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教科室审议推动课程研究
——以“主题调查表的有效利用”问题审议为例

2016-02-14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方静

早期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调查表购物经验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方静

借助教科室审议推动课程研究
——以“主题调查表的有效利用”问题审议为例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方静

课程审议是教师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围绕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权衡、分析、表达,汇聚集体智慧,从而形成最适宜的课程行动方案,有效推动课程发展的过程。我们通过“班级审议→年级组审议→教科室审议”的三级形式进行审议,形成研究共同体,解决实际问题。教科室审议作为课程审议形式中的最高层级,它重点解决班级和年级组无法指导,使课程问题在更深层面得到有效解决。

一、教科室审议的实录

(一)审议的背景

“去购物”是我园大班开发的新主题,在执教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确定了主题关键经验之后,接下来就是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明确主题实施的方向。周末,教师通过“主题的一封信”请家长和幼儿进行一次真实、独立的购物,并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制作调查表,呈现购物过程中的行为、发现和问题。

(二)审议内容的确定

主题调查表为亲子调查,内容广且散,呈现出幼儿不同兴趣点和家长的不同价值取向。教师分析调查表后,发现幼儿购物地点有超市、商场、面包店等;问题也很多样,如付款方式、钱、商品信息等。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信息,教师不知如何处理才能充分发挥主题调查表的作用和价值。该问题在班级和年级组都未得到解决,于是被提交到了教科室,教科室对该问题进行了价值判断:

1.“主题调查表的有效利用”是很多主题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该问题也是很多教师的困惑,它是一个共性问题。

2.“主题调查表的有效利用”对主题实施有重要影响,决定着主题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审议内容的聚焦

教科室与班级教师共同深入剖析该问题,将问题梳理为三个层面:

1.如何利用主题调查表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

2.如何利用主题调查表促进幼儿同伴间的学习,拓展经验。

3.如何利用主题调查表确定主题发展方向。

教科室将三个问题让参与审议的人员了解,并鼓励包括班级教师在内的人员查阅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教科室审议现场片段

参与本次课程审议的成员包括:实施该主题的两位班级教师1和2,教科室主持人及骨干教师A、B、C、D、E、F。参与审议的人员用资料和理论表达、解释自己的观点,同时聆听不同观点后吸纳有用的信息,重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

教科室主持人:首先要明确幼儿分享主题调查表的目的是什么。

班级教师1:一方面是让幼儿分享观点,拓展经验,通过分享激发他们对主题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分享,教师能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关注点,决定主题的走向。

教师A:分享首先要满足孩子表达的欲望,他们真实购物了,肯定有想法和感受要和同伴说一说,教师要让孩子充分表达。

班级教师1: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他们去购物的地点都不一样,关注的点也不同,我怕在过程中只有“表达”,没有“倾听”了。

教师B: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孩子去的是不同的购物地点,他们的表达就没有办法让其他孩子产生共鸣;如果每个孩子都交流,花费时间太长,分享的价值和效率就大打折扣。

教师C:我认为,可以将孩子的调查表按照购物地点进行分类,这样就对孩子进行了分组,去相同地方购物的孩子还是会有类似经验的。

班级教师2:先按照类别分组,再进行小组分享,这是一个好办法。

教科室主持人:小组分享局限于小组内经验的交流,这样是否充分发挥了主题调查表对于同伴学习的作用呢?

教师F:我觉得小组之间也是需要分享的。大班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总结能力,可以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如果孩子需要可以提供记录工具。

教师D:我认为还是需要给每小组一个方向,不能漫无目的地交流,如购物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教科室主持人:孩子们去的购物地点不一样,那有没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班级教师2:其实孩子不管购买什么,基本流程是一致的,先寻找要买的东西,然后付钱、找钱,最后将东西带走。购物过程中注意事项也应有类似的地方。

教师E:如果购买商品不同,注意事项也有侧重点,这份调查表就关注了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教师G:我们可能还要关注分享调查表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这其中包括孩子的问题和兴趣。所以我觉得可以从问题入手,寻找物品、付钱等环节中,孩子们认为哪个环节是最困难的,困难是什么。

教师F:我同意G老师的意见,这样的思路比较清楚。了解孩子的问题所在,作为线索开展主题,顺应孩子的经验发展。

班级教师1:通过分享调查表,收集整理信息,进入主题。分享调查表也不是漫谈,是需要有一个线索,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表达欲望,也让教师了解了孩子的经验和问题。

(五)回归课程实践,验证审议内容,进一步优化方案

教师们最终协商出一个分享主题调查表相对适宜的方案:将幼儿按购物地点进行分小组分享调查表,并给予每个小组记录下自己问题的机会。在集体交流时,从幼儿的问题入手,如孩子们认为“购物的哪个环节最有困难、困难是什么”。班级教师落实方案,验证方案的适宜性,教科室再组织进行现场审议,根据现场的效果分析,再次调整和优化方案。

(六)总结经验,以简讯形式进行全园推广

教科室总结审议及实践现场中的相关经验,同时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提升经验,并整理成册,以简讯的方式在全园进行推广,为教师提供借鉴。

二、教科室在课程审议中的作用

(一)参与课程实践,抽取真实问题

课程审议与课程实践紧密相连,因此教科室应全程参与到全园的课程实践中,不仅仅是作为指导者,提供实践方面的建议。也是观察者,通过观察更好地把握各年级组活动的价值,更好地平衡不同年龄段的活动。同时更加理解班级教师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困惑以及存在的真实问题。

(二)倾听教师想法,进行价值判断

倾听教师的想法,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确定问题是否是真实、具体的问题,确定问题的研究是否能推动课程研究的发展,确定该问题是否教师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该问题的难度是否需要教科室团队的审议才能解决。

(三)聚焦具体问题,鼓励教师学习和思考

在审议前给予教师思考的时间,鼓励教师围绕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充实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学习促进审议的成效。同时激励教师在审议过程中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在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相互吸收有益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来源于实践,回归到实践

课程审议的问题从课程实践中来,通过课程审议协商出适宜的行动方法之后,教科室一定要组织班级教师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再通过教科室的力量进行现场验证,进而调整和优化方法。

三、推动课程研究的策略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每位教师都拥有自己的日常经验和观点,课程审议中,她们之间经验和价值差异会让对话变得困难,教科室只有坚持平等对话的原则,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才能让审议成为一个积极有效的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可以更仔细和清晰地表述观点的机会,并相互交流和吸收经验,促成观点的重建和优化。

(二)创造以审议带动学习的机会

课程审议的问题一定要能引发教师的思考,并鼓励教师发现学习的内容,提供机会让教师有目的地学习,让学习和审议形成良性循环,提升课程审议质量的同时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审议,教师也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带动课程审议的有效开展。

(三)提升和辐射审议经验

教科室在审议过程中及审议之后一定要加强其中的理论基础建设与提升,以保证课程审议的专业性。审议后的经验一定要在全园范围内以课程简讯、手册和业务学习等方式进行推广和辐射,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拓展教师的思维和经验,从而更好地提高课程审议的效益。

猜你喜欢

调查表购物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圣诞购物季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
读者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