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情启“心灵” 智慧悟“人生”

2016-02-14辽宁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灵班级班主任

辽宁 陈 奇

激情启“心灵” 智慧悟“人生”

辽宁 陈 奇

现在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太累了”,我平时也经常说这样的话,不是体力方面的累,而是心理方面的累。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期的教师也应具备一些必要的素质,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跟上学生的脚步,才会与时俱进,不会被社会、甚至被学生淘汰。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感慨很多。在这篇文章中,分别从激情而又不失平凡、发展而又不失总结、创新而又不失传统、优秀而又不失健康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工作心得,不算是经验,只是在跌倒爬起时自己总结的东西,粗略地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激情 平凡 发展 总结 创新 传统优秀 健康 冷静 事业 感悟 乐趣

上周的一天早晨,在校门口,有一个女生拦住我问:“陈老师,你一点都没变,你还记得我吗?”我说:“你不是我2002届的学生吗?”,“是啊,我在兴隆做主管,今天有活动。”作为一名教师,看着自己的学生毕业、工作、成家、立业,这不就是一种幸福吗?时间过得真快,从教已经有十二年了,一直做着班主任的工作,我很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组织演讲比赛,我说的话题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教书育人》,同事跟我开玩笑,教书和育人不是两件事吗?这是一个统一体,在上课的同时又在做着育人的工作,十几年如一日。在那个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要做最好的教师,教育专家李镇西说:“教师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平等和民主的教育情怀,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和高水平的教育技能,”对此我深受启发,我的教育理念是 “激情启‘心灵’,智慧悟‘人生’”,简述如下:

一、激情而又不失平凡

“激情”来源于“责任”,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两种力量——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自传体小说《爱弥儿》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以前,你是否造就成了一个人?你自己是否是人心中的模范、楷模。”听了高金英、魏书生等一些老师的班主任管理经验的报告,对我的影响很大,专家的睿智、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教学魅力

很多学生不太重视语文,他们是从高考的功利目的出发,认为学不学都一样;也有很多老师不愿意教语文,教我们这科的流行一句话: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认为教语文倒霉透顶。我从小就很喜欢语文,因为在现实的生活里,我可以捕捉浪漫的气息,教育需要有一种浪漫的情调,让学生徜徉在经典的文学著作中,提高人文素养,这是多好的事情啊!让学生喜欢通过两种途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到苏轼,就能反映出苏轼的生平,所有的诗篇,《水调歌头》、《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赋》、《定风波》,能够朗朗上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要不断地学习。课堂里,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角色朗诵,排练话剧,背诵比赛,让学生畅所欲言,久而久之,教在不教中,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学要拿得出手,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有才华的、有激情的教师。

2.人格魅力

这么多年我体会到,和学生相处时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让他感受到一种“阳光的味道”,如果希望我的学生在某件事情上达到什么目标,自己首先就要做到,不然的话,学生就会说“老师你都做不到,怎么还能要求我们呢”,可以说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平时我始终都用一颗慈爱的心、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师德、人格影响学生。日本教育家紫田荣义这样定义教师的职业,“以教师的人格决一胜负的职业”,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更应具备高尚的人格。用我的话来说,教师实际就是好人中的好人,不只是不做坏事,还要做好事中的好事,才能称之为高尚。教师要善良、正直、自信、阳光、乐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身上要有一股劲、一种追求。有的学生总对我说:“您很善良”,还有的学生在走廊里看到我时,90度大鞠躬问好,我说不用,她说这是对我的敬佩,无论我有多忙,我都会回应一声:“你好”。

二、发展而又不失总结

我们在一起谈论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所说的“教育智慧”,这里我要谈到三种方法——“了解学生”、“善于引导”、“不断创新。

1.“了解”学生远比“批评”要强

我们做工作,培养的是真正的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远比教会学生学知识更重要,要在“真”字上下工夫。这就是教育中谈到的不能只研究学生的共性、还要考虑到个性因素。全国优秀的班主任丁榕老师强调“了解学生是做工作的前提”,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知道“问题背后的原因”。2010届有一名学生,一个阶段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的,没有以前的学习状态好,后来我就找她谈心,她告诉我父亲和邻居发生口角,被邻居打伤了,两家正在打官司,她很闹心,我这才知道她状态不好的原因,没有别的办法,在那段时间里,特别关注她,总是和她谈心,让她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直到官司结束。想想当时的情景,如果一味地批评她状态不好,不问明原因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效果。对于“自卑”的孩子要给机会调动积极性,对特别活泼的学生要适当地压制他,对于偏激的孩子不要激怒他,这些都是“了解”的结果。

2.“善导”远比“较真”要强

在班级管理中,学会“冷热两种处理问题的办法”

(1)热处理

现在的孩子普遍都很自私,比较冷漠,要让他们在乎周围的人,学会感恩。班级遇到活动的时候,要做到热处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增强自信心,增强凝聚力,如前两天学校组织的辩论赛——学历比能力更重要,班级内部选出四名选手,在辩论之前,对选手进行指导,设想对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能出现李嘉诚、比尔盖茨,他们不是不想要学历,特定的年代出现特定的英雄,李嘉诚在香港理工大学的演讲中,提到“学术专业的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去驰骋于社会各行各业中”,学历高,能力也不会差,另外,再选出拉拉队队长,辩论赛的时候,给选手加油。辩论赛那天刚开始时,会场的气氛特别热烈,可以说是“选手出智,拉拉队出力”,效果很好。回到班级的时候,继续鼓励,你们展示的是高一二班的风貌,显示的是团队的力量,请为你们的精彩表演鼓掌。一个好的班主任应是一位优秀的语言大师,出色的心理医生,必须得能说,说话利索,做事干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冷处理

