了“我的语文老师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蛋,圆圆的眼睛,笑起来很可爱。她很爱我们……”我想学生只有感受到写话是满足了心灵的表达,才能把这兴趣保持下去。

二、整合课程,学会思考,生成写话素材

启发学生慧眼发现生活,留心写话素材。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能发现课堂,帮助学生寻找课程资源,生成写话素材。在实践中,我特别关注课程的整合利用,例如《春天里的发现》要求学生写一写,写之前就得“找”,如何“找”呢?翻阅孩子的课本,发现语文课程在寻找春天,品德与生活也在感受春天,综合实践课也在体验春天,那么我们可以整合课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走进春天,观察春天。在品生课、综合实践课的观察、体验过程中,运用语文课程学到的词句进行记录。在各课程的寻找春天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他们必须学会思考,择取他所寻找的春天素材进行写话。又如,涂鸦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结合美术课程,让学生给自己的作品配上一句或几句话的介绍,或者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日记,擅长画画的学生可以画多话少,擅长表达的学生则反之,这样的课程整合写话,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学会表达,活用写话素材

“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④在阅读中,隐藏着大量的写话素材,需要选择正确的切入点,让孩子去想去写,活用阅读资源。

1.智读文本,找切入点。教材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鲜明的画面,生动的材料,教师依托教材,通过精彩片断讲解,不仅让学生积累语言,而且学习了表达方法。课文只要留有想象的空间,教师应找准切合儿童写话的切入点,推前写原因,想后续结果,填空补细节。不在乎长短,孩子能提炼素材,完整表达就行。例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关于送走小猫的广告,文中是简略的。在教学时,就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写写这则广告。学生结合文中写小猫活泼有趣的素材,写出的广告词特别的有意思。“免费赠送小猫。我们的小猫非常有趣,他会叮叮咚咚地弹钢琴,会藏在鞋里和你玩捉迷藏。如果你能很好地照顾它,就领养一只吧。”又如《笋芽儿》一课,笋芽儿钻出地面看到灿烂美丽的世界,文中的省略号就是写话的切入点。笋芽儿还会看到什么?学生借助已有的阅读积累,活用了《找春天》、《春雨的色彩》等文中的优美词句。

2.巧借绘本,发挥想象 。对于低年级儿童,绘本是他们阅读最多的课外读物。绘本常常蕴涵着神奇的想象力,表达着温馨而动人的情感,很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进而用亮眼睛发现美丽图画说的语言。在二年级,我们开展了童话体的写话模式。借助绘本的故事或画面,打开学生的想象翅膀,如同童话那样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写出孩子们幻想、想象或亦真亦幻的内容。绘本是抓手,是载体,学生借此载体,调动已有的积累,获得写话的素材。例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一棵高大的苹果树,树下一只抬头仰望的鼠小弟,借助这画面,学生发挥有趣的想象。有的写他一定会搬来家里的木梯,自己爬上树,摘下那个红红的苹果。有的写,鼠小弟有很多好朋友,他会请长颈鹿阿姨来帮忙,长颈鹿轻松一抬头就能摘到好吃的苹果。有的写鼠小弟会摇树,把苹果摇下来。有的写就坐在树下等苹果熟了自己掉下来,还有的竟然写鼠小弟会说这苹果是苦的不能吃……每一个想法都是学生亦真亦幻的独特感受,因此每个学生提炼的写话素材各不相同。

木之本,水之源,素材是写话的基础。课内与课外的丰富语文实践,让写话取材丰富,让学生言之有物。有了“写什么”,才能进一步思考“怎样写”,才能让学生在愉悦中迈入写话的大门。

[1]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4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8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10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小学语文教学论.21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小猫绘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绘本
绘本
教材精读
绘本
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