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6-02-13张志宇谷世海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业环境自我认知就业能力

张志宇,谷世海(. 唐山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张志宇1,谷世海2
(1. 唐山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以期改善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创业环境;自我认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愈来愈大。除了社会岗位不足之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欠佳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1]。为了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政府及社会组织都应当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多种渠道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与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创造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提升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学生通过提升就业能力,实现成功就业、创业,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带动整个社会就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具备获取工作、保全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包括具备转换工作的能力[2]。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应培养其相关的知识体系,而且应培养其与工作相关的特性,即大学生满足工作岗位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可以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劳动力市场并没有保持高速的增长,甚至有许多企业为降低人力成本而不愿意聘用没有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因此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岗位要求,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目前用人单位更为看重求职者的能力,如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如今社会和市场都在寻找创新性人才,因此并非掌握高校课程知识就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大学生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中,仍然片面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实际动手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导致不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制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并且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走到了大众化阶段,但精英教育的理念、精英教育的模式仍然存在,大众化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不符合基层需要,到教育过程中强烈的“体面就业”导向等,使得毕业生就业期望离基层越来越远。

(二)培养理念问题

虽然许多高校逐渐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培养理念和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需要学习到与该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从而为以后求职奠定基础。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将来毕业需要面对不同的岗位,求职环境和就业环境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高校在进行就业能力培养时,培养方式过于单一,其培养内容大同小异。另外,高校课程内容繁多和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也导致大学生难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在就业时无法很快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生自我认识问题

许多学生在最初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性,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相关专业的选择,导致进入高校后,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学习,致使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另外大学环境较为宽松,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以及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且对于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及企业实习阶段存在抵触心理,致使实践能力得不到进步。

(四)企业培养责任问题

如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愿意聘用没有相关经验的大学生,从而导致大学生无法进入企业进行学习,企业也不能够尽快招聘到所需求的人才。

三、加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就业培养体系

高校首先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市场需求,对大学生的教育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目前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基本胜任力,因此高校要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学生基本胜任力的培养。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多样化,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如适应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合作型人才等[3],因此高校应增加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课程。同时高校一方面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就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与该专业相关的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习和企业实习。

(二)加强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

学生自身应认识到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其必须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等,进行学习专业的选择,并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掌握与该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大学生需要主动进行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学习,明确自己在未来求职中的劣势和优势,如可以通过职业性格测试确定自己的职业性格,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同时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使自己的工作经验更加丰富,大学生还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技能的实践,如社会兼职、企业实习等。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是指找工作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还包括能够随着就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具备保全工作和更换工作的能力,即需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4]。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

(1)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具备就业基本技能以及学习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基础能力能够让大学生更快学会就业基本技能,该种能力是大学生无时无刻都必须具备的能力[5]。

(2)基本胜任力,主要是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计算能力。阅读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该资料所要表达的信息。在各种工作中需要进行各种文件的书写,如简历、工作单、备忘录等,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也是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表现。同时大学生还需要具备量化、计算及测量和估算等计算基本能力。

(3)沟通能力,大学生只有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够进入该用人单位进行工作。进入企业后,与领导、同事、客户等相处融洽,还能具备保全工作的能力,因此对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要求较高。沟通能力包括口头交流能力、倾听能力等,即大学生需要具备说服他人的能力,以及从他人的言行中学习到有用知识的能力。

(4)适应能力,主要包括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直接反应大学生是否具备该岗位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是促进该岗位甚至企业向上发展的必要条件。

(5)影响能力,主要包括理解企业文化和分享素质[6]。

(四)企业加强培养责任意识

企业可以通过联合高校,培养企业所需求的人才,并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企业可以深入到高校学生的教学和考核中,如可以针对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关技能的竞赛,并聘请企业专业人员作为评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有效提高职业能力。另外,企业和高校双重判定学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更加完善。企业加强与在校学生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快适应该企业,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荣.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48-53.

[2] 张晓娜.基于USEM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105-106.

[3] 毛芳才.基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就业指导课教学策略研究[J].人事天地,2012(7):30-32.

[4] 齐姗.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青海省高校为例[J].价值工程,2013(3):215-217.

[5] 李海兆,孙晓明,左杨,翟杰.基于SWOT理论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1):31-33.

[6] 齐力.就业压力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基于英美的经验[J].经济师,2012(5):83-84+86.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Study on the Training Strateg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ZHANG Zhi-yu1, GU Shi-hai2
(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re a greater pressure on employment.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are elaborated and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self cognition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3-0158-03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3.042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C07)

收稿日期:2016-03-14

作者简介:张志宇(1979-),男,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业环境自我认知就业能力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创业中的高校协同作用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