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教学探讨

2016-02-13陈兆荣雷勋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财经类应用型案例

陈兆荣,雷勋平

(铜陵学院 经济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教学探讨

陈兆荣,雷勋平

(铜陵学院 经济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为适应财经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革新统计学教学模式。从统计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从教学内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统计软件操作和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统计学教学进行探讨。

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统计学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经济管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财经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具备统计数据分析技能,拥有良好统计思维能力的财经类应用型毕业生将更具有竞争力。

1 问题提出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现有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难度大,其特点为“三多两难”,即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难理解、难记忆[1]。各校教学内容大都延续了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体系,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抽样调查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统计指数、动态数列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等,其中的数理统计内容有一定难度,教材的案例往往也比较陈旧,缺乏新鲜感和实用性,财经应用型特色不明显,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不大。第二,教师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配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方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统计学课程是关于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课程,统计工作过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现有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统计技能的培养,很多学生甚至不会运用统计技能、统计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一些基本实际问题。同时,统计软件的使用能力欠缺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短板之一,有些学生不能很好掌握统EXCEL的统计分析功能,对SAS、SPSS等专业统计软件更是知之甚少。第四,教学考核方式内容单一,大多是由抽象统计概念和繁琐公式计算组成的闭卷考试,学生往往通过大量机械记忆、做习题等方式来应付,即便是通过了课程学习的学生,其统计分析技能和统计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对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统计专业技能和统计思维能力,增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界共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都要遵循“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2-3]。因此,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成果考核等环节中,要以统计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财经特色的案例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设计统计调查方案,进行相应的统计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统计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统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2.2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

统计学作为应用型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其应用主要包括统计数据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并形成相应的决策方案。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就是具有财经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体现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上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4]。因此,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课程改革重点应当是从具体实践出发,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专业技术能力,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目的。

2.3 注重培养学生大数据统计思维

大数据时代,培养学生的大数据统计思维更加重要,因为大数据正在改变着人们行为与思维方式,在培养财经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如何改变统计思维方式,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大数据统计思维方式。传统统计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平均思维、变异思维、推断思维、普遍联系思维、相关思维、动态思维、指数思维等思维能力[5]。大数据分析的特征是直接针对总体,具有复杂性和混杂性。一是大数据分析依靠的是被研究事物有关的所有数据,传统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样本数据来分析、推断结论。二是大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渠道更加广泛和复杂,数据分析的目的也不再是追求结论的精准性。大数据背景下,不再担心数据点误差,重视的是数据中所隐藏的信息。三是大数据分析侧重的是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对未知事物内在相关关系的把握和理解,找出新种类数据间的相互联系来解决日常需要,而不再重点探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可见,大数据背景下,不仅需要使用统计思维去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对统计学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创新,需要建立大数据统计学思维。

3 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探讨

3.1 修改教学内容,注重案例教学

对现有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统计软件的使用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如结合EXCEL各项功能对静态数据分析、动态数据分析、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指数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到统计数据分析,穿插统计软件的数据采集、绘制图表、数据分析等功能,把复杂的计算交给软件去做,可以利用EXCEL等软件简化统计学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而易于掌握。

教学内容中,增加优秀的统计案例,提高统计案例教学的比重。教师可以通过精选、自编等形式组织案例教学,要求具有贴近现实,具有时代气息[6]。案例应与各章节教学内容相关,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应用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也可以将课程中不同章节的内容相联系,以一个案例贯穿,通过这样的案例可以将许多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为使案例教学更有成效,还需要采用配套的考核方式,比如把案例教学的考查与平时成绩挂钩,考试内容中选用案例分析等。

3.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创造条件,利用课堂所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统计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之余可以让学生组织开展一些专题研究、社会调查之类的实践活动,以调查小组为单位确定调查研究的具体项目,在设计调查方案的基础上,由调查小组进行具体调查活动,包括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抽样方法、发放与回收调查问卷、资料的审核与整理、图表显示,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编写统计调查报告等,整个过程由调查小组学生合作完成,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活动完成后,教师可利用课堂时间组织调查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调查活动的过程,展示统计报告的成果并回答学生的提问,由教师给出最终的评价和得分。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统计软件使用带到特定的研究项目中,让学生亲身体会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统计技能的学习兴趣。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软件操作能力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教学中,应当将统计理论、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结合,将传统的“听统计”教学模式转变为“做统计”的教学模式,以软件来替换繁琐的数值计算[7]。一方面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融入统计软件的应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统计理论的学习、软件操作、数据分析、结论分析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统计软件的使用中,要由浅入深,分层次递进。常用统计软件为EXCEL、SPSS和SAS,从使用频率看,财经类专业学生掌握EXCEL、SPSS就基本能够满足常用数据分析工作,EXCEL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初学者易于掌握,可以进行图表的制作、简单的统计数据加工和基本统计分析。SPSS软件采用菜单式窗口,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可以完成数据输入、编辑、表格与图形制作等基本功能,还可以实现诸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生存分析等复杂的多元统计分析等。通过上机实验和学生自主练习,可以让学生掌握EXCEL、SPSS两种软件的操作,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4 改变考试考核方式

考试考核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合理评定学生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传统统计学教学模式基本都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核方式过于传统化,虽然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能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的掌握,但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精力过多的花费在对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更有甚者还大搞题海战术,没有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考核一方面要体现出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运算技能,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除正常的闭卷考试外,用上机的方式考核学生运用统计软件的熟练程度,通过专题研究、小组调查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既能满足对学生成绩的综合评定,也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上的培养。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促使教师不断革新教学内容、考试考核方式,改善自身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大数据统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真正提高财经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周晓宏.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09 (2):123-125.

[2] 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3-9.

[3] 闵强.对高校课堂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6):47-49.

[4] 李爱兰.《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及其实践探索[J].经济师.2004(11):106-107.

[5] 朱怀庆.大数据时代对本科经管类统计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31(3):35-37.

[6] 张兵.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2010,7(11):183-184.

[7] 丁洁丽.论统计软件与高校统计学教学的融合[J].成功(教育),2013(11):141-142.

(责任编辑、校对:刘俊萍)

The Teaching Discussion on Statistics of Financial Applied Colleges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CHEN Zhao-rong, LEI Xun-ping
(School of Economy,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244000, China)

In order to train Financial Applied talents, the mode of statistics teaching must be innovated. In this article, teaching objectives were analyzed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beginn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model of statistics, and then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s'ability, operation ability in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the mode of examination were discussed.

big data; applied talents; teaching of statistics;

G642.0

A

1009-9115(2016)02-0152-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2.044

铜陵学院校级教研项目(JY12009)

2015-10-13

陈兆荣(1973-),男,安徽无为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计量分析、决策评价系统。

猜你喜欢

财经类应用型案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