春秋时候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有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他主张把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互助互爱,多一点善意、少一点敌意,主张“攻心不攻城”,这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启发很大,用在班级管理中,就是“攻心不攻人”。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但迅速的成长带给他们很多困惑,繁重的学业带给他们巨大的压力,在爱的围城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倍感孤独,他们不知怎样冲出重围,“点火就着”,所以在对待学生的问题时不能较真,要学会“冷处理”,这就是教育智慧中的“宽容”,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朝着你所设想的方向发展,要学会包容、等待。

现在有一名学生上课时天天睡觉,不能一下子改变这种状况,了解到他每天晚上都上网的情况后,和家长沟通,互相配合做工作,让其早点休息,渐渐的他由一天睡觉、到半天、再到一节课、最后到偶尔打瞌睡,再到精神百倍的听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真的是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所说的具有滞后效应,需要耐心的等待,在教育的同时不能着急,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三章《学校保护》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处理个别问题的时候,若着急,很容易有不良的事情出现。教师要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俯视教育,视野一定要开阔,胸襟一定要广阔,在老师的眼中,不应该有好坏学生,应该有听话的、调皮的学生,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性,不能挖苦学生、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剥夺了教育的全部。

陶行知说过“教师要能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把它作为教育的至高境界反思自己的“管理之道”,比如学生现在最烦说教,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得解决,我就想,给他们讲贴近生活的事情。效果很好。教师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才能收获教育智慧。

三、创新而又不失传统

几年来,一直在关注班级管理的事情,魏书生谈的“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凡事和学生多商量”,任小艾老师谈的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班集体,对我的启发很大。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创新。我校去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为一个只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是永远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的,讲台好比一座堡垒,四面八方的敌人都来围攻他,这是现在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师生敌对关系。我校实行课改以来效果特别好,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班级分为六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个组长,由同学民主产生,组内每个人都是课代表。可以实行以组为单位的生活、学习习惯管理,上课时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问题,每回答一个问题5分,依次3分、1分,课堂很活跃;平时活动也好调动,如运动会班费没了,可以由小组买旗、租鼓,每次活动组内加5分,班级里迟到的少了,迟到一次扣5分,这些还可以解决学困生的问题,三组中有一名学生英语特别不好,单词都不会读,课上、课下同学都在教他读单词,这比老师的教要有用,同学之间互相教效果要好一些。不管带的那一届学生我都有班级管理理念,现在逐步形成了学生之间自我管理风貌,班风:“敢拼敢闯、自信自强”,班训:“刚健有为,励志进取”,学风:“课堂展示如同机遇,当仁不让方能成功”。 班集体就应该是这样:平等、互助、和谐。

工作上愿意创新,但性格中很保守,能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孝道入手,开启学生的心灵,这是我在讲座中的最大的收获。班内有一名学生,学习不太好,也没有热情,我就找家长到学校沟通,谁知道,这名学生在家长面前就说:“我不念了”。后来我和她的母亲谈她的工作的事情,这名学生一直在旁边听,知道她的母亲工作不太容易,后来说:“我妈太不容易了”,表态要好好学。从这件事情上我也知道在工作中还是要弘扬传统,开启心灵。

陶行知说过“教师要能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把它作为教育的至高境界反思自己的“管理之道”,比如学生现在最烦说教,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得解决,我就想,给他们讲贴近生活的事情。效果很好。教师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才能收获教育智慧。

四、优秀而又不失健康

从做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到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心灵历程,中间也有过迷茫、退缩,最后在同事、领导、自己不断地学习之余,慢慢地真正地融入班主任队伍。工作伊始,有问题就向同事请教,不放弃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经常看一些书籍,向大家推荐几本书,比如: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意大利的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法国文学家、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后人整理的《陶行知全集》,在每一本书中要读出自我来。对我帮助最大的还要提到的是我的校长,每次只要我在工作中有困惑的时候,他都会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我记得校长说过:“做教师的就得有一种“阿Q似的精神”,在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学会自我排解,真的清高一些,在众多的价值观中保持一个教师的立场。确实是这样,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应该有精神信仰,正像张承志的《汉家寨》中所写的老人一样,固守着一片黄土地,坚守着自己的家园,每年的教师节都会收到很多祝福短信,那个时候是最幸福的,更坚定了作为教师的信念。

优秀教师压力更大,在繁忙之余,要学会排解,学会宽容,保持健康的心理,尤其在家里更是这样,尽到为人母、为人妻的责任,经常锻炼身体,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

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体会更多的是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职业,对班级来说,每一位学生可能是班级中的百分之一,可对家庭来讲,则是百分之百,孩子是父母头顶的一片天。时常告诫自己:目标要明确,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既然为人师,就要尽己则;坚持自己的个性,不放弃写作,不放弃教育中所追求的“真善美”;头脑要冷静,做事有头绪,三思后行,不随波逐流;持之以恒,不能三分钟热血,教书育人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清脚下的路,只有这样,才能“在激情中开启学生的心灵,在智慧里感悟真实的人生”。

[1]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语文版语文课本.第6页.

[2]爱因斯坦.培养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的人.语文版语文课本.第17页.

[3]范池洪.细节决定成败.

[4]陈凯.亲近学生,研究学生.

[5]谭昌伦.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6]肖敏.他们是我心中最棒的人.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心灵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