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抢这件事

2016-02-14上海市嘉定区新源幼儿园牛万花徐亚娟

早期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轮流沙漏计时

上海市嘉定区新源幼儿园 牛万花 徐亚娟

争抢这件事

上海市嘉定区新源幼儿园 牛万花 徐亚娟

案例

今天,孩子们轮到玩球类活动,他们对大大的瑜伽球特别感兴趣。琪琪将一个红色的大球滚了出来,正巧滚到乐乐身边。乐乐迅速冲过去抱住大球:“哈哈,我的大球!”他大大的眼睛瞪得溜圆,满脸的笑意。琪琪着急地跑过去扑在球上。乐乐笑容顿失,紧张地抱紧大球。“这是我的球。”“明明是我先拿到的。”琪琪的小脸立马严肃起来,并试图将球滚走。乐乐紧紧地抱住球往自己的方向拉,并哭着说:“我先拿到的,给我!”琪琪向站在旁边的我求助:“老师,明明是我先拿到的!”看到两个小家伙都不肯让步,我决定协调一下,“球只有一个,一起玩啊!”我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就给出建议。“好吧。”琪琪微微噘起小嘴,勉强答应了。“就一起玩吧!”乐乐抹了抹眼泪说。突然琪琪用力把球滚跑了,乐乐脱了手,顿时大哭起来。

两个人一起滚着球,结果一个想把球往左滚,一个想把球往右滚。琪琪一边追球一边喊:“老师,她抢我的球!”就在我走到他们身边时,乐乐已追上球将身体压在上面,两个孩子又争抢起来。“这样的话谁也玩不成了。”说着我把球滚到了自己身边,然后对他们说:“怎样玩两个人都能玩到,想到办法再来拿球。”听了我的话,两个小家伙凑到了一起“咬耳朵”。很快乐乐跑过来说“我们轮流玩!”“我想先玩!”琪琪提出自己的想法。“你玩多久?”乐乐似乎同意琪琪的提议。“一万分钟。”琪琪说着抱紧了球。“玩到什么时候?”乐乐着急地问。“玩到音乐响起来。”乐乐一听哇的一声又哭了起来,也使劲地抱紧球说:“不行!太久了!”。两个小家伙再次陷入僵局。虽然孩子们想到了轮流玩的好办法,但却在玩的时间上有了分歧。

“宝贝们,有没有好办法让每个人玩的时间一样长呢?”我再次介入。乐乐马上用食指指着脑袋摆出一副思考的样子。“沙漏可以帮忙!我刷牙,妈妈就用沙漏算时间!”聪明的琪琪居然提出了令我意外的好办法。琪琪话音未落,乐乐已飞奔回教室拿来了沙漏。就这样,一个孩子拿着沙漏计时,一个孩子玩球,两张小脸上终于都挂上了笑容!

反思

在我第一次介入给出建议时,孩子们只是被动接受,引发再次“争抢”,再次面对“争抢”,孩子们仍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解决第二次争抢时,我想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他们想到“轮流玩”的办法。然而,又产生新问题:“到底一个人玩多久?”对于没有时间概念的小班孩子来说,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此时我想我需要引导孩子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的时间概念模糊,老师就要引导孩子用“懂”的方法解决时间问题。通过我的引导,琪琪想到用“沙漏”计时,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成长

像这样的“抢球事件”在幼儿园几乎天天上演,通常老师的做法是先确定谁是第一个拿到的,然后遵循“先来先得”原则“断案”,或直接给出“轮流玩”“一起玩”的解决方法。然而今天的争抢事件,让我在心里画上了问号:老师直接出面解决,孩子收获了什么?对于班级孩子,“解决方法”是否可行?如果老师只帮助孩子解决一次争抢,并没发挥教育价值。我们应审视在争抢事件中孩子获得了什么?解决争抢事件是孩子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如果孩子习惯成人帮助解决问题,内心就会形成依赖,遇到“争抢”就会求助。作为老师应该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还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导孩子选择直观、具体、便于操作的“解决方法”。如案例中的解决方法还有很多,“唱数”计时,或者用空间代替时间——每个孩子可以从门口滚到栏杆再轮换等。到底什么方法最合适,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探索和思考的,也是引导幼儿解决争抢问题的关键。

我想如果从小班起,在争抢这件小事上坚持着让孩子自己试着解决,并探索可操作化的方法,到了大班,这些孩子的“争抢事件”将少之又少。

猜你喜欢

轮流沙漏计时
畅游计时天地
最好的爱情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计时工具
有趣的沙漏
DIY装饰沙漏
DIY装饰沙漏
基于能力培养的轮流写作日记探究
浅谈作文批改